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印后技术

JDF对印后设备开发的影响

2008/10/1 12:18:18 人评论

JDF 标准的建立反映数字印前技术向印刷和印后加工深入发展的总体趋势,目的在于实现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三大主要工艺的集成,以及生产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的集成,有利于企业按标准化的程序组织生产。然而,首当其冲受JDF标准影响的可能还不是印刷企业,而是那些从事设备和系统研发的公司或部门。

    引言

    其实,印后加工对印刷质量并无影响,但影响印刷品质量。印刷质量决定于印前和印刷工艺、设备、材料和技术,也与操作者和工厂管理有关,建立JDF标准并进而开发数字工作流程系统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尽可能减轻人为因素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形成稳定和连续的生产过程。印刷质量受众多因素的控制,关系相当复杂。判断印刷质量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印刷品首先是视觉产品,主观质量判断不可避免。但主观质量判断也带来结果的随意性或个性,判断结果因人而异。

    印刷品应该是完整的工业产品,除了提供图文内容外,还应该具备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使用功能,有时还得对印刷内容起保护作用,也可能起美化作用。印刷品的使用功能或其他附加属性不能由印前和印刷工艺提供,主要靠印后加工工艺保证。

    由于印后加工工艺与印刷质量基本上无关,因而印后加工质量的检验和评价方法也不同于印刷质量的检验和判断,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但必须指出,JDF标准的制定没有解决印后加工的质量检验和评价问题,因为JDF标准既不是印刷质量标准,更不是印刷品质量标准。事实上,JDF标准用于指导系统集成、数字工作流程软件开发和设备生产等,从系统角度考虑生产的标准化问题,加强生产资源和要素间的联系。

    印后加工JDF过程

    JDF以通过定义关键印刷过程或工艺的方法规范生产行为并指导设备制造和系统软件开发。归纳起来,除涉及商业活动和企业管理的10个通用过程外,由JDF 标准定义的印前过程有28个,例如版式控制、色彩控制、预飞检查、墨区生成、分色和拼大版等;印刷过程2个,分别是传统印刷和数字印刷,早期版本的集成数字印刷由于新版本JDF标准增加了组合过程节点而取消了,虽然数量很少,但控制内容却很多,因而并不简单。印后加工面对数量众多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所以 JDF定义的印后加工过程也最多,总共有40多种。

    大体上,印后加工过程分成书刊和包装两大类型,但某些过程对两者都适用,例如切纸、打孔、捆扎和纸箱包装等。原则上,每一种印后加工过程对应一种设备,稍为复杂的设备可能分解成两个过程,比如同时提供模切和压痕功能的设备分解成模切和压痕两种印后加工过程,但印后加工设备的多功能特征不如数字印刷机典型,目前面对商业市场的数字印刷机往往是印前(称为数字前端系统)、印刷和印后加工的集成。

    与书刊有关的印后加工过程包括书壳准备、书套制作、书套置入、软封面应用、折缝、折页、配页、配帖、插页、书脊准备、上胶、书脊贴背、胶订、金属夹装订、塑料梳式装订、螺旋装订、环式装订、骑马订、锁线平订、塑料线烫订、金属线梳式装订、加堵头布、加护封和切光等。可以看到,JDF对书刊印后加工过程已经定义得相当充分,可能与参加标准制定的设备制造公司有关。

    主要用于包装的印后加工过程有号码印刷、覆膜、压痕和模切,可见JDF对包装印后加工过程定义得还不够充分,或许是新版本JDF标准需要增加的内容。

    有许多过程很难界定究竟应该属于书刊印后加工还是包装印刷加工,比如切纸、贴标签、打孔、堆纸、收紧打捆、纸箱包装、捆包、卷绕包装和卷筒纸分切等。

    罗列这些过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介绍JDF标准的总体概念,了解JDF标准与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的关系,明确通过JDF标准能实现那些功能,或许可掌握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印后加工设备开发的主要任务

    只要设备制造商希望自己生产的设备能与JDF工作流程兼容,要求集成到数字工作流程系统中,则必须按照JDF标准设计和制造设备。如同计算机网络互联那样,物理集成总是处在最底层,为工艺集成和管理要素集成提供基础和保障,通过有关硬件实现设备的相互连接。印刷厂现有的设备不能做到无条件地集成到数字工作流程中,新制造的设备如果不按JDF标准组织生产,也同样不能无条件地与其他设备集成。

    因此,问题变得很明显,与JDF流程兼容的印后加工设备必须提供能够实现设备互联的基本物质条件,行业术语称之为JDF接口。

    这个术语非常准确地说明了实现设备互联的途径和性质,它类似于计算机行业广泛使用的界面卡,比如显示卡和网卡等,要求能够主动地和被动地与外界交换信息,即接受来自流程控制中心的指令,并能将设备执行指令和生产任务完成的当前状态反馈给控制中心。

    JDF接口与显示卡和网卡等通用性很强的接口卡相比有自己的特殊性。首先,JDF接口的专业性很强,必须把JDF标准要求的参数接纳进去,使印后加工设备设备能准确地判断输入资源是否符合设备和工艺要求,并产生输出资源信息,提供给后续工艺使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设备互联,发挥JDF印后加工设备的应有能力。其次,JDF接口应符合JMF格式(JDF的姐妹格式)定义的通讯规范,分成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两种信息沟通形式,因而不仅要考虑接口卡的常规通讯功能,也要考虑专业内容,为此必须定义符合标准的作业文档格式,要求其他设备的JDF接口能读得懂。

    但必须注意,JDF标准并非设备制造标准,它处在宏观层面上,仅仅对印刷工艺、设备制造和系统开发起规范作用。迄今为止没有那一个宏观层面上的标准涉及设备制造和系统开发的细节问题。例如ICC标准定义了四种色域映射方法,但仅仅是一些原则,具体实现时需要由色彩管理系统的开发商进一步细化,比如设计从彩色数据RGB到CMYK色彩空间的转换算法。可见,JDF标准的制定并没有解决设备制造的具体技术细节,也不可能解决印后加工设备JDF接口的具体技术细节,只是提供技术原则和框架。

    综上所述,印后加工设备开发与印刷质量无关,这使问题变得相对简单。此外,如果不考虑与JDF流程的兼容性,则一点问题也没有,只需考虑设备的常规功能要素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要生产与JDF流程兼容的印后加工设备,那末就必须同时研制JDF接口。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接口的研制不具备随意性,应该符合 JDF标准的基本要求,才能与其他符合JDF标准的设备互联和沟通信息。

    基本开发原则

    在讨论这一问题前首先要搞清楚数字设备和模拟设备的区别。所谓数字设备是指数字方式控制的设备或硬件,其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能否与计算机连接并互通信息。模拟设备同样需要控制,仅仅是控制方式不同于数字设备,绝大多数模拟设备通过开关箱、遥控器或类似手段控制设备动作。

    前面已经提到,数字设备的主要特征是可以由计算机来控制,但计算机控制的本质或者说控制途径在于软件。购买和使用过扫描仪的人都知道,仅仅用电缆使扫描仪和计算机产生物理连接肯定是不够的,还必须安装扫描驱动软件,才能指挥扫描仪工作。

    回到JDF接口问题。假定印后加工设备制造商生产的设备上带有JDF接口,且这种接口与计算机连接后能够用软件来控制,则这种设备一定是数字设备,且一定与JDF工作流程兼容。看起来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了,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毕竟数字控制反映JDF接口的本质属性。当然,能否由计算机控制只是形式,本质问题还是印后加工设备如何控制或通过何种途径控制,因为实现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从实际需要的角度考虑,JDF接口也没有必要做得象扫描仪那样,提供功能完备的驱动软件。考虑到印后加工设备往往只需要提供简单的功能,因而无需象扫描仪那样采用硬件和软件分离的方法,完全可以集成在一起,例如数字控制功能固化成电子线路。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