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刷机结构中,随着印刷品质、效率与环保需求的日益提高,正促使水性印刷机制造厂对油墨循环系统做出改良以满足纸箱厂的需求。现今各厂家不同品牌印刷机所搭配的油墨循环系统结构原理大同小异,纸箱厂应该针对不同的印刷需求,选配不同型式的油墨循环系统,才能够兼顾成本、效率与质量,从而提升竞争力。
在瓦楞纸箱柔版印刷过程中,最理想的供墨状况是将网目辊孔穴盛墨全部移转到纸板,针对网点、细字、满版印刷所需的不同墨量由网目辊含墨量多寡来控制。但实际印刷结果与理想状况随油墨、印版与机器供墨系统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与困难,本文以功能效益、成本、操作等方面叙述常用的胶辊式与刮刀式供墨循环方式的优劣。
功能效益是选择油墨循环系统的首要条件,一般评估的基准可从两方面来着手:
改善现有困难点
无法满足印刷需求。(例如:细字或网点模糊,满版墨层太厚、太薄或不均匀)
操作、清洗困难。(例如:耗时、油墨损耗多、油墨浓度变化大)
满足未来市场需求
提升品质。(例如:提高印刷网线、改善叠色效果)
稳定品质。(例如:减少高低速运转时颜色差异)
传统的胶辊式油墨循环系统,其原理为利用胶辊与网目辊挤压将网目辊表面多余的油墨拭除,其优点为:
操作、维护简单。(供墨时将胶辊靠紧网目辊、清洗完成分离即可)
使用寿命长。
印刷覆盖性佳。(对表面较粗糙或较深色纸板因墨层厚所以有更好的遮蔽效果)
设备购置成本低。
其缺点为:
对细字、网点印刷范围受限较多,不适合高品质印刷。
胶辊硬度、表面平整度等因素会影响印刷效果。
不同速度运转时(高速与低速)墨层厚度不同,颜色差异大。
高速运转时震动大、溅墨现象明显。
耗墨量较刮刀式系统多。
选用胶辊式供墨系统时要注意一些要点:
应注意换色清洗时间与墨或水耗用量。一般而言网目辊表面很快就可以清洗干净,油墨循环回流时在墨辊端部盛墨槽喷溅造成的积墨与管路积墨才是清洗的死角,配置结构的合理与否可以产生明显的效果。
关注墨泵供墨量控制。多数纸箱在印刷过程需要的墨量很少,墨泵并不需要供应很大量油墨,因此会将多余油墨回流至墨桶。由于循环过程会增加油墨与空气接触的机会,加速油墨变质影响印刷品质,所以选择适用的墨泵精确控制油墨供给量,是不可忽略的环节。
关注胶辊表层包覆的橡胶硬度与均匀性。各厂牌设计的胶辊尺寸与特性若不合适,则会产生水纹或墨色不均,直接影响到刮墨效果和印刷品质。
虽然刮刀供墨系统质量不一以及需具备较高操作技巧配合等障碍,有待进一步做出改善。但新型式印刷机采用刮刀式循环供墨系统已经是必备的配置,腔式墨室搭配塑料材质刮刀片为瓦楞纸箱印刷机采用最普遍的配备。其优点为:
扩大印刷适用范围,瓦楞纸板细网点印刷可达100PI以上,大幅提升效果。
不同运转速度时墨层变化小,颜色差异少。(高速与低速)
刮墨均匀简化细字、网点印刷困难度。
墨层薄加快干燥提升叠色效果。
耗墨量较胶辊式少。
其缺点为:
墨层较薄满版印刷覆盖性较低。(对表面较粗糙满版印刷时需从油墨及供墨系统配合)
操作、维护成本较高。(更换刮刀片、密封垫等耗材)
使用油墨的范围受限较多。(色浓度、粘度、质量等)
网目辊容易阻塞,清洗频率较高。
设备购置成本较高。
选用刮刀式供墨循环系统时要注意一些问题:
密闭的腔室刮刀供墨循环系统,减少油墨与空气直接接触的机会,可以减缓油墨品质劣化时间,要保持与回转的网目辊形成密闭空间,通常刮刀片或密封垫磨损是产生漏墨的主要原因,经年累月油墨泄漏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其它清洗等油墨损耗,所以如何延长耗材使用时间与减少各种原因造成的漏墨机会和处理漏墨现象的简便性,是选配油墨循环系统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在大面积满版印刷时刮刀供墨循环系统最容易显现颜色不均、条纹或覆盖性不足等瑕疵。如果产生这些现象也是最棘手的问题,油墨供给的方式、网目辊质量、循环系统稳定性等都是产生瑕疵的因素,选择可靠与经验丰富厂牌的供墨循环系统,是避免困扰的最佳保证。
在胶辊式供墨循环系统油墨质量好与坏,对印刷效果的影响较大,对系统运作顺畅与否影响较轻微。但在刮刀式供墨循环系统中油墨质量的好与坏,与系统运作顺畅与否息息相关,严重的有流动性不良产生阻塞缺墨、刮刀片积墨、漏墨等现象,印刷颜色不均、刮花也是常见的现象。因此选择适性的油墨与选择供墨循环系统同等重要。
在纸箱朝高品质印刷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和油墨循环系统相关的问题比过去更为棘手,以过去熟悉的方法来进行处理已经无法完全克服。例如在高速运转中做叠色印刷(包含网点及满版)、印刷完成直接模切或印刷完成直接上光油等加工过程,都和印刷后油墨能否及时干燥密切相关,这些是过去传统型油墨循环系统忽略的关键技术,现在配备新型的油墨循环系统的印刷机,必需能兼顾油墨移转量与适合干燥速度,才能满足高品质纸箱生产需要。
关注未来纸箱发展的趋势,纸箱厂在选择供墨循环系统时,必需多方面思考问题。无论是传统型或新型供墨循环系统都有其优缺点。本文对这些优缺点做了重点介绍与比较,相信有很多纸箱厂也了解它们二者之间的差异。笔者认为思考的原点应从主要生产的纸箱是那种类型,采用那种生产模式最经济等等这些问题厘清后再来选择合适的供墨循环系统,确保纸箱厂的最大利益。
相关资讯
-
纸箱厂里,任何智能化、自动化的实现都要以纸箱产品的生产品质为前提,没有品质的高效率生产是不可取的,也不是纸箱厂转型升级的方向。所以,在使用智能化设备时,纸箱厂务必把握好产品品质。本文重点讲述如何通过智能化提高套色精度与网点清晰度、提升印刷品质。 气囊…
2025/4/15 7:49:33
-
无溶剂复合与溶剂型干式复合在技术原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胶膜和复合牢度形成机理、涂布方式、各工序的作用和要求等几个方面。无溶剂与干式复合工艺技术原理上的差异:
2025/4/14 7:19:34
-
实际生产中,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操作人员报告某项异常故障时,往往只是简单讲述异常的现象,而不能很精准地描述具体细节。例如缺墨,顾名思义,缺了一块墨或一片墨。但实际上,缺墨现象不一样,产生的原因是完全不一样的,解决方法自然也不一样。 本文用几张具体的异…
2025/4/13 7:58:16
-
当版材被生产出来之后,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把控和检查才能投入使用。那么柔性版有哪些质量要求,生产出来之后又该如何存储呢?请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柔性版的6大质量要求以及存储条件把。 柔性版的6大质量要求 1、印版要有一定硬度 印版做完之后,一般要做一…
2025/4/12 7:10:18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