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银质、碳质导电油墨的要求 1、银质导电油墨 用于薄膜开关,柔性印刷电路的钯质,碳质导电油墨,与聚酯(PET)薄膜及PCB等承印物有极佳的附着力,其性能: (1)用于导电电路的导电,性能(方阻值) (2)粘度 (3)建议印刷厚度8-13um (即0.3-0.5mil) (4)建议印版晒网浆或感光膜片厚度 20-38um (即0.8-1.5mil) (5)按键寿命 1000万次 (6)通孔电阻值(当孔是被灌满时) a、银质导电油墨100mΩ b、碳质导电油墨1Ω (7)丝网材质及目数 高张力,单纱,平织聚酯丝网 英制:158-196目(英寸) 公制:62T-77T(厘米) ED725A 6S-61宣称其可用305目(120T)的丝网,若此指标属实,则说明其有相当优良的细度品质,通常,银质导电油墨的细度不大于10um,当然其过网性,印刷适性等性能可称之为"优"。 (8)优秀的挠曲性 5次屈折(即是说将银质印刷电路反复曲折,直至电阻值上升50%时的次数)。 (9)良好的印刷适性 试印10mil线宽的银质导电电路,以距离10mil平行排列,其印刷后的印制导线图像完整,干净。 (10)优秀的附着力 经过胶纸试验后,银质导电电路的电阻值升高小于5%。 (11)铅笔硬度 2H (ED725A6S-61) 有品质好的能达到3-6H (12)使用简单 (13)无需稀释 (14)干燥固化方式 100-135℃ (15)VOC(有机挥发物质) VOC为污染环境和严重危胁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如称之为高效导电银质油墨用于键盘电路及柔性电路的ED725A 6S-61其VOC含量为824克/公升(6.87磅/加仑) (16)改良意见 a. 希望有可能以UV形式干燥固化,如此能节省能源,加快生产周期,有益于高速印刷/快速固化的新生产模式的建立等优点。 b. 希望去掉银质导电油墨中的VOC,改溶剂型银质导电油墨为水基(性)银质导电油墨。 c.另外,在银质碳导电油墨所形成的导电电路中,绝缘电阻,耐电压也是十分重要的指标,根据近年来我对市场和诸多客户的了解,这两项指标的技术参数为: ●绝缘电阻 测试电压:500VDC 测试时间:1分钟,10分钟,10分钟以上 绝缘电阻阻值:500MΩ ●耐压 试验电压:250AC;1000VAC 冲击电流:1MA 试验时间:1分钟,10分钟,10分钟以上 试验结果:无表面飞弧,扫掠放电,电晕和击 穿现象。 2、碳质导电油墨 用于薄膜开关,发热元件,柔性电路,混合电路等,其性能: (1)导电性能(方电阻) <50Ω/口(碳膜厚度1mil) (ED423SS) 250Ω/口(碳膜厚度1mil) (ED581SS) (2)粘度 40000或以上CPS (mPa.S) (ED423SS)(根据BR00KF1ELDRVT粘度计,#7搅拌棒,转速20rpm,20℃时) 1.5~2.5万CPS (ED581SS)(根据BR00KF1ELDRVT粘度计,#7搅拌棒,转速20rpm,20℃时) (3)综合品质 a、低电阻 b、有卓越的附着力 c、有良好的环境适,哇(如抵受潮湿等) 3.电阻碳质印料品质(PR400系列) (1) 电阻材料 碳/绝缘物质 (2) 粘度 2-3.5万(根据BR00KF1ELDRVT粘度计,#7搅拌棒,转速20rpm,20℃时) (3) 丝网材料及网目 聚酯(PET)62-90T(158-230目)或HD。用不锈钢纱则可用77-100T(196-255目)网目或HD。 (4) 墨膜干固后厚度为10um (5) 网版晒网浆或感光膜片的厚度20-40um (6)干燥固化温度 150-180℃ (7) 附着力 达B级(极优) (8)阻值分别为 三、银碳质导电油墨品质与工艺品质 工艺技术历来都是大家最感兴趣的课题,在银质碳质导电电路中,电路质量,材料质量和工艺质量是什么关系?我想归纳起来,可以有如下三点: 1、优良的银质,碳质导电油墨的品质是优质银、碳质导电电路的基础和前提 例如:我们在市场上购买银质导电油墨的时候,通常可以看到固体含量这个指标,应该说"固体含量"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与其说该固体含量还不如说该金属银的含量更加直接和易于判断其品质的优劣。 2、优质的银、碳质导电油墨未必能引出优质银,碳质导电电路的极终结果。 3、优质的银、碳质导电电路既与银、碳质导电油墨的品质相关 同时也与正确的工艺技术相关,二者均需引起我们的特别的关注。片面地强调材料品质而忽视工艺品质,或者相互推诿都是不正确的。
相关资讯
-
纸箱厂里,任何智能化、自动化的实现都要以纸箱产品的生产品质为前提,没有品质的高效率生产是不可取的,也不是纸箱厂转型升级的方向。所以,在使用智能化设备时,纸箱厂务必把握好产品品质。本文重点讲述如何通过智能化提高套色精度与网点清晰度、提升印刷品质。 气囊…
2025/4/15 7:49:33
-
无溶剂复合与溶剂型干式复合在技术原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胶膜和复合牢度形成机理、涂布方式、各工序的作用和要求等几个方面。无溶剂与干式复合工艺技术原理上的差异:
2025/4/14 7:19:34
-
实际生产中,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操作人员报告某项异常故障时,往往只是简单讲述异常的现象,而不能很精准地描述具体细节。例如缺墨,顾名思义,缺了一块墨或一片墨。但实际上,缺墨现象不一样,产生的原因是完全不一样的,解决方法自然也不一样。 本文用几张具体的异…
2025/4/13 7:58:16
-
当版材被生产出来之后,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把控和检查才能投入使用。那么柔性版有哪些质量要求,生产出来之后又该如何存储呢?请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柔性版的6大质量要求以及存储条件把。 柔性版的6大质量要求 1、印版要有一定硬度 印版做完之后,一般要做一…
2025/4/12 7:10:18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