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塑料软包装

剩余专色油墨的转化利用分析二

2007/8/10 15:04:24 人评论

1.以油墨配方为主线   首先要统一油墨配方的形式,最好采用百分比式,更有助于配方间的比较。如表1所示。   通过对这3个配方的比较,可以看出配方1和配方3的颜色基本一致,而配方2中由于没有黑色,颜色会浅很多,但根据组成,这3个配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将10kg配方2的油墨转化成配方1油墨,可用数学方法先进行简单的计算。由于配方2的青墨比例偏高,所以以青墨为基数进行计算如下:   调整后油墨的总重量=10×0.25/0.2=12.5kg   调整后大红油墨的总重量=12.5×0.75=9.375kg   调整后黑油墨的重量=12.5×0.05=0.625kg   需加大红墨量=9.375-7.5=1.875kg,因而再加入0.625kg的黑色油墨和1.875kg大红油墨,即可转化成配方1的油墨。其他配方间油墨的转化也可采用此方法。   采用重量配比调配的油墨,不易从配方中直接看出颜色间的相互关系,如表2所示的3个配方,从数字上很难看出其颜色的相关性,若将其转化成百分比式,则同表1对应的配方完全一样。因此,采用百分比式配方更易于寻找油墨颜色的相关性,并可方便地辨别不同配方油墨间颜色的偏差程度,以判断是否可以相互转化。   由于企业的产品较多,颜色也会很多,因此应做好配方的整理、分类、存档工作。将专色油墨的配方按红、橙、黄、绿、青、蓝、灰等加以分类、编号,并附上相应的色卡,则会很方便地找到相似色相的油墨配方。   2.以油墨色卡为主线   一般用于不知油墨配方的油墨的转化,可以用刮片或打版的方式做出油墨色卡,以便于分析油墨的组成。也可按照油墨色卡的颜色寻找相似颜色的油墨,从而将剩余油墨按专色墨的调配方法转化成相应颜色的油墨。   三、注意事项   1.剩余油墨要及时利用,否则油墨可能结皮、污染,甚至变质。对于超过保存期,有严重污染、变质现象的油墨应坚决报废。对于经常使用的专色油墨不必急于转化。   2.存放剩余油墨时要做好油墨的相应标识,注明油墨品种、编号及存放日期。   3.对被污染、有杂质的剩余油墨应先过滤再使用,如溶剂型油墨可用滤网或双层密孔丝袜过滤。   4.剩余油墨要按同类相混的原则转化。   5.利用剩余油墨调配的专色墨在上机前应刮片或打版,与印刷色样进行对照,或通过湿样比较来验证颜色是否符合要求,保证上机后颜色的正确性。   6.调配油墨时尽可能做到色准、量准,减少剩余油墨的产生。因为剩余油墨的转化需要花费精力和时间。   掌握剩余油墨的转化技术并不困难,关键在于要有丰富的色彩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建立油墨配方、色卡及相应的标识档案,做到看得明,分得清,找得到,以便迅速、准确地利用剩余油墨,降低油墨损耗。广东顺德万昌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丁继用  来源:《印刷技术—器材及特种印刷》

相关资讯

  • 套色精度与网点清晰度提高指南

    纸箱厂里,任何智能化、自动化的实现都要以纸箱产品的生产品质为前提,没有品质的高效率生产是不可取的,也不是纸箱厂转型升级的方向。所以,在使用智能化设备时,纸箱厂务必把握好产品品质。本文重点讲述如何通过智能化提高套色精度与网点清晰度、提升印刷品质。  气囊…

    2025/4/15 7:49:33
  • 无溶剂复合与溶剂型干式复合,在技术原理上有什么区别?

    无溶剂复合与溶剂型干式复合在技术原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胶膜和复合牢度形成机理、涂布方式、各工序的作用和要求等几个方面。无溶剂与干式复合工艺技术原理上的差异:

    2025/4/14 7:19:34
  • 以印刷康师傅包装为例,解析凹印缺墨原因

    实际生产中,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操作人员报告某项异常故障时,往往只是简单讲述异常的现象,而不能很精准地描述具体细节。例如缺墨,顾名思义,缺了一块墨或一片墨。但实际上,缺墨现象不一样,产生的原因是完全不一样的,解决方法自然也不一样。  本文用几张具体的异…

    2025/4/13 7:58:16
  • 柔性版6大质量要求及存储条件

    当版材被生产出来之后,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把控和检查才能投入使用。那么柔性版有哪些质量要求,生产出来之后又该如何存储呢?请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柔性版的6大质量要求以及存储条件把。  柔性版的6大质量要求  1、印版要有一定硬度  印版做完之后,一般要做一…

    2025/4/12 7:10:18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