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干涉油墨(OVI)又称作干涉型光变油墨,它是现代防伪油墨中最为复杂的一种,也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高科技产品。这种油墨首先由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国的许多专门研究机构研究了许多年,直到最近两年才正式推出。由于它是一种较新的防伪油墨,而且价格高昂,销售控制也十分严格,外界对该种油墨的制造过程和原理了解不多,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原理及研究过程。 1975年加拿大专利及发展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员率先研究了这个课题,并成功研制出了光干涉多层复膜,这种复合膜能够对日光有选择地吸收和反射。 1981年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管理委员会资助光学涂料实验室进行薄膜干涉滤光器的研制,1983年这项工作全面展开。1984年此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了将光变薄膜转移到其它表面上的方法。1985年该实验室的科学家申请了制造涂层颜色随视角变化而变化的光学薄膜的专利。但是,由于某些原因,使得该项技术没有在美国首先使用。 光干涉油墨发明成功后,瑞士锡克拜(SICPA)公司买下了美国涂料实验室的人员、设备及全部发明,并于1986年6月向EBPC印刷与雕刻委员会正式介绍光变油墨。此后又于1987年6月向第七届国际钞票防伪会议作了介绍,于是光干涉油墨正式得到了应用。 光干涉油墨实际上是一种反射油墨,具有珠光和金属效应,彩色复印机和电子复印机都不可能复制出来。用光干涉油墨印刷出来的产品,油墨色块呈现一对颜色,如品红-蓝,绿-蓝,青-绿等等。如果将油墨印迹倾斜到45度左右,则可以使图案由一个色相向另一个色相转移。由于只有印品上的墨膜较厚时,才可能出现显著的色转移现象,所以其印刷特征是任何其它油墨和印刷方式都无法模仿的。 光干涉油墨是一种原理简单而制造较难的高技术产品。众所周知,物体呈色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光线照射在物体表面,物体选择性地吸收其中部分可见光波使物体现出颜色;第二,光线入射到透明物体内部,经反射和折射,光线产生干涉从而呈现颜色。干涉薄膜滤波器就是根据后者原理设计出来的。 光干涉油墨的制造难度主要在于多层薄膜滤波器的各层厚度难以控制,薄膜的转移剥离技术也比较困难。另外,该油墨采用的连结料和溶剂都比较特殊,因为它必须使印在承印物上的油墨中的每个薄片平行排列,并浮在连结料表面上。
相关资讯
-
纸箱厂里,任何智能化、自动化的实现都要以纸箱产品的生产品质为前提,没有品质的高效率生产是不可取的,也不是纸箱厂转型升级的方向。所以,在使用智能化设备时,纸箱厂务必把握好产品品质。本文重点讲述如何通过智能化提高套色精度与网点清晰度、提升印刷品质。 气囊…
2025/4/15 7:49:33
-
无溶剂复合与溶剂型干式复合在技术原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胶膜和复合牢度形成机理、涂布方式、各工序的作用和要求等几个方面。无溶剂与干式复合工艺技术原理上的差异:
2025/4/14 7:19:34
-
实际生产中,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操作人员报告某项异常故障时,往往只是简单讲述异常的现象,而不能很精准地描述具体细节。例如缺墨,顾名思义,缺了一块墨或一片墨。但实际上,缺墨现象不一样,产生的原因是完全不一样的,解决方法自然也不一样。 本文用几张具体的异…
2025/4/13 7:58:16
-
当版材被生产出来之后,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把控和检查才能投入使用。那么柔性版有哪些质量要求,生产出来之后又该如何存储呢?请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柔性版的6大质量要求以及存储条件把。 柔性版的6大质量要求 1、印版要有一定硬度 印版做完之后,一般要做一…
2025/4/12 7:10:18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