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光是印刷品表面整饰加工技术之一,通过在印刷品表面涂布(或喷、或印)一层无色透明涂料,经流平、干燥、压光后,可在印刷品表面形成薄而匀的透明光亮层。 上光不仅可以增加印刷品的表面平滑度,使之呈现出更强的光泽,而且能够对印刷图文起到保护作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包装装潢、书刊封面、画册、商标、广告、挂历、大幅装饰、招贴画等印刷品的表面加工中。目前,上光技术作为印刷的延伸和印刷品精加工的重要手段,已被广泛采用,成为实现和提高印刷品档次的一种重要手段。 上光工艺按上光油的干燥方式,可分为氧化聚合型上光、溶剂挥发型上光、UV上光和热固化上光等。 UV上光即紫外线固化上光,采用UV上光油,涂布在印刷品表面后,经紫外光照射上光油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固化。与其他上光方式相比,UV上光具有以下优点: (1)上光油为100%的固含量,无溶剂挥发,既安全又有利于环保。 (2)干燥速度快,生产效率高。一般干燥速度可达100—300米/分钟,最快超过500米/分钟。 (3)不受承印物种类的限制,不仅可以在纸张、铝板、塑料材料等表面上光,而且还可用于聚合板、家具、金属材料、无线材料等的表面上光。 (4)能耗低,节省能源。 (5)在低温下工作,可用于热敏型承印物的印刷(如塑料)。 (6)质量好。UV上光后的印刷品表面平整光亮,无翘边、起皱、起泡等现象,并且表面硬度高,耐摩擦,不易出规划痕,耐化学药品腐蚀性也好。 (7)经上光后的承印物,可以立即加工,不必再硬化,在裁切、成型、折叠等方面有较高的适应性。 因此,UV上光作为一种重要的上光方式,应用越来越广泛。 一、UV上光油的组成 UV上光油主要由齐聚物、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及其他助剂组成。 1.齐聚物 齐聚物又称预聚物,是UV上光油中最基本的组份。它是成膜物质,其性能对固化过程和固化膜的性质起着重要作用。从结构上看,齐聚物都为含有C=C不饱和双键的低分子树脂,大都为丙烯酸树脂。 目前,常用于UV上光油中的齐聚物有环氧丙烯酸树脂、聚氨酶丙烯酸树脂和聚酯丙烯酸树脂等。环氧丙烯酸树脂具有固化速度快、价格便宜等特点,制成的上光油涂布于纸或纸板上,能使其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较高的机械强度。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具有柔韧性好、弹性强、光泽度高等特点,但价格较贵,常与环氧丙烯酸树脂混合使用。聚酯丙烯酸树脂黏度低,柔韧性好,价格较便宜。由于它对非吸收性承印物如塑料、金属等的附着力好,因此常用作这类材料的上光油,一般与其他树脂混合使用,有时可作上光油的稀释剂,用来调节环氧丙烯酸树脂和氨酯丙烯酸树脂的黏度。 2.活性稀释剂 活性稀释剂也叫交联单体,是一种功能性单体。它在上光油中的作用是调节黏度、固化速度和固化膜性能。活性稀释剂结构上也含有C=C不饱和双键,目前使用的大多是丙烯酸酯类单体。由于含有丙烯酸基的数量不同,可分为单官能度、双官能度和多官能度三类。官能度不同的活性稀释剂,稀释效果和固化速度都不同。一般来说,官能度愈多固化速度愈快,但稀释效果愈差。常用的双官能度上光油活性稀释剂有: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酶(NPGDA)、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等;三官能度的有: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等。 3.光引发剂 光引发剂是能吸收辐射能,经过化学变化产生具有引发聚合能力的活性中间体的物质,是任何UV固化体系都需要的主要成分。 光引发剂可分为夺氢型和裂解型。夺氢型光引发剂需要和一含活泼氢的化合物(一般称助引发剂,通常为胺类化合物)相配合,通过夺氢反应形成自由基。它是双分子光引发剂,在上光油中常用的有二苯甲酮(BP)等。裂解型光引发剂受光激发后,分子内分解出自由基,是单分子光引发剂。在上光油中常用的有1173(α一 羟基异丙基苯甲酮)、184( α一 羟基环已基苯甲酮)等。 4.助剂 助剂主要用来改善油墨的性能。UV上光油中常用的助剂有稳定剂、流平剂、消泡剂等。 (1)稳定剂 稳定剂用来减少存放时发生热聚合,提高上光油储存稳定性。常用的稳定剂有对苯二酚、对甲氧基苯酚、对苯醌、2,6一二叔丁基甲苯酚等。 (2)流平剂 流平剂用来改善上光膜面的流平性,防止缩孔的产生,同时也增加了上光涂层的光泽度。 (3)消泡剂 消泡剂用来防止和消除上光油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气泡。 普通的UV上光油虽然不含有溶剂,但由于所用的齐聚物一般黏度都较大,为了涂布需要,必须加入低分子的活性稀释剂,它们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挥发性或刺激性,对环境仍有危害。因此,目前已研制开发出水性UV上光油,它不必借助活性稀释剂来调节黏度,而是用水或增稠剂来控制上光油的流变性能,解决了挥发性和刺激性问题,是一种理想的环保型产品,是上光油今后的发展方向。 $分页符$ 二、UV上光油固化原理 在紫外光的照射下,UV上光油中的光引发剂吸收辐射能后形成自由基或阳离子,引发单体和预聚物发生聚合和交联反应,在很短的时间里固化成三维网状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目前大部分都是自由基聚合体系。 三、UV上光方式 UV上光方式有很多,其分类方法也有很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按上光机与印刷机的关系分类 按上光机与印刷机的关系,上光可分为脱机上光和联机上光两种方式。 脱机上光采用专用的上光机对印刷品进行上光,即印刷、上光分别在各自的专用设备上进行。这种上光方式比较灵活方便,上光设备投资小,较适合专业印后加工生产厂家使用。但这种上光方式增加了印刷与上光工序之间的运输转移工作,生产效率低。 联机上光则直接将上光机组连接于印刷机组之后,即印刷、上光在同一机器上进行,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减少了印刷品的搬运,克服了由喷粉所引起的各类质量故障,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但联机上光对上光技术、上光油、干燥装置以及上光设备的要求很高。 2.按上光方法分类 按上光方法。上光可分为辊涂上光和印刷上光两种。 辊涂上光是最普通的上光方式,由涂布辊将上光油在印刷品表面进行全幅面均匀涂布。 印刷上光通过上光版将上光油涂布在印刷品上,因此可进行局部上光。目前常采用的有凹版上光、柔性版上光、胶印方式上光以及丝网上光。 3.按上光产品类型分类 按上无产品类型分.上光可分为全幅面上光、局部上光、消光上光以及艺术上光等。 全幅面上光的主要作用是对印刷品进行保护,并提高印刷品的表面光泽。全幅面上光一般采用辊涂上光的方法进行。 局部上光一般是在印刷品上对需强调的图文部分进行上光,利用上光部分的高光泽画面与没有上光部分的低光泽画面相对比,产生奇妙的艺术效果。局部上光采用印刷上光的方法进行,其中采用丝网印刷方式上光得到的膜层较厚,效果较其他方式明显,且成本较低,目前在国内使用得较多,但其生产效率一般较低。 消光上光采用的是UV亚光油,与普通上光的效果正相反,它是降低印刷品表面的光泽度,从而产生一种特殊效果。由于光泽度过高对人眼有一定程度的刺激,因此,消光上光是目前较流行的一种上光方式。 艺术上光的作用是使上光产品表面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如使用UV珠光上光油在印刷品表面进行上光,会使印刷品表面产生珠光效果,使印刷品显得富丽堂皇、高贵典雅。 $分页符$ 四、UV上光应注意的问题 为保证UV上光的质量,在上光时,应注意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上光油的选择 上光油首先应根据上光方式进行选择,不同的上光方式对上光油的性能要求不同,为此需用不同性能的上光油与其相匹配。即脱机上光与联机上光应用不同的上光油;辊涂上光与印刷上光应用不同的上光油;在印刷上光时,不同的印刷方式所用的上光油也是不同的。 其次,上光油还应与印刷品表面的油墨相匹配。要求上光油的表面张力必须小于油墨的表面张力,这样才能使上光油很好地润湿、附着、浸透于印刷品表面的图文部分,否则,涂布后的上光油层会产生一定的收缩,不均匀,甚至在某些地方出现砂眼等故障。 如果上光产品还需经过烫金或裱糊等后加工处理,则应选用化学性能相对稳定的上光油。 2.紫外固化光源的选择 由于UV上光油的固化是依靠光引发剂吸收紫外光的辐射能后形成自由基,从而引发单体和预聚物发生聚合和交联反应的,因此,紫外固化光源的选择对UV上光油的干燥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选择紫外固化光源应考虑以下因素: (1)光引发剂的吸收光谱尽可能与光源的输出光谱相匹配,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光源的辐射能,产生更多的自由基,从而提高UV上光油的干燥速度。 (2)电能转换为紫外光能的效率应较高。 (3)强度应适当,光大强,自由基产生过快,浓度过高终止反应速度升高,对交联反应有不利的影响;强度过低,自由基产生过慢,氧阻聚作用会很强,这些都会使UV上光油的干燥过慢。 (4)使用寿命长。紫外灯会逐渐老化,已过期的紫外灯的光强会降低很多,使UV上光油的干燥过漫。 (5)应有很好的灯罩聚光,同样一个灯,灯罩的好坏,可使效率相差十几倍。 (6)形状合适,能使光线均匀分布在印刷品上,并要易于安装,价格便宜,安全可靠。一般使用管形灯。 (7)由于在紫外灯照射下,空气中会有臭氧产生,所以应有通风设备。 常用的紫外光源是中压汞灯(在国内包括在高压汞灯中),主要发射下列波长的光:405nm(42)、365—366nm(100)、312一313nm(49)、302—303nm(24)、297nm(16.6)、265nm(15.3)、254(16.6)、248(8.6)。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它们的相对能量。除此以外,还有可见光和红外光。红外光虽不具有引发作用,但对于链增长有协同效应。常用的中压汞灯线功率密度为80W/cm,灯长可从几厘米到200cm,直径为15—25cm。其应用温度较高,需要空气冷却,使用寿命一般为1000小时左右。汞灯扼要镇流器,灯的强度一定,电流和电压可调节,或高电流低电压,或低电流高电压。高电流对于得到的紫外光含量有利。 汞灯在开动以后需有一段预热时间,以便汞蒸发,在预热时间内不能得到应有的紫外光。汞灯关闭以后,不能再启动,需冷却一段时间,使用不太方便。现已出现一种无极汞灯,可以瞬时开关,且寿命长、UV功效大。用于UV固化的无极汞灯其发光光谱与中压汞灯不同,是一个连续的光谱,可用于厚膜的固化。 3.上光油黏度的控制 上光油黏度对其在印刷品上的流平性以及对油墨的润湿等涂布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最终会影响到上光产品的光泽度。上光油黏度的控制应考虑印刷品的吸收性以及涂层厚度等情况。上光油黏度还影响到印刷品对上光油的吸收性,上光油黏度越小,被印刷品吸收的越多,因此,若印刷品的吸收性过强,可适当地增加上光油的黏度,缩短其流平时间,否则在较长时间的流平过程中,上光油被大量吸收,很难在印刷品表面形成较平涓的膜层,而易形成同印刷品表面凹凸状态相似的膜层。上光油的黏度对涂层厚度有着较大的影响,上光油的黏度低,涂布层薄。 要降低普通UV上光油的黏度,可加入酒精,但不能加入过多,否则将会影响UV上光油的固化速度。 4.上光油涂布量的控制 上光油的涂布量要适当,涂层要均匀。均匀适量的涂层表面平滑度高,光泽度高。如果涂布量过少,上光油不能均匀地铺展,对印刷品表面的光学缺陷(平滑度)弥补作用降低,涂层表面平滑度差;如果涂布量过多,尽管有利于上光油的流平,也增强了对印刷品表面缺陷的弥补作用,但干燥会发生困难,且成本高。 上光涂布量的确定同涂料的种类、印刷品的表面状况、涂布条件有关,确定时要互相兼顾、统筹安排,既要达到上光质量要求,又要适合于各种工艺。 涂布中,可以通过调节上光涂布机控制机构或改变涂布机速度实现涂布量的改变。变化量小时,也可以通过改变上光油的黏度来实现。 5.上光速度的控制 上光速度,即涂布机速度,应根据上光油的固化速度和涂布量决定。上光油的固化速度快,则涂布机速度也可提高,这时涂层流平时间短,涂层相对较厚,反之则相反。另外涂布机速度还与涂布机固化光源的条件、印刷品状况等因素有关。 6.上光对印刷品颜色的影响 采用UV上光的印刷品,有时会出现黄变现象,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UV上光油自身发黄;二是在上光过程中,上光油仅在印刷品表面固化,而内部设有彻底固化。 上光油的发黄,与其所用的齐聚物和活性稀释剂带有一定黄色有关,因此应选用无色的齐聚物和活性稀释剂来配制上光油。另外,光引发剂的影响也很大,有些光引发剂会使体系固化后发黄,如安息香双甲醚(651),所以应避免使用这类光引发剂配制上光油。 在上光过程中,上光油内部没有彻底固化时,其内部的上光油稀释剂会逐渐被油墨、纸张吸收,同时会对油墨中连结料产生作用,造成油脂失去,颜料得不到足够的保护,颜料颗粒游离,这时纸张涂层和油墨层表面的平滑度就会降低。粗糙的表面会对光产生漫反射,这样在颜色中增添了一些白色成分,使得明度升高,饱和度下降,给人 以整体泛黄、色彩变淡的感觉。因此,应提高UV上光油的固化速度或选择高效的紫外固化光源。另外,采用水性UV上光油,可避免稀释剂对油墨层和纸张涂层的化学作用,可避免印刷品的黄变现象。 7.在氧化聚合型油墨层上上光 用于上光的印刷品,大部分是胶印印刷品,胶印墨的干燥方式主要以氧化聚合为主,而UV上光油在氧化聚合型油墨上附着较困难。因此,为提高UV上光的质量。往往使用双上光,即先在印刷品表面施加一涂布层,用来隔开油墨和 UV上光油,然后再涂布UV上光油。当然,采用双上光成本较高,因此,应提高UV上光油与氧化聚合型油墨的适应性。 转载自 嘉信印务
相关资讯
-
面纸褶皱严重影响后工序的印刷品质,严重时会造成批量报废,导致生产损耗大。本文从张力和原纸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如何解决面纸起皱问题。 瓦楞纸板的工艺缺陷方面有很多,有一种是面纸起皱,具体表现为面纸不平整,有褶皱现象。面纸褶皱严重影响后工序的印刷品质,…
2025/5/11 22:52:12
-
对于印刷油墨,我们也有自己的认识: 【要点1】ISO 12647 平版四色油墨标准… 【要点2】油墨一般特性检验与指标… 1. 厂牌/ 型号/ 颜色 2. 生产日期/ 存储期 3. 保质期限 4. 包装外观 5. 重量 ( 扣除铁罐重量) 6. 破损/ 变形 …
2025/4/30 7:38:29
-
随着瓦楞纸品包装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对瓦楞纸箱的印刷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最开始简单的一色、二色、三色,发展到应用广泛的四色、五色等叠印套色,再到目前的六色、七色、甚至八色的高清水墨彩印技术。针对这些印刷色组的增多,除了美化了纸箱包…
2025/4/28 7:52:21
-
一般的燃油滤清器采用星形滤纸折叠结构,在这类燃油滤清器内部,折叠的滤纸和塑料或金属滤清器的两端连接,污油进入后,由滤清器外壁经过层层滤纸过滤后到达中心,洁净的燃油流出。这种滤纸一般采用瓦楞型燃油滤纸。 更高端的发动机则采用高精度滤纸,螺旋式燃油过滤器…
2025/4/24 8:06:11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