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胶印

胶印水墨平衡的影响因素解析--水墨平衡

2007/8/10 15:04:24 0人评论 596次

水墨平衡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油墨和润版液为达到正常印刷时各自所具有的基本分离状态和膜层传递厚度,印刷时这两相物质是同时存在和共同起作用的。控制其用量是胶印中水墨平衡的重要因素,因此下面仍以两种基本润版系统来讨论水墨平衡问题。      1.供版式输水      供版式输水方式,涵盖了以下4种不同的辊隙状态。      (1)着水辊与印版非图文部分的辊隙印版非图文部分由润版液浸湿,这样在着水辊与印版之间只有单一的润版液膜层,在辊隙出口处水膜层分裂,于是在印版上留下一层水膜。      (2)着水辊与印版图文部分的辊隙      印版上含有残留墨膜的图文部分也被润版液浸湿,并发生油墨乳化,剩余的就在着墨辊表面留下有微细水珠的图文而不是墨膜,这样在着墨辊和印版间隙中就存在了润版液和油墨的混合膜层。      (3)着墨辊与印版图文部分的辊隙      表面含有微细水珠的印版图文部分,在着墨辊经过后迫使水滴在油墨中乳化。在辊隙出口处墨层(含乳化的润版液)分裂,最后在图文部分补足油墨。      (4)着墨辊与印版非图文部分的辊隙      经过润湿的印版非图文部分在通过着墨辊时在已经乳化的油墨间隙中产生一种润版液和油墨的混合膜层。在辊隙出口处,较薄的润版液层分裂,在印版非图文部分留下一层更薄的润版液,而在着墨辊上留下一些细水滴,当它再向上传通过其他辊隙时,这些水滴即在油墨中乳化。      以上4个过程或状态完成后,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相接触,由于膜层的分裂作用,着墨的图文被转移到了橡皮布上,非图文部分的润版液也一同被转移,此时仍遵循半比分离理论。      以上关于供版式润版系统的解释,依据的是油墨和润版液的相对膜层厚度或相对量与印刷机上实际测得的厚度相符。印版上的水膜厚度可视为印版上墨层厚度的一半,即水膜厚度为1μm,则墨层厚度为2μm,这个比例对胶印尤为重要,即通常所说的水墨平衡。如果加大供水量,图文部分的润版液过量,要么在油墨中乳化,要么留在油墨表面,其后果不是水冲就是发花。反之,如果减少供水量甚至低于极限水平,非图文部分水膜层太薄,就会破坏水墨平衡,必然造成脏版。      2.墨辊供水式      供版式润版装置靠版水辊的材料表面亲水性都很好,但如果改用橡胶辊,由于其亲墨性很好、附着力强,所以首先会被油墨浸湿,大大妨碍了润湿效果。假如降低润版液的表面张力,提高橡胶辊与润版液的附着力,靠版水辊改用橡胶辊就成为可能。第一根着墨辊接受串墨辊上的油墨和镀铬辊上的润版液,只有当润版液在油墨上扩展时,该润版系统才能发挥作用。在润版液中加入酒精,能够降低润版液的表面张力,提高润湿能力,通过着墨辊来提高向印版供水的能力,以快速达到水墨平衡的目的。下面通过图4来分析几种辊隙间的状态。      (1)第一根着墨辊与水斗辊之间的辊隙      着墨辊上有类似聚氨酯的包覆层,使着墨辊被油墨优先浸湿,涂上了一层乳化了的油墨,而水斗辊是镀铬的,优先被润版液浸湿。由于润版液的表面张力和黏度都很低,因此在这两辊隙间的混合膜层上润版液被分裂,其中有一部分传递到了着墨辊上,着墨辊的表面速度比水斗辊快一些。      (2)第一根着墨辊与串墨辊之间的辊隙      这两根辊都能被油墨优先浸湿。串墨辊上传递的一直是乳化了的油墨,而着墨辊上传递的或是油墨,或是乳化墨层表面附着的一层水膜。对润版水膜连续的地方,辊隙间是整个水膜被分裂,对不连续的着墨辊墨层上的水膜不能保持完好,因此润版液就会在油墨中乳化,整个膜层将分裂。这样,这个辊隙状况就能保持恒定,其中间的膜层始终等于乳化油墨的厚度,其成分也只有乳化了的油墨。      (3)第一根着墨辊与印版之间的辊隙      不管印版的图文部分和非图文部分是否通过着墨辊,以上两个辊隙状态均保持恒定不变,因此这里可以简单地只讨论印版与这根着墨辊的状态,即可理解达格伦输水装置的状况。在印版的非图文部分,由于墨辊附着润版液,印版优先被润版液浸湿,水膜层分裂,达到润湿的目的,着墨辊上剩余的润版液通过串墨辊时就会在油墨中乳化,不能再保持完好。在印版的图文部分,润版液由于挤压作用同时进入印版的油墨中而被乳化,在这个辊隙中,整个乳化的油墨膜层被分裂,达到向图文部分供墨的目的。在这两个状态中保持恰当的水墨平衡所需的相应膜层厚度也是成比例的。      (4)其他着墨辊与印版之间的辊隙      在印版的非图文部分与着墨辊的辊隙间,着墨辊上的墨膜从充分润湿的非图文部分沾取水分(水层分裂),再与串墨辊的墨层相接触,从而把水分传到输墨系统中去。在印版图文部分由于已有了第一根着墨辊传递的乳化油墨,其表面并没有水膜层,后面的着墨辊与其形成的辊隙间只有乳化了的油墨膜层,因此墨膜分裂。      从上述分析可看出,与供版式润版系统相比,墨辊供水式具有很多优越性,如反应灵敏度高,用水量小等,其中反应灵敏是指润版装置对印版去脏的能力强。第一根着墨辊上带有连续的水膜,这样可以有较多而充足的润版液通过着墨辊将印版非图文部分的脏污去除掉。而供版式装置以细小水珠的形式通过水辊向脏污表面传递润版液,所以供给印版的润版液较少,去脏速度较慢。(待续)

相关资讯

  • 如何利用智能化控制降低胶水耗用

    在制作纸板过程中,往往在上胶量上犹豫不决。上胶量过小,容易脱胶,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品质,上胶量过大,把胶水间隙调大,既增加了成本,又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和耐损度。如何把握好上胶量,既降低成本有提升质量?让我们走近上胶工序,了解最优解决方案。  上胶量大的…

    2025/4/15 7:53:35
  • 提升纸板外观和尺寸精度的方法

    长久以来,瓦楞纸板生产线纸板的长短尺寸问题一直深深的困扰着纸箱厂,由于未按生产指令下达的制造尺寸调整产生偏差,或因车速和传送皮带、测量轮原因造成横向切断不准确,以及纵切压线轮不固定造成纵向尺寸不准等,都极大地影响了纸板生产的质量。特别是横切刀因测量轮的…

    2025/4/14 7:32:42
  • 为什么印刷机在模切时摇盖尺寸有大小?

    一般而言,印刷模切尺寸变化是由两个方面的问题产生的,其中由于模切棍产生的速差引起的相对比较多。当然模具制作精度也会引起模切尺寸误差,包括模具安装造成的尺寸误差等,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今天先给大家介绍下关于速差引起的质量问题:  第一、模切棍产生的速差引…

    2025/4/5 7:21:56
  • 十二个模切工艺缺陷调整剖析,值得一看!

    本课程通过讲解生产过程中全自动平压平模切机原理,使印刷联线、模切机的相关操作人员对平压平模切机的制作与调整有一定的了解,以达到纸箱生产的高效、快速、高品质的要求,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接下来将分享模切工艺缺陷与调整的内容,弄懂这些知识对纸箱行业从业…

    2025/4/4 7:55:38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