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的国际竞争迫使中国企业利用市场法则维护自身的利益,也使外商意识到利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无法占领中国市场。于是,看好中国纸张市场的外商纷纷改变策略,绕过关税壁垒在中国投资办厂。 1.3 中国造纸产业政策的调整有利于国际投资的进入 近几年,我国在产业调整中对造纸行业先后采取了几项重大措施。首先是关闭小纸厂,国家明令年产5000t以下的小纸厂一律关闭。其次,加大了治理污染的力度,要求造纸企业的污水必须达标排放。再次,为了保护森林资源,禁止砍伐天然林木。与此同时,鼓励国内纸厂使用进口木浆,木浆进口关税逐年降低,至1999年调整为零。 因规模和污染关闭了大量纸厂,使低档纸数量减少,为市场中、高档纸扩容提供了空间。商品纸浆进口的优惠政策不仅改变了国内造纸的原料结构,也降低了外资纸厂生产成本。同时,国家明确把商品纸浆、造纸原料基地建设、胶印新闻纸、胶印书刊纸、牛皮箱纸板、高档涂布纸及纸板、高档信息用纸等均列为鼓励投资的项目和领域,引导国际资金进入。 如果说看好中国市场是外商的主观意愿,那么,中国的产业政策的调整则为国际投资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于是,外商掀起了一股投资中国纸业的浪潮。 2 影响 造纸业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生产连续性强、工艺流程复杂、能源耗用量大、污染严重。外资企业挟其资金、技术、资源及管理四大优势纷纷登陆中国,声势浩大,使国内造纸企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其发展对中国造纸业的影响将是巨大而又深远的。从总体上讲,它将改变中国纸张市场格局,加剧行业竞争,加速国内企业与国际市场一体化进程。 2.1 加剧行业竞争,改变纸张市场格局 外资纸厂加盟中国市场,一是造成纸张供应总量增加;二是促进纸张品质提高。它首先会影响消费者,改变消费观念,从而调整消费格局。在商品短缺时代,消费者没有选择的余地。1995年纸张紧缺时,凸版纸也印报纸,新闻纸也印教材。现在纸张短缺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出现“纸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消费者自然要有选择地用纸。从消费观念来看,逐步走向高档化,重品牌,重质量。在用纸总体质量提高的基础上,纸张消费者的层次也逐渐明朗。报纸的发行竞争很激烈,报社既上彩印又扩版,他们对新闻纸的要求就很高。国内一些有名气的大报对质量稍差一点的国产纸几乎不再问津,而一些地方小报出于经济考虑,宁愿要价格低一点的纸张。出版社在社会图书用纸方面也有追求高档化的趋势,企业为促销也愿意在包装上作文章、下本钱。而一些竞争力还不强,只求价格低廉的商品在包装上则不怎么讲究,将就就行了。不同的消费层次为不同档次的纸张提供了销售空间,但总的趋势是中、高档纸消费的层次在不断加大。 纸张供应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首先,传统的供应格局已完全被打破。外资纸厂的介入使国内纸制品及造纸原材料进一步丰富,原先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扶助职能逐渐削弱乃至消失,计划调拨物资及计划供应产品已不复存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及外资企业都在平等的条件下凭自己的实力参与竞争,供需双方完全按市场法则交易。只要市场不出现大的破坏性波动,政府不太可能进行干预。其次,再也不是国产纸与进口纸的竞争,而是品牌、质量、价格、服务的竞争。过去市场只有国产纸与进口纸,现在已有了外资纸厂在国内生产进口品质的纸张,国内企业也能生产与进口纸媲美的产品。仅仅讲进口纸与国产纸,已难以辨别纸张的优劣,体现纸张档次和品质的是纸张的品牌。厂家为了创品牌,既要不断改善产品的性能和品质,还要着力宣传推销。有了用户,售前售后服务必须完善。为了扩大市场,价格也必须竞争,使商品有良好的价格性能比。因此,纸厂和商家围绕品牌、质量、价格、服务在市场进行日趋激烈的竞争。 在目前的市场竞争中,受冲击最大的是进口纸。过去,进口纸与国产纸比较,它的优势在于档次高、质量好。现在这一优势已不复存在,外资厂的纸张质量与其在同一水平线上。而进口纸品牌繁杂,进口周期长,品种经常脱档,服务也难以满足国内用户的要求,加上关税的因素又使价格居高不下,这些不利因素使它在与外资厂的竞争中已经处于劣势。按这个势头发展下去,进口纸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将越来越小,并逐渐由外资厂的产品所取代。但是必须指出,进口纸如剔除关税因素在价格上还是有优势的。韩国铜版纸现在加上15%的关税,其价格与外资厂的产品价格扯平。中国如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降低关税水平,进口纸的竞争力将加强。届时,又可能引发外资厂的纸张与进口纸之间的价格竞争。(未完待续)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