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胶印

中唐时期与造纸技术(四)

2007/8/10 15:04:24 人评论

《望江修志》中,彭美苏先生在《薛涛笺考》中说:《牧竖闲谈》谓:“涛则别模新样小幅……”意其所制小新样,当不只改小幅式,必有新创之图案。宋人介石有诗云:“花映溪光色色奇,样传仍是薛涛时”。是薛涛当时造纸于百花潭上所住之处,后代仍为纸业作坊。玉溪、薛涛两桥今虽不存然亦可见薛涛制笺之盛名,后始以涛命名其地也。又云:纸以人得名者,有谢公、有薛涛.所谓谢公即谢师封景初师厚,是师厚制笺亦在蜀中。然至今只知有薛涛笺而不知有谢公笺,则涛笺之精非谢公所能及也。据此可知薛涛制笺之功,远远不只借纸长剩。命匠狭小而已。显然是在前人及现有基础上有所创新、提高。这是薛涛笺所以能千古流传的所在,薛涛之功不可没。  当然,薛涛当时所创制的笺纸,无论形制与方法,在今天看来都很简单。但在一千多年前就是不易的,因为到薛涛始发现改进。犹如火车挂钩詹天佑一样,现在看去也很简单可当时无人发现,而詹天佑却发现了,创制了这一物件,于是人们感其功而以詹天佑名之。薛涛笺的得名想必也就是这个道理。  五、薛涛浅的改进和制作方法  中唐时期的四川造纸业,无论造纸的规模与技术都有较大的发展,纸的种类也大有增多,但笺纸的规格不一,且质量尚较粗,设色也较单调。薛涛作为诗人和书法家,不免经常题诗、写字,对纸的使用体会较深,她以自己的实际体验,对笺纸作了槽心改进,成为名噪古今的一代名笺。  至于薛涛对笺线作了哪些改进?用什么方法加工制作的?据对有关古籍记载分析,薛涛首先是从规范笺的形制着手。然后进行别模新样,创设图案、设色加工。  1.薛涛笺的形制  薛涛设计的笺纸,是一种便于写诗,长度宽窄适度的笺,所谓才密八句。其长宽度,据历代仿制的薛涛笺可窥见薛涛笺的形制。清代仿制的薛涛笺是一种长方形粉红小笺,印有长方形小印文曰:薛涛笺.明代仿制的薛涛笺亦为长方形,以矾演云母粉使纸面露出光亮规眼的颗粒。据有人考证:薛涛笺中加的云母粉,可能是明代人增添的薛涛笺的形制与现代信笺比较,宽度相近,长度约长二、三寸左右。以十张为一榻,这样一张写诗一首足够了。如果不够可继以第二笺,这就避免了每用必裁的麻烦。对纸张也大为节约,因而很快风行起来。薛涛所制之笺原名该花笺,薛涛笺是时人的美称。此笺原用作写诗作为诗笺,后来逐渐用作写信甚至官方国扎也用此笺,逆流传至今。  2.薛涛浅的设色加工  薛涛笺的设色加工及制作方法,据有关古籍记载和对有关文献研究,可以看出薛涛笺的制作是颇费了巧思的,无论其形制设色、图纹及笺纸质量。在旧笺的基础上都有所创新和提高。薛涛笺所以蜚声海内,不是偶然的。以下一些记载和有关文献研究资料可供参考。  据《蜀笺谱》载:……凡造纸之物必使之烂涤之使洁,然后随其广狭长短之制以造。压则为布纹、为绫綺、为人物、花本、虫鸟、为鼎彝,虽多变亦因时之宜,纸以人得名者有谢公、薛涛,涛所制笺特深红一色尔。  《天工开物》载;四川薛涛笺,亦芙蓉皮煮糜,人芙蓉花末汁、或当时薛诗所指,逆流名至今,其美在色不在质料也。《通雅》载;蜀云母笺,薛涛之遗也,涛本小笺而今与连四同式,但加矾与云母耳。  据《中国造纸史话》载:薛涛是元和年间的一位女诗人,在四川非常有名,她根据前人用黄甓汁染纸的原理,以芙蓉为原料,煮烂后加入芙蓉花末汁,制造彩色笺纸。古书《经博物志》说:薛涛加工的花结有十种颜色。这说明在公元九世纪初,染色鲜艳的加工纸,已经在四川一带广泛流行。  据《样待与薛涛笺》说:薛待用毛笔或毛刷把小纸涂上红色的鸡冠花、荷花、还有不知名的红花,将花瓣捣成泥再加清水,经反复实验,在红花中得到染料,加进一些胶质调匀,涂在纸上,一遍一遍地涂使颜色均匀。利用书夹湿纸、用能吸水的麻纸,附贴染色的纸,再一张张叠压成摞,压平阴干。解决了外观不匀和一次制作多张色纸的问题。薛涛浅用自己设计的涂刷法,做出了小彩笺。为了变花样,将小花瓣洒在小笺上,制成了红色的彩笺。薛涛使用的涂刷加工制作色纸的方法,与传统的浸渍方法相比,有省料、加工方便、生产成本低的特点,类似现代的涂布加工工艺。  制公之法不仅染色,且多花样,涛笺亦然。朱长文《星地用》:蜀人造十色笺,凡十幅为一标,每一幅之尾必以竹夹夹之,和十色水逐用以染之,继弃置近理,堆盈左右不胜其委顿,待干则光彩相宜,不可名也,然后还根于效板上研之,则隐然起花木、闪驾、千万莫忘,又以组布光以面浆改令劲,隐出其纹者调之鱼子笑,对调之罗势.亦有煮皂夹于膏和巴豆油傅于水面,然后点方或丹青于上,以姜温之则散,以林须引之则聚。然后国之为人物,分之如云里,若珍鸟羽毛之状繁縟可爱,以纸布其上而受彩焉,必须虚窗幽室、明盘净水,澄神虑而出之,则凑其妙.《粪池篇》基本总结蜀人制彩浅之法,显然包括了薛涛浅的制作方法。如鱼子笺、罗笺即是,所诏鱼子笺、罗签即石花木纹纸。  薛涛浅出笼有十种颜色即: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残云等十色,由此可知薛涛对色彩学问有研究。古代染料均为植物染料;兰用兰志,绿用槐角,红用苏木、红花,黄用黄柏、枝于。兰黄相配得绿色,红兰相配得紫色、红黄相配得橙色等等。利用染浓浓度的大小及配合比例不同,可得不同的色彩。宋代谢公笺亦为十色,或据薛涛笺而来。十种颜色中薛涛特喜红色,所谓深红小笺,薛涛何以特喜红色,一般认为红是快乐的颜色,它使人喜悦兴奋,并象征对胜利的渴望和活力感。这可能就是薛涛喜爱红色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薛涛可能有意打破当时一味黄色的沉闷枯燥的色调。  从以上有关薛涛对笺纸的改进和创造方法的记载与研究,可知当时薛涛为此是颇费心思的,通过她出心设计、改进,地作出具有经济、美观、适用三大特点的彩笺,这当然是薛涛的功绩。  薛涛浅真迹已不复见,但以夹江造纸博物馆所陈列的传统古笺、笺谱、蜀笺、彩笺以及加工的各种染色纸中,可依稀看到唐宋时的笺纸痕迹。  中国造纸史上,东汉蔡伦第一次采用废旧植物纤维原料和专门的方法,造出了第一批植物纤维纸。薛涛则是在传统加工纸的方法基础上,吸收借鉴运用民间加工纸的经验,创造了第束形制精巧适度、色彩绚丽、图案新颖典雅,经济适用的彩笺。给世界这个大花园增添了一朵小花。因而在中国造纸史上,与蔡伦、谢景初,并列为因纸得名的三位名人之一。不少学者认为薛涛是加工纸的技术革新者,薛涛是当之无愧的。  六、薛涛浅的影响与贡献  1.薛涛浅是唐代名笺之一,薛涛笺的产生对当时四川加工纸的发展和其他纸张质量的提高大有促进。薛涛笑风行成为四川的一项地方特产,大量运销京师及其他地方,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2.薛涛笼的槽致典雅被作为贡品,成为皇帝回回使节及赏赐臣下的珍品。薛涛笺自宋代以来历代均有仿制,为海内外久负盛誉的名纸,对纸文化的传播曾经发挥一定的影响。  3.薛涛浅的风行对当时诗歌的发展,起了一定的间接推动作用。唐代是诗歌发展极盛而较普遍的时代,有此精美而方及适用的诗笺,更能促进写诗的兴趣。薛涛就喜欢在她制作的诗笺上以其漂亮的行书题诗于上,成为溶诗、书、画为一体的艺术品。其典雅美妙,时人多羡而效之,于是以薛涛笺写诗风行于一时,从一些古典作品中可看到当时薛涛浅的使用已很普遍。如皇甫枚在唐天佑年间写的《非烟传》中就提到薛涛笺。传有云:“门蕴尽以语象,象发狂心荡,不知所持,乃取薛涛笺题绝句云……。”(按象即书中主人翁赵象)。据此可知薛涛笺在中晚唐时期,已成为一般案头品了。  薛涛浅本为诗笺,主要用于题写诗词但由于使用方便,逐渐发展到一般写书信,公用函扎也用此笺,遂发展到后世所用的信笺,由是形成的一种独立形制品类。  薛涛浅久已失传,今天作为纸文化的开发,作为一项文化遗产的继承、发掘、研究,使之重放异彩,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其作用,是不无意义和价值的。(完)

相关资讯

  • 油墨买1kg=2kg:知道油墨标准指标的重要性

    对于印刷油墨,我们也有自己的认识:   【要点1】ISO 12647 平版四色油墨标准…   【要点2】油墨一般特性检验与指标…   1. 厂牌/ 型号/ 颜色  2. 生产日期/ 存储期  3. 保质期限  4. 包装外观  5. 重量 ( 扣除铁罐重量)  6. 破损/ 变形   …

    2025/4/30 7:38:29
  • 五大高精度水墨彩印技巧,高清水印从业者及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必看!

    随着瓦楞纸品包装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对瓦楞纸箱的印刷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最开始简单的一色、二色、三色,发展到应用广泛的四色、五色等叠印套色,再到目前的六色、七色、甚至八色的高清水墨彩印技术。针对这些印刷色组的增多,除了美化了纸箱包…

    2025/4/28 7:52:21
  • 高精度燃油滤纸的生产工艺

    一般的燃油滤清器采用星形滤纸折叠结构,在这类燃油滤清器内部,折叠的滤纸和塑料或金属滤清器的两端连接,污油进入后,由滤清器外壁经过层层滤纸过滤后到达中心,洁净的燃油流出。这种滤纸一般采用瓦楞型燃油滤纸。  更高端的发动机则采用高精度滤纸,螺旋式燃油过滤器…

    2025/4/24 8:06:11
  • 开胶散页问题的解决方案

    2016年“3•15”质检活动首次提出了解决开胶散页问题的“一提高”要求。针对出版物质量管理的“痛点”:开胶散页问题,总局发挥了协作优势,组织专项攻关,进行了原因分析,编写了解决方案,效果显著。  据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品中“开胶散页”问题大幅下降,比上一年…

    2025/4/24 8:05:09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