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版纸的发展前景 铜版纸是近10年来社会需求发展最快的纸种之一,年递增率高达18.8%。为什么铜版纸的需求发展如此之快呢?因为铜版纸是与商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品种,例如北京晚报,每天50版之后的房地产消息多数是用铜版纸印刷,这在国际上也是少有的,国外多使用超级压光纸或低定量涂布纸,而没有使用全化学木浆原纸生产的铜版纸。因为国内没有超纸压光纸,低定量涂布纸原纸含磨木浆的也很少,这样就刺激了铜版纸的消耗大副上升。其它精美的油画、国画、商业广告印刷品,带有宣传性质的年历等的需求也成倍增加,这样就形成对铜版纸的需求长盛不衰的局面。 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才有少数厂家生产少量的铜版纸,铜版纸长期依赖进口。从1991年进口20万吨,年年大幅增加,到1998年突破100万吨大关,并连续4年进口量在100万吨以上。在这段时间,国内铜版纸的消费差不多完全被进口铜版纸所垄断。 到上世纪90年代,外资进入中国铜版纸市场,先后有紫兴、金东、大宇在华设铜版纸厂,此后,国内也有泉林、万豪、晨鸣等相继投产。2000年国内铜版纸产量为88万吨,2001年产量为110万吨,2002年产量预计达150万吨。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在中国就兴建了约160万吨/年的具有国际水平的铜版纸生产能力。今后几年国内将上马的铜版纸项目大体情况是:泉林2003年底将投产20万吨的高档低克重铜版纸;大宇的15万吨高档美术铜版纸项目也已启动,不久的将来也会变成现实;紫兴45万吨的铜版纸项目也正在规划中;还有金华盛的10万吨铜版纸项目,金东也有意上第三台铜版纸机。到时,国内铜版纸市场主要会被国产铜版纸占领,规范市场、有序竞争将是未来铜版纸厂家应该做的。 近几年铜版纸进口量呈下降趋势,2000年进口量为107.2万吨,2001年降为100.1万吨;2002年由于铜版纸反倾销,进口铜版纸下降到了61.48万吨。尽管如此,铜版纸在进口的纸种中其量仍处于前五名。可见铜版纸在国内仍然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而且其跟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继续发展,铜版纸的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多。 二、低定量涂布纸的发展前景 现在,低定量涂布纸(简称LWC纸)已经成为国内外印刷用纸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总的来讲,这种纸的发展速度相当快,其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都有明显提高,以1993—1995年的统计资料为例,LWC纸的增长率为8.5%,比同期内全球的其它纸种的增长率(约4%)高出1倍多。而薄膜涂布胶印纸是代表今后LWC纸的发展方向;此外,由于邮寄费用方面的考虑,现在此种纸也向超低定量涂布发展,最近在美国就上了一台年产22万吨的超低定量涂布纸机。 我国内地LWC纸工业起步较晚,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从欧洲引进了几台机内涂布装置。,再加上国内自制的,合起来共有十多条生产纸,总生产能力为年量5万吨,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如今我国LWC纸已形成生产能力70—80万吨,但由于该产品市场仍处于推广扩大阶段,加上部分产品质量还不能满足用户要求,因此,近两年来国内实际生产量基本维持在20万吨左右。2002年国内生产量约为25万吨左右。虽然国内LWC纸产能在70—80万吨,但许多产品质量不过关,导致国外进口LWC纸大量流入中国。但是由于在2001年前海关统计的进口LWC纸只有一个税则号,结果每年进口的LWC纸只有2-3万吨。由于这个原因,国内许多有生产LWC纸能力的厂家在看到LWC纸进量如此少的情况下,以为该纸在国内市场普及开来尚需时日,因而转产其他纸种。 自2002年海关给LWC纸又加了一个“其他类LWC纸”,这样LWC纸的进口量就远远超过了2001年的进口量,2002年全年就进口了60.28万吨。加上国内生产的25万吨,全国的消费量近90万吨。可见LWC纸市场是大有作为的。但是国内大多数厂家所产的LWC纸据出版印刷部门反映,一些产品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不尽人意的质量问题,为此,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产品性能成为国内LWC纸与国外LWC纸竞争的当务之急。 今后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LWC纸将广泛应用于广告、杂志、商品目录、报刊插页等印刷。国内也有少造纸企业看到了LWC纸的前景,纷纷上马LWC纸项目,如2003年华泰将上20万吨LWC纸项目、山东银河纸业将上马10万吨的LWC纸项目;2004年晨鸣集团将在江西投产20万吨的LWC纸项目等。这些项目中的很大部分是采用进口设备生产高档LWC纸。 可以预料,只要在资金和技术上有了保证,国内LWC纸未来的发展是无可限量的。 三、胶版印刷纸的发展前景 胶版印刷纸主要供胶版印刷书刊、图片、插页和需要长期保存的文献、资料等。该纸采用胶版印刷方式,由于胶版印刷要使用润版液,故胶版印刷纸必须进行施胶处理,大多数进行两面施胶,故又称双胶纸。 在“九五”前,国内还有许多书刊印刷采用凸版印刷,那种纸称之为凸板纸。但是凸版印刷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铅污染环境,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提出的“九五”规划,到2000年,我国内地的印刷业全部推行电脑激光照排技术,铅排铅印(普通凸版印刷)将不复存在。从2000年算起,5年后凸版纸基本上被胶印书刊纸和其他纸种(如LWC纸等)所取代。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胶版印刷正在逐步取代凸版印刷。据统计,2000年全国的胶印印书占书刊印刷总产量(以令计算)的85.56%,而且胶印印书机占到书刊印刷机总量的67.93%,说明书刊印刷已以胶印为主,同时用67.93%的设备完成了书刊印刷总量的85.56%,说明胶印机工作效率高于凸印机。 胶版纸的产量逐步增加。据统计,2000年国内生产的胶印书刊纸共290万吨,2001年共生产胶印书刊纸300万吨,预计2005年生产胶印书刊纸360万吨。 目前在国内生产胶版印刷纸的企业众多,较大型就达10万吨,很多都是采用自制麦草浆或苇浆抄造,生产的纸属于中等档次,在质量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主要是拼价格,因此竞争也较激烈。全国短年进口的胶版印刷纸主要是高档次的全木浆双胶纸,因为国外很少用草浆造纸的;国内生产高档双胶纸的企业就金东、金华盛、UPM及晨鸣等几家,而且产量都不是太大,合计不过20万吨/年,还没有进口的高档双胶纸量多;据市场反馈的情况看,高档双胶纸在市场上很畅销,经常出现供货吃紧的现象,而且其对纸浆价格的变化较敏感,如今纸浆价格一路上扬,高档双胶纸价格也会一路上涨;此外,生产高档双胶纸所用设备比起生产高档铜版纸来说要简单得多,在设备投入方面要少得多;高档双胶纸用途广泛,各类书籍及教科书是其首选,其次可用于广告插页、产品目录、海报、计算机打印纸、信封、簿本等;与铜版纸及轻涂纸相比,虽然印刷画面与后两者相比要稍差一些,但它的重量却比后两者要轻许多,会大大减少邮寄费用。 随着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我国胶版印刷技术的推广,胶版印刷纸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所以我个人认为,胶版印刷纸还是大有作为的,尤其是高档胶版印刷纸(即全木浆双胶纸)。 四、新闻纸的市场发展前景 近年中国新闻纸的社会产量和消费大幅上升,但是发展空间仍较大。就新闻纸的社会消费水平而言,美国人均消费45kg,日本30kg,台湾省21.5kg,世界平均7.2kg,而我国目前只有1.5kg,发展空间仍很大。中国的新闻纸虽然种数有所减少,但每份报纸的印张数却急剧上升,2001年全国报纸的印张数已达到939亿张,用纸量已从2000年165万吨增加到2001年的186万吨,到2002年消费量约195万吨。还有一个特点是彩印在快速增加,1995年彩印占总版面的1%,而2000年上升到20%;2001年全国彩报印刷量占报纸总量的30%,2002年上升到35%以上。综合考虑纸张克重的因素,2002年全年用新闻纸在212-218万吨,其中彩报用新闻纸占到约75万吨。2003年全国报纸的发行和印刷量预计将有10%以上的增长,彩报印刷的增长幅度预计为12-15%。另一个特点是社会商业广告大量增加。 中国新闻纸一度满足不了国内的需求,引起了世界新闻纸大量进入中国。1990年进口新闻纸只有1.62万吨,到1997年已达45.3万吨。这年年底为了制止国际新闻纸的倾销,中国新闻纸厂不得不实行反货销调查,到1999年反货销获得胜利,2000年新闻纸进口即下降为21.1万吨,2001年又继续下降为15.37万吨。在此期间,中国的各大新闻纸厂为了满足国内的需求,纷纷申请立项,扩大生产和开发新品种。在短短3年内生产能力就达到190万吨/年,比2001年的消费量还销多。 2002年国内新闻纸市场仍是供大于求,总体基本平衡。据有关资料统计,2002年国内大中型新闻纸企业排产约为201万吨。小型纸厂排产约27.7万吨,其次,由于加入世贸组织,2002年纸类产品的关税下降,进口新闻纸量比2001年有所上升,上升到了20万吨。由此可知,2002年市场供应新闻纸248.7万吨。据新闻出版总署对报纸发行量统计,2002年全国预计报纸的发行量为939亿对开张,综合考虑纸张克重的因素,全年用纸在190万-195万吨,这个数字比西安会议提出的175万-185万吨要乐观些。 2003年国内新闻纸的的竞争将更加激烈。2003年大中型纸厂生产能力在247万吨左右,小纸厂生产约45万吨,此外还将有近70万吨的优质新闻纸项目投产,预计进口仍将大于20万吨左右,即总供应量在350万吨以上。而且2003年7月新闻纸反倾销案也要到期,进口新闻纸可能会比2002年更多。对再来看一下需求量,据新闻出版总署对报纸发行统计,2003年全国报纸总发行量在1051亿对开张,综合考虑纸张克重因素,全年用纸量在215万-220万吨,这个数字远低于供应量。 国内新闻纸已是供大于求,为什么国外新闻纸还大量涌入呢?因为进口新闻纸质优价廉。进口新闻纸的成本比中国的低,再者是我国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进口新闻纸关税会有一定降低,新闻纸反倾销法案2003年7月9日也要到期,使得进口新闻纸在中国的售价与同类产品比较而言是物美价廉。其次是欧美经济的不景气使得新闻纸的价格一路下滑,为了增加收入,国外新闻纸必定要开拓海外市场。再者是这些进口的新闻纸基本上是属于高档次,在国内市场还有一定发展空间。 由于供大于求的情况在未来两三年内不会改变,所以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国内新闻纸在档次上总体为中高档,市场竞争较激烈。由于邮寄费用的考虑,新闻纸将向低克重高白度彩色印刷发展。所以国内新闻纸厂家应及早调整产品结构,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用户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五、白纸板、涂布白纸板和白卡纸的发展前景 这些品种都是商品小包装材料,近几年来,社会需求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急速上升。1996-2001年社会需求量年递增率为29.4%。这样高的年递增率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投资白纸板、涂布白纸板和白卡纸项目。到2001年我国已形成了300万吨的白纸板、涂布白纸板和白卡纸产能,但进口量还有98.7万吨。 2003年将是涂布白纸板和涂布白卡纸投产的一个大年,先后将有博汇、太阳、中华纸业约110万吨的项目投产,到2004年估计国内将形成482万吨的产能。到时国内的涂布包装纸板产能已能满足国内的需求。但是我国加入了WTO,会有大批进口涂布白卡纸、涂布白纸板和白纸板进入我国,到时该几种纸的市场竞争将很激烈。 六、箱板纸和瓦楞原纸的发展前景 从1991-2001年这十年间,箱板纸和瓦楞原纸需求的年递增率为13.7%。它们的发展与商品经济密切相关,商品经济越发达,对它们的需求也越高。2000年国内箱板纸的消费量为511万吨,进口量约为158万吨,其中牛皮箱板纸进口121万吨;2001年箱板纸消费量为545万吨,进口量约为85万吨,其中牛皮箱板纸进口量为86万吨。2000年国内瓦楞原纸的消费量为669万吨,进口量约为119万吨,其中高强瓦楞原纸进口量为109万吨;2001年瓦楞原纸消费量为715万吨,进口量约为115万吨,其中高强瓦楞原纸进口量为115万吨。由此可见,在箱板纸和瓦楞原纸的进口中,牛皮箱板纸和高强瓦楞原纸占了绝大多数。 牛皮箱板纸进口量逐年下降。2000年进口约120万吨,2001年降为约86万吨,2002预计还会继续下降。牛皮箱板纸进口量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新上了一批牛皮箱板纸项目,总产能达160万吨。未来两三年内还将有玖龙和理文共165万吨的大型箱板纸项目投产。对箱板纸的另一要求,就是白色挂面箱板纸或涂布牛皮卡纸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这是因为箱板纸不仅可保护商品,还有宣传商品的作用,要求在馐箱的表面印刷精美的图案,这些应该引起企业开发新产品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瓦楞原纸在各大纸种中进口量最大,但投资者却较少,其原因是瓦楞原纸价植较低,获得不高,不易吸引投资,新上的项目不如箱板纸多,满足不了对高质量瓦楞原纸的要求,进口量年年上升,供应十分紧张。瓦楞原纸尤其是高强瓦楞原纸市场上非常紧缺,进口量逐上升,2000进口量为109万吨,2001年上升到115万吨,2002年约为140万吨,为各大纸种进口量之最。我国计划扩建的瓦楞原纸项目不多。据悉,除东莞理文纸业和台湾正隆在大陆投资60万吨/年左右的高强瓦楞原纸项目外,到2005年至少还会有100万吨缺口,尤其是高强瓦楞原纸满足不了国内需求,只有大量依靠进口。 从市场需求来看,国内发展高强瓦楞原纸必须向低克重、高强度、全规格方向发展。中高强度度瓦楞原纸需求量较大,瓦楞原纸价格会有所上升。当前,降低成本和降低定量是瓦楞原纸发展的两大主题。
相关资讯
-
在制作纸板过程中,往往在上胶量上犹豫不决。上胶量过小,容易脱胶,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品质,上胶量过大,把胶水间隙调大,既增加了成本,又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和耐损度。如何把握好上胶量,既降低成本有提升质量?让我们走近上胶工序,了解最优解决方案。 上胶量大的…
2025/4/15 7:53:35
-
长久以来,瓦楞纸板生产线纸板的长短尺寸问题一直深深的困扰着纸箱厂,由于未按生产指令下达的制造尺寸调整产生偏差,或因车速和传送皮带、测量轮原因造成横向切断不准确,以及纵切压线轮不固定造成纵向尺寸不准等,都极大地影响了纸板生产的质量。特别是横切刀因测量轮的…
2025/4/14 7:32:42
-
一般而言,印刷模切尺寸变化是由两个方面的问题产生的,其中由于模切棍产生的速差引起的相对比较多。当然模具制作精度也会引起模切尺寸误差,包括模具安装造成的尺寸误差等,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今天先给大家介绍下关于速差引起的质量问题: 第一、模切棍产生的速差引…
2025/4/5 7:21:56
-
本课程通过讲解生产过程中全自动平压平模切机原理,使印刷联线、模切机的相关操作人员对平压平模切机的制作与调整有一定的了解,以达到纸箱生产的高效、快速、高品质的要求,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接下来将分享模切工艺缺陷与调整的内容,弄懂这些知识对纸箱行业从业…
2025/4/4 7:55:38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