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胶印

胶订生产中故障分析及分切问题

2007/8/10 15:04:24 人评论

    ZXJD440A中速平装胶订线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将不同的书分堆放,在质量管理上先做出样本书,质检人员签字后,按样本进行生产。质量控制不外两个方面:一是各工序的数据化、规范化;二是工艺设计和工作流程的管理。前者要求各工序实行规范操作,后者是制定工作流程和工序的操作要求。    在生产实践中80%的质量事故都因操作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的,20%是工艺原因及材料造成的,要使80%的事故消失在萌芽状态,必须了解技术要求。1. 胶订生产中的故障    1) 圆背    书夹子中书位高及书帖闯齐台太低,书帖伸出应控制在11—12mm,应提高托实板位置;起槽刀太高,应降低起槽刀盘位置,书帖凹槽深度控制在1.0mm以内。    2) 斜背书    胶温过高,在落书时书背未固化而落斜,根据纸质及季节变化调节胶温,一般控制在160-180C;机速过快,应使用固化时间短的胶,并降低机速;书夹子开口过大,调到书帖厚度为15mm,同时调窄落书过道、挡杆。    3) 书本订口、切口部分不成矩形    应调节托实板与夹书器的平行度和垂直度,使书背订口上下一致。    4) 封面粘坏    上封滚筒上有野胶,粘住书封面,成型机构下底板粘胶,两侧夹紧板有胶粘住封一、封四,所以经常清除余胶,使用甲基硅油预防野胶;背胶轮上胶时间过长,产生野胶,应微调上胶时间,尽量不产生野胶并适度降低胶温。    5) 书封面褶皱或错位    书夹子中书位过高,应提高托实板位置;起槽刀太高应降低起槽刀盘位置;胶水温度太低应提高胶温;匀胶棒留有胶水,应调整匀胶棒刮胶板间隙使其为零,并检查匀胶棒内加热管工作状况;装订速度过快,应调低机速及延长干燥时间后再裁切。    6) 杠线    书帖闯齐台太高或书夹子中书位低,应降低托实板的位置;起槽刀太低,应提高起槽刀盘位置;托实机构侧面夹紧力太大,应向外适量调节侧夹紧板位置。    7) 气泡或蜂窝状胶膜    书夹子中书位高及托实板太低,应提高托实板位置;背胶温度太低或匀胶棒温度太低,测量后提高温度。    8) 书背裂口或挤压过度    书夹子中书位低,应降低托实板位置;上封滚筒压力过大,保证上封滚筒与书夹体底平面间距为9mm,上胶轮上胶过多,将上胶轮与刮胶板的间隙调至0.2-0.5mm;上胶轮过高造成压力过大,保证上胶轮与书背面接触,能顶开书背,使胶少量地渗入书页。    9) 书前头劈开或翻边    铣背刀刃口钝化,应把刀刃磨锋利并经常去掉粘胶,最好不用该机进行返修书加工;铣背刀支撑盘调节不当,应重新调整。    10) 散帖    铣背深度不够;起槽的凹槽深浅不当、槽距不当,使糟深7.0mm左右,间距在5—10mm之间;热熔胶温度过低,缺乏流动性和渗透性,粘接不牢,应按纸质提高胶温;热熔胶选型不当,应选择与纸张克重规格相当的热熔胶,对保存价值高的铜版纸书,避免用热熔胶工艺装订,采用先锁线后上胶的方式,防止散帖。    11) 书背中间部分不平整    书本在下落时落差过大,在小联板上打出凹槽;胶温过高使书背在上胶时厚薄不匀;起槽不光洁、纸毛未掉、背胶无法平整;铣背刀不锋利、刀刃角度不对或与靠板间隙过大,造成铣背不光洁,上胶后不平整;托实板位置太低等。    13) 宽书背    起槽刀支撑板没和书夹子对齐;上封滚筒过高,对书背形成压力过大;背胶上胶轮过高,使胶渗入书页之间;书芯松散未捆紧等;铣背不光洁、毛糙。    14) 楔形    上胶轮与书夹体底平面间距过小,应降低上胶轮位置。    15) 胶膜不均匀    侧胶和底胶装置高低及里外位置没调好;上胶轮与刮胶板、匀胶棒与刮胶板间隙调节不当,应重新调整;匀胶棒与书芯距离不准,匀胶棒加热不好,匀胶棒与书背不平行等。    16) 楔形胶膜    匀胶棒与书夹体底面不平行;托实板与书夹子底平面不平行,应重新调整。    17) 胶层有空隙    背胶装置中胶太少,应保证加胶量;胶水温度太低,应控制好胶温。    18) 书帖书封面定位偏移    书封面输送导轨链没有对齐,应使每一对拔块平行并与侧规垂直;上封滚筒略低,封面与书背吻合不实,托打后使封面复位。    19) 封面粘接不牢    机速过快,胶的开放时间长,应使用与机速配套的热熔胶;少量掉封面次品书未清除;书背起空,托实机构调节不当,托实压力太小,应加大;胶层过薄,粘接不牢,应加厚背胶及侧胶胶层。2. 分切问题    1) 上下联不一致    应使分切刀对准分切线,使上下联两本书基本一致。    2) 左右歪斜    送书过程中两推块的平行线与中刀不垂直或轨道过窄产生歪斜;进本压板两边压力不一致或过轻;分切不断或毛边严重,应勤换底板及对分切刀片进行刃磨。3. 三面裁切问题    1) 裁切后成品书上大下小    刀刃用钝后,使门刀尺寸不一致;送书小车与工作平台不垂直及压纸器压力轻;裁切高度超过设计高度,造成压纸器压力大,拉切力加大,纸张弯曲变形大;侧刀片过窄或背部上边在磨刀时被敲起毛,应使刀口与裁切面存在一定角度。    2) 左右有斜角    送书小车靠板与门刀不平行,产生切口;书本送书过道间隙不当,过紧输送阻力大,过松摇晃不稳;侧刀在刀架上测量前后尺寸不一,应更换刀壳或校准刀架;毛刷扒书不到位及推书块不齐,推书不平稳。    3) 书本破头    应保证胶层在0.8~7.2mm之间,胶托平实,消除包本空泡;封面纸太差或封面用纸丝缕方向不正确;书芯打捆时间过短或不紧;铣背不光洁,使胶背松弛,加大了书背厚。起槽不光洁、不快、侧胶过厚;千斤压板使用不正确,没有压在天头、地脚刀位上,产生撕破;胶订书本斜背;刀刃不快及刀角过小,应经常铲掉刀片上的胶并打上蜡或滑石粉;采用带划路刀装置的切书机。

相关资讯

  • 油墨买1kg=2kg:知道油墨标准指标的重要性

    对于印刷油墨,我们也有自己的认识:   【要点1】ISO 12647 平版四色油墨标准…   【要点2】油墨一般特性检验与指标…   1. 厂牌/ 型号/ 颜色  2. 生产日期/ 存储期  3. 保质期限  4. 包装外观  5. 重量 ( 扣除铁罐重量)  6. 破损/ 变形   …

    2025/4/30 7:38:29
  • 五大高精度水墨彩印技巧,高清水印从业者及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必看!

    随着瓦楞纸品包装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对瓦楞纸箱的印刷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最开始简单的一色、二色、三色,发展到应用广泛的四色、五色等叠印套色,再到目前的六色、七色、甚至八色的高清水墨彩印技术。针对这些印刷色组的增多,除了美化了纸箱包…

    2025/4/28 7:52:21
  • 高精度燃油滤纸的生产工艺

    一般的燃油滤清器采用星形滤纸折叠结构,在这类燃油滤清器内部,折叠的滤纸和塑料或金属滤清器的两端连接,污油进入后,由滤清器外壁经过层层滤纸过滤后到达中心,洁净的燃油流出。这种滤纸一般采用瓦楞型燃油滤纸。  更高端的发动机则采用高精度滤纸,螺旋式燃油过滤器…

    2025/4/24 8:06:11
  • 开胶散页问题的解决方案

    2016年“3•15”质检活动首次提出了解决开胶散页问题的“一提高”要求。针对出版物质量管理的“痛点”:开胶散页问题,总局发挥了协作优势,组织专项攻关,进行了原因分析,编写了解决方案,效果显著。  据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品中“开胶散页”问题大幅下降,比上一年…

    2025/4/24 8:05:09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