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P这项技术始自1995年的Drupa上发表的氩激光和高频YAG激光的CTP,至1997年的IMPRINTA上又发布了旧激光,往后就加快了普及推广。到了Drupa2000时,展出了数种紫外激光的CTP,2001年PRINT01全面进入了实用期。目前全世界的CTP安装台数超过了6000台,日本约占10%,即600台左右。CTP已经从引进期走到普及期,现在正从普及期转向成熟期。 另外,各制造厂家和引进企业将CTP定位于生产设备,在改进硬件的同时,受到DTP的带动解决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将这些技术汇总起来,构筑以印前工程为中心的工作流程,以实现更为有效的自动化。 本文将对支撑CTP技术的动向和实践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进行归纳介绍。 CTP工作流程的动向 由于DTP的出台,十几年来促使印前工程的环境发生了大变化。在这个潮流中,DTP尚在进化中,目前尽管有各种问题出现,但很快就解决了。作为PostScrip的主要障碍是由于方块文字数量大,多数是依靠经过编码的数据来交接,由于其转换平台的种类、版本繁多,所以在印刷环境中很难出台客户期望的产品。 特别是在CTP的运作中,上述问题影响了印版制作带来很大的问题,因此出现了利用ROOM(RIP One Output Many)观点的工作流程。中间数据中使用了光栅化后的数据(Raster Data)进行色彩管理、套印、编页码等。其优点是由输出机提供的输出结果不变,在实际操作中,光栅化后的数据在制作时的分辨力必须符合输出设备的要求才行,RIP后的文字修改和变更处理比较费时间,虽然可转到外部来进行,但还是出现文字规模大(数据过多)的问题。这些情况是因为中间数据是由各个生产厂家生成的。连开放性较高的将经过RIP的PostScript数据拿来作为中间数据的工作流程也无法保证充分的开放性。 在这种情况下,与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版本无关,还要考虑能获得同样结果(开放性),在数据中又能填入文字,向外部交接的数据规格小等优点,促使将PDF作为中间数据采用的工作流程面世,将以各种数据形式输入的数字数据全部一下子转换为PDF的开放性中间数据,进行输出处理和格式转换。但是目前PDF作为工作流程的中间格式尚没有构成事实上的标准。在日本,要填充日语字体时很费时间,而且POstScript也有同样的不稳定因素。于是,各生产厂家将PDF做成经过RIP的PDF(光栅化后的数据),或做成轮廓化了的PDF(矢量类数据),将更为接近最终输出形态的PDF(CEPS类的PDF)作为中间格式,这种在某些程度上提高了输出保证性和灵活性的工作流程运用至今,理想的PDF作为标准的中间数据增加了实用性,但要普遍运用尚需时日。(未完待续)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