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数码印刷

CTP的几种加网技术

2007/8/10 15:04:24 人评论

    印刷复制过程就是将连续调图像转化为网目调图像的过程,而网点是组成网目调图像的最基本元素。印刷复制就是通过网点面积的疏密变化来控制墨量大小,从而再现原稿色调变化的效果。印刷复制过程中,加网技术一直是图文输出的一种核心技术,其发展经历了接触网屏照相加网、电子扫描分色机电子加网、计算机数字加网三个阶段。    CTP技术的出现,使数字加网技术直接运用到了印版上。CTP技术用数字技术代替了传统印版制作的模拟技术,从而减少了图像转移次数和人为因素对版面质量造成的影响。由于印版上的网点是一次成像的网点,因此印版上的图像精确、清晰,高光部位的小网点不易丢失,暗调部位的网点不易出现并级,印版质量大大提高。CTP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数字加网技术的更新,目前应用于CTP工艺的数字加网技术已不再是传统调幅网点一统天下的局面,调频网点、混合网点也备受厂家的关注。调幅加网技术    调幅加网技术,又称AM(Amplitude Modulated Screening)技术,这是一种传统的加网技术。直接制版机在记录网点时,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将记录平面划分为一个个小方格,这些小方格被称为记录栅格,n×n个记录栅格构成了一个网目调单元。例如:一个网目调单元由16×16个栅格组成,则该网目调单元能表现的网点灰度等级为16×16+1=257。图像灰度值的大小决定了网目调单元中记录栅格曝光数量的多少。曝光的栅格数量与网目调单元中总的栅格数之比,就是该网点的网点百分比,如图1所示。    对于直接制版机而言,网目调单元中的栅格数量是可变的,并由设备的输出分辨力和加网线数共同决定。若设网目调单元的栅格数为n,输出设备的分辨力为dip,加网线数为线/英寸(lpi),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下述公式表示:n=(dpi/lpi)2。    从上式可以看出,加网线数一定,输出设备的分辨力越高,网目调单元的栅格数就越多;输出设备的分辨力一定,要求的加网线数越高,网目调单元的栅格数就越少。    网目调单元中的栅格数量,实际上决定了网点所能表现的数字图像中像素的灰度等级。如输出设备的记录分辨力为2400dpi,加网线数为150线/英寸,则网目调单元由16×16个栅格组成,这说明其能够表现256个灰度等级,加上空白处,共能表现出257个灰度等级。若用G表示灰度等级,则该网目调所能表现的灰度等级可用下述公式表示:G=(dpi/lpi)2+1。    由于直接制版机的分辨力通常仅提供有限的几档可选,因此,对于同一输出设备而言,网目调的灰度等级小方格数量的变化也是有限的。    调幅网点组成的图像层次、色彩一般能够满足要求,其也是CTP工艺中常用的加网技术,而且印刷中也早已习惯了使用调幅加网,但调幅加网也有其不足之处。    首先,调幅加网的网点所表现的图像细微层次主要由加网线数决定,这需要以牺牲直接制版机的精度为代价。例如,若直接制版机的分辨力为3600dpi,为了复制出图像的256个灰度等级,则在输出时直接制版机的分辨力需降低为(3600÷16)=225线/英寸。    其次,调幅加网的四个色版的加网角度分别是90°、15°、45°、75°,印刷时四个印版叠印往往会出现细小的玫瑰斑,一旦加网线数较低视觉感受将较为明显。     最后,加网时如果四个色版的加网角度有误,印刷时就会出现龟纹,严重影响印品质量。调频加网技术    调频加网技术,又称FM(Frequency Modulated Screening)技术,其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在硬件和软件的配合下形成。调频网点在空间随机分布,没有规律可循,如图2所示。    调频网点的直径一般介于10.6~30μm之间,每个网点的大小相同,依靠改变网点的密集程度,也就是依靠改变网点在空间分布的频率,来调节印刷时纸张上的墨量。     调频加网技术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每个网点的大小一定,仅网点的空间分布随机变化,称为一级调频网点(通常所指的调频网点);另一种是网点大小和空间分布频率均在变化,称为二级调频网点。其网点分布如图3所示。    调频加网技术解决了很多调幅网点易出现的问题,如各色版不存在加网角度,不会出现龟纹和玫瑰斑;小网点使画面具有更高的分辨力;中间调色彩的跳跃现象得以消除等。    和调幅加网相比,在输出设备分辨力相同的条件下,调频加网具有更高的细微层次表达能力,即可以用较低记录分辨力的直接制版机输出较高精度的印版。如表1所示,在输出设备分辨力相同的条件下,调频加网与调幅加网输出网点图像精度的对比情况。    虽然调频加网具有较多的优点,但由于调频网点直径太小,印刷时网点增大现象较严重,使许多印刷机不能正确地再现图像层次。另外,调频加网的网点属于不规则排列,因此会在局部产生线条和跳棋状结构,加重网点迅速增大,并在局部产生油墨堆积。这些都是导致调频加网技术没有在实际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克里奥公司在其CTP技术中运用的Staccato视方佳调频加网技术,属二次调频加网技术。视方佳调频加网技术提供多种网点尺寸,采用哪种网点尺寸取决于对印品的要求。视方佳10μm是最精细的网点,适用于精美印品印刷。大部分商业印刷可以采用20μm的网点,而报纸印刷适合用36μm的网点。视方佳加网采用高频率随机网点插入技术,可表现细微的细节,提高图像的色彩保真度。其加网结构经过优化后,不仅可以彻底避免玫瑰斑和龟纹,而且可使网目调结构更加稳定,减少了颗粒、网点增大和中间调油墨的堆积现象。克里奥公司的视方佳二次调频加网和随机调频加网的网点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混合加网技术    混合加网(Hybrid Screening)技术是借鉴调幅和调频两种网点特性的CTP加网技术,既体现了调频网点的优势,又具有调幅网点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通常采用调幅加网技术制作300线/英寸以上的精细印品时,直接制版机的精度都要达到4000dpi,这样会使输出效率降低,并且对印刷管理、套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混合加网的一大特点就是在沿用原有输出分辨力(如2400dpi)的条件下,就能实现超300线/英寸的画面精度且不影响输出速度,也不需要传统的高线数加网工艺所需要的苛刻条件。印刷适性与传统的调幅网点相同,即在现有的印刷条件下就能真正实现1%~99%网点再现。爱克发公司的Sublima加网技术是CTP技术中实际应用较成功的一种混合加网技术。如图5所示。    Sublima加网技术合理运用了调幅、调频加网技术,可以用高线数调幅网点表达图像中间调的细腻层次,用调频网点表达高光和暗调的层次。其是以印刷能够表现的最小网点为分界点,分界点以上运用调幅网点,分界点以下保持网点大小不变,改变网点数量来表现层次。分界点网点的大小,根据加网线数不同而有所变化,如表2所示。    Sublima加网技术采用爱克发的专利XM超频运算法,当调幅网点向调频网点过渡时,调频的随机网点延续了调幅网点的角度,完全消除了过渡痕迹,让两种频率的网点巧妙地融合,如图6所示。    此外,Sublima加网技术在进行RIP时,可以对其计算方法进行了优化,所以输出效率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    Sublima加网技术在不改变现有印刷条件、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了高网线印刷。印品图像非常细腻,在340线/英寸下网点与网点组成的玫瑰斑几乎无法用肉眼辨别,看上去完全像照片一样,显著提高了印刷品的质量。Sublima加网技术的主要优点:1.无须改变印刷条件。Sublima加网技术以印刷机最小可印刷网点(175线/英寸、2%的网点)为设计基础,340线/英寸的网点在8%、2%和1%的大小是相同的,通过减少网点分布的密度来表达层次,如图7所示。    同样的方法运用于92%~99%的网点。340线/英寸的Sublima最小网点大于175线/英寸、2%的调幅网点,如果印刷机可以复制175线/英寸、2%的调幅网点,则完全可以复制340线/英寸、1%~99%的Sublima网点。 2.不增加印刷成本。运用现有的印刷设备和工艺,就能印出高网线印品,显著提高印品质量而不增加成本。Sublima加网线数最高可达340线/英寸。3.不降低输出效率。输出各网线数的Sublima网点时,如210线/英寸、240线/英寸、280线/英寸、340线/英寸等,直接制版机只要采用2400dpi的输出分辨力即可,输出效率不会随着加网线数的增加而降低。4.图像层次表现细腻,尤其是在平网区域,不会像调频网点那样有粗糙感。除爱克发公司的Sublima加网技术外,网屏公司的视必达加网技术也是混合加网技术的一种。视必达加网与调幅加网、调频加网的不同如图8所示。     视必达加网能够根据画面中色彩、层次的变化适时地选用“类调频网点”,它在网点百分比1%~10%的高光区域及90%~99%的暗调区域,像调频网点一样,使用大小相同的细网点,并以这些网点的疏密程度来表现图像的层次变化,但最小网点的尺寸比通常使用的要大些,从而弥补了调频网点难于印刷的不足。在10%~90%的中间调部分,又会像调幅网点一样改变网点大小,但所有网点的位置都具有随机性,这意味着加网角度不存在了。这一技术使得视必达加网可以在常规的2400dpi、175线/英寸的生产条件下实现相当于300线/英寸以上的超精细加网的质量,同时也避免了玫瑰斑和龟纹对印品质量的影响。

相关资讯

  • 意大利出版全球首份“AI报纸”

    近日,意大利全国性报纸《福利奥日报》称其出版发行了全球首份、完全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撰写的报纸。   人工智能生成的报纸,以纸质插页的形式,夹在同一天发售的主报当中。在报头上标有人工智能AI字样。报纸文章的标题、摘要、内容等均由人工智能生成。报社工作人员…

    2025/3/27 8:04:12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