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输入兼容性
其实以前的流程是把这部分归入文件处理中,但在现在流行的PDF流程中,文件处理被提前了,特别在网络化生产过程中,为了缩短与客户的距离,这一部分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其实在AGFA流程的Create和Prinergy的Synapse就属于文件输入(文件处理)能力,在这一部分还需要包含Peflight,文字处理功能(在RIP端也应该有的功能)。
要求流程必须能接受和处理:
1、EPS、TIFF/IT-PI、CT/LW、DCS,这就是在老版本RIP都应有的功能;
2、标准的Postscript level1、Postscript level2、Postscript level3文件(其功能的表现在处理中出现);
3、标准PDF文件,须能正确处理PDF1.2、PDF1.3、PDF1.4须能处理透明效果;
4、 而且还对一些程序生成的非标准PS文件有解决方案,也是一个重要的选项。其功能的表现在处理中出现;
5、 Copydot文件格式支持,虽然Copudot扫描仪很贵,但是要实现全数字化流程(CTP)的必不可少的支持。
6、 CEPS转换,这是一个兼容性功能,它把其他流程中的文件格式转换到现在用的流程去,保证数字化流程完整性。
这个部分可以说是整个流程的核心,可以说其成功好坏关系到整套数字化流程应用的好坏。流程中必须实现:
1、 PostScript兼容性 PostScript是印刷行业的通用语言,它发展到现在的第三版本了,现在的数字化流程必须处理Postscript level1、Postscript level2、Postscript level3三个版本的文件,大部分桌面系统应用软件都直接关系到RIP是否能解释各种软件制作的版面、输出中是否会出现错误等。
2、 PDF的兼容性 PDF为可移植文档格式,是全世界电子版文档分发的公开实用标准。Adobe PDF是一种通用文件格式,能够保存任何源文档的所有字体、格式、颜色和图形,而不管创建该文档所使用的应用程序和平台。有这些优势后,PDF文件格式慢慢被印刷行业作为继PS文件格式之后的行业标准。所以要求流程必须兼容PDF1.2、PDF1.3和PDF1.4三个版本的格式,特别是要支持一些新的文件效果,比如:有透明效果的文件。
3、 解释速度 解释速度直接关系到生产的效率。它可衡量流程的生产能力,这个指数往往会受工作站(服务器)的影响,比如操作系统的稳定读CPU的速度、CPU的个数、网络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4、 文字的支持 对于英文来说。需要在流程中有管理文字的功能,因为在英文中,有同名的字体,但效果和版本不一样,这就要求流程具备这个功能来管理这些字体,避免出现文字差错;支持文字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起码的必要条件,但有些流程说是PS L3的流程,但对CID的汉字支持不是很好,特别是现在的PDF流程中,中文字体的完全解决方案还没有出现。
5、 操作界面和功能 现在数字化流程的功能很强大,所以其功能结构和操作灵活性对于实际生产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6、 预视功能 可以用来检查解释后的版面情况,避免出现错误和减少浪费,因为现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先预视检查,预视功能也就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功能。
7、 拼版输出功能 在CTP流程中,此功能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胶片提高工作效率。因为照排机的胶片宽度是固定的,而输出的版面确实千变万化的,往往会遇到用很宽的胶片来输出很小的版面的情况,尤其是大幅面照排机更容易遇到这种情况,造成胶片的浪费,又拼版输出功能的RIP就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但在CTP流程中,拼版输出功能可支持拼大版输出。
8、 补漏白 在流程中与相应的补漏白软件配合一起,可解决彩色印刷中套色不准的问题。在有些流程中具有补漏白功能,但在有的流程中,是以另外的软件处理后再进入流程,从而完成补漏白的功能。
9、 拼大版 在数字化流程中,一般是配合一些拼大版软件,根据印刷品的要求把单个页面组拼成大版,再出版印刷。流程中比较常见的拼大版软件有Pre Ps和Art Pro。Pre PS主要用于书刊拼版,而Art Pro主要用于包装拼大版。
10、 在线修改 或者叫最后一分钟修改,有时在出版前须对某一个页面修改,为避免重新RIP处理整张大版,要求支队这个页面做修改处理。在这个方面,有的流程是只对RIP以后的文件修改,而不用对这个页面做RIP,但有些流程是需要在源程序中改变单个页面,然后RIP这个页面去代替原来的那个页面。
11、 RIP一次 ,输出多次 即经RIP处理后的同一数据,可同时共给印前打样与最后成品输出使用,并要求RIP能根据不同输出设备输出不同分辨率,即数字式印前打样、激光校样、拼版打样与最后成品输出使用同一RIP,保证打样样张与最后成品的一致。
12、 广泛的设备支持能力 主流输出设备,提出更多的配置系统的灵活性和选择余地,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统所提供的功能。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