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数码印刷

CTP技术与印前系统(中)

2010/10/3 6:52:49 人评论

例如,一套精美画册的数据图像、文字、图案以及版式数据进入系统后,将要在图像处理终端被加工处理并显示,同时,也要在拼版终端进行拼版并显示,最终可能要输出成彩色样张,也可能要输出成胶片、印版甚至印刷品,也可能要被用来制作电子出版物如,CD-ROM,也可能要用来进行其他的视频显示,也可能要进行编码压缩传输到异地,也可能用来进行后续工序的设定和控制等等。这就是目前常说的“单一数据源,多途径使用”One Source Multiuse的基本概念。
  目前很多数字印前系统(如,Heidelber公司、Scitex公司等推出的系统)都采用ROOM(RIPonce Output many times)的概念,即,系统内部保存的数字页面只需要进行过一次RIP展开,所有输出(如,胶片、印版、样张、印刷品等等)都采用同样一套数据。SCReen公司提出的NOOM(Normalize once Output many times)属于同样的概念。
  由于每一个环节都有自身的属性和特征,为了得到同样的效果所需要的数据显然是不一样的。例如,为了提高处理速度,拼版和视频显示显然不需要高分辨力的数据,因此,必须从高分辨力的数据中产生用于这些应用的低分辨力数据;同样,为了在数字式打样、印版制作以及数字式印刷的各种输出方式中都能得到同样的效果,显然需要针对不同的输出方式对这套数据进行必要的调整,因为,不同的输出方式可能采用不同的成像原理,使用不同的呈色材料和载体,有不同的呈色特性。那么,为了保证这些数据的准确产生、无故障流动和再利用,各环节设备属性的确定和管理,数字式工作流程的设计和管理,数据存储和调用的管理,数据通信的格式标准化以及管理等就成为系统运行的关键。
  如果将“单一数据源,多用途使用”这种概念进行一般化演义,就引申出了今天正在逐步形成的跨媒体技术(Cross-media Technology)的基本内涵。跨媒体(Crossmedia)开始成为目前一个时髦的术语,通常以跨媒体出版Crossmedia Publishing、媒体数据库Media Database等形式出现。跨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是将数字化的所有视觉信息资源(如,图像、文字、图形以及其它的视频信息,甚至可以延伸到音频信息)转换成为一种与具体媒体无关的数据,存储在网络系统中形成一个庞大的与媒体无关的网络化数据库(Media-neu-tral Databank)。
  数据库中的所有信息和数据可以通过网络被访问、查询,甚至重新被加工处理,制作成不同的媒体产品,如,印刷品、胶片、印版、样张、CD-ROM、电子出版物、各种显示影像、网络主页以及网络出版物等等,或通过网络传输到任何需要的地方(相当于发行)。显然,跨媒体技术的基础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与媒体无关的数据库是保证在各种媒体上得到相同输出效果的前提,同时,最终媒体产品的制作生产设备的属性也必须纳入系统级别的统一管理。这一点非常像目前以ICC为基础的彩色管理系统,系统内部保存的数字图象是按照与设备无关的色空间进行描述CIE的xyz或Lab,可以通过输出设备的彩色属性文件,转换成视觉效果一样的不同媒体产品(如印刷品、彩色样张等等)。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已经具备了这种完全数字化的生产环境,即使在发达的工业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国,多数企业仍然处在数字与模拟流程并存或混合的过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仅仅靠引进印版照排机或数字印刷机显然还不能够构筑真实意义的CTP生产。这也是设备器材厂商和印刷企业不断努力的一个方向,并取得显著进展。基本上所有大制造厂商都推出数字工作流程,非常重视在数字化和网络化背景下的整合生产管理技术。(未完待续)

相关资讯

  • 意大利出版全球首份“AI报纸”

    近日,意大利全国性报纸《福利奥日报》称其出版发行了全球首份、完全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撰写的报纸。   人工智能生成的报纸,以纸质插页的形式,夹在同一天发售的主报当中。在报头上标有人工智能AI字样。报纸文章的标题、摘要、内容等均由人工智能生成。报社工作人员…

    2025/3/27 8:04:12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