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蓝色海岸线:黄骅港转型带来什么

2018/6/24 23:07:25 人评论

在河北487公里长的海岸线上,黄骅港无疑是一颗耀眼而璀璨的明珠。

作为我国跨世纪特大工程,黄骅港是国家在河北布局的一个重大港口。它不但是冀中南地区的龙头和出海口,而且直接腹地可以延伸覆盖到冀中南、晋中南、鲁北、豫北、陕西、内蒙古等部分地区,在国内港口中无出其右。

近来,黄骅港建设、经营思路在发生着一个引人注目的重大转变;建设综合性大港。这意味着,黄骅港将从此摆脱单一煤炭输出港的形态,真正向能够为广大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的现代港口迈进。

这给河北省出了一道大题目——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好黄骅港这篇文章?应该怎样利用好这个可以让我们大展拳脚的舞台?

一条深水航道:为河北提供了怎样的舞台?

9月上旬,黄骅港得到了一个好消息:黄骅港综合港区物模试验、20万吨级航道和起步工程可行性报告,通过了专家评审。

“这43公里的航道,全部是我们一点一点挖出来的。”9月10日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张英波正站在黄骅港5号拖轮上巡查航道。航道两旁,是两条总长20多公里的防沙大堤。

作为神华黄骅港务公司航道部经理,张英波有足够的理由为刚刚到来的好消息感到激动。

黄骅港过于平缓的地形,让这里的海滩长达数公里,更要命的是,在航道修通之后,不断淤积的泥沙成为限制黄骅港发展的最大问题。而在防沙堤于2005年9月竣工之后,与之前相比同等风浪条件下减淤量达到70%,一举改变了黄骅港“夏天挖、秋天淤”的恶性循环。而随后的航道疏浚工程,让黄骅港的通航水深达到了- 13米。

“-13米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说,现在6万吨到7万吨的轮船全天候可以满载出港。”张英波欣慰地说,航道淤泥问题成功解决后,港口等级功能得到大幅提升,让黄骅港具备了建设综合性大港的基础条件。

作为神华集团的专用港口,黄骅港一直是一个功能较为单一的煤炭输出港,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有限。但今年,黄骅港正式提出,要建设一个以煤炭运输为主,综合散杂货运输的综合性大港。

而在远景规划中,现港区有30公里的海岸线将被逐渐开发建设成为适应当地产业发展形势的码头泊位。

按照规划,在未来5到10年时间内,黄骅港将达到煤炭2亿吨、综合散杂货和集装箱1亿吨的能力。那时候,黄骅港将真正成为一个综合性海运枢纽大港。

实际上,建设散杂货码头的计划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实施了。2005年10月,散杂货码头正式投入运营,2006年完成了64万吨的货运量,今年计划完成100万吨,到9月初,黄骅港实际完成散杂货运输已经超过90万吨。

尽管与当年超过8000万吨的煤炭与运输量相比,64万吨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但在张英波看来,这就是黄骅港打破煤炭运输一统天下的重要标志,是黄骅港拓展港口功能、迈向综合性现代化大港的前奏。

“唯一不足的是,除了少量玉米之外,这里几乎没有任何来自河北企业的货物。”站在378米长的黄骅港散杂货码头上,面对停泊着的两条1.5万吨货轮和正在不停从船上装卸货物的巨大门机,神华黄骅港务公司物流部一位负责人不无遗憾地表示。

这两条船装载的铝矾土是给山东鲁北化工区运送的。这些铝矾土是在烟台港转运过来的,整个鲁北化工区每年有400万吨铝矾土的需求量,由于距黄骅港极近而且运费便宜,企业宁肯从黄骅港转运,目前黄骅港已经与鲁北化工区几家大企业达成了稳定的业务关系。

实际上,建港条件并不好的黄骅,最终被选作这个世纪工程的港址,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物流成本低廉而直接腹地广阔。

与其它比选港口相比,神木至黄骅运煤路线最短,比秦皇岛港近300多公里,比山东滨州港也近300多公里,建设神黄铁路不仅造价低,而且综合效益明显,按动态价格测算,吨公里综合运煤要比走秦皇岛港少32元,建成亿吨大港后,一年即可节省运费40多亿元。

“在国内港口中,黄骅港的腹地之广阔,很少有能比得上的。”河北经贸大学教授于刃刚说,黄骅港直接腹地可以延伸覆盖到冀中南、晋中南、鲁北、豫北、陕西、内蒙古等部分地区,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涉及43个设区市、330个县(市),而这些地区恰恰是我国最需要开发、建设的贫困地区。而黄骅港直接拉动的冀中南 6市,经济总量已占到我省的65%以上,黄骅港名副其实地成为我省实施“东出西联”战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桥头堡”。

于刃刚认为,现在问题在于,河北企业应该如何用好这个港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份远景规划:为河北留下了多大的空间?

在黄骅港提供的《黄骅港区规划图》上,杂货作业区、油品及液体化工品作业区、集装箱作业区由南向北依次排开。在这份规划图中,码头工作区后方,装备制造业园区、化工园区、轻工业加工园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按照总体规划,黄骅港将加快建设15万吨级港口,向 20万吨兼25万吨级港口发展;以建成现代化国际级枢纽港和河北省“东出西联”“桥头堡”为目标,加快疏港路、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构筑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机遇,着力构筑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力能源及港口物流等四大产业群。

实际上,以港口为依托,发展沿海工业,在近两年已经是我省要全力抓好的问题。

目前沧州渤海新区内的产业聚集已初具规模,以石油化工为主,盐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合成材料都有产业基础,目前5万吨TDI、12万吨己内酰胺、中捷石化扩能以及中化集团投资百亿元的沧州化工基地等一批重大化工项目正在启动。

最近,沧州的一批重点项目陆续竣工:华北石化分公司 5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北焦化1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已经开始试运行,中捷石化250万吨常减压项目、年产60万吨大口径直缝埋弧厚壁焊管等已经顺利投产,而中钢、中铁两大集团在沧州建设的生产基地,也将为黄骅港带来两大货源。

而从沧州到渤海新区90公里路程,被呈现集束状的朔黄铁路、沧黄地方铁路、石黄高速公路和307国道四条交通动脉连在一起,沧州市正在谋划在这四条动脉沿线打造90公里的新兴工业走廊。

但很显然,只有临港工业是不够的。

“现代港口已经不再只是装卸、仓储货物的场所了。” 于刃刚指出,现代物流的空间范围已经国际化,而作为国际物流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港口现代物流更加注重对资源的整合,形成了以物流为主导的港口产业模式。港口功能也从传统的装卸、储存、转运功能向集生产、流通、经济、贸易、金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功能辐射中心发展。

正是出于这种原因,黄骅港还在港口规划了占地2060亩国际物流园项目,总投资3.65亿元,主要为从事国内、国际海运货物的储存、分拨、配送、包装、加工、展示、运输等业务的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平台。但直到现在,还没有一家省内物流企业有入驻这个园区的意向。

而省内物流业的发展也令人难以乐观。作为全国化工基地的沧州,尽管带动了运输、仓储业的发展,但大多处于原始状态,散乱经营,成本高昂,是发达国家的3倍之多,整体竞争力较弱。

“在这种情况下,现代物流对资源的整合作用根本无从谈起。”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说。

这位官员认为,目前我省应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按功能定位分别投资建设转运型物流园区、仓储配送型物流园区、流通型物流园区和综合型物流园区,要以市场为导向,运用规划和立法手段,采取鼓励性、倾斜性政策,形成政策洼地,促进优质生产要素向港区聚集。 

一座跨省大桥:为河北带来了什么启示?

几乎采访到的每个黄骅港管理人员都会提到,几公里之外,那座正在紧锣密鼓地修建着的从山东滨州的无棣到我省黄骅港的渤海大桥。

渤海大桥总投资5.7亿元,为公铁两用大桥,公路桥预计2008年年底通车,铁路桥预计2009年通车。

这座大桥的意义并不只在于将一河之隔的无棣县和黄骅市连在一起。这一点,铁路桥的规划中表现得相当明显。

拟建的铁路标准为国铁1级,向西与朔黄铁路相接,向东沿大济路东侧向南通过鲁北高新技术开发区,向南与即将建设的黄大铁路相连。业内人士指出,这将有助于开辟和丰富黄骅港的货源,拉动滨州、无棣等地的经济增长,为滨州充分利用黄骅港,承接沿海开发建设项目提供极大便利。

这是一个港口与腹地连接的完善的路港系统,黄骅港通向山东的大门豁然洞开。

实际上,山东方面也丝毫没有隐瞒这一目的。滨州经济快速发展,能源补给与原材料供应难题日益突出。“滨州决策层以无限羡慕的眼光投向漳卫新河北岸———沧州黄骅港。”山东当地媒体这样描述他们的心态。

在张英波看来,对于港口与腹地经济联系而言,建设完善的路港体系至关重要。但他认为,我省港口通向内陆腹地的交通体系亟待完善。目前到黄骅的公路大多数路况并不是太好,运输能力有限,地方铁路等级太低,几乎没有利用价值。“如果不能及时建成发达的路港体系,冀南、豫北、晋东南地区需要‘大进大出’的企业很难将黄骅作为自己的进出口港。”张英波说。

这一点,也许邯钢体会是最深的。

2007年,邯钢进口国外矿石将突破800万吨,此外还要进口一批备品备件、大型成套设备。而随着邯钢新区建设、企业产品结构升级,今后三年,邯钢进口国外矿石将达到1400万吨。

有如此巨大的货物运输量,又有直线距离最近的黄骅港,但由于没有通向黄骅港的铁路,邯钢进口矿石主要在山东青岛、烟台、日照和天津等港口卸船,然后从邯济铁路或者京广铁路内运。业内人士指出,如果邯黄铁路早一天修通,大吨位矿石码头能早一天建成,对邯钢企业控制成本、加快发展,将产生不可估计的作用。

很明显,我省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为了实现经济布局向沿海转移,除修建渤海大桥,打通与山东的便捷通道外,沧州市还积极谋划重修通往天津的海防公路。海防公路修好后,通往天津市区的车程至少能够缩短一小时。

而在省内,目前保沧高速公路和沧黄高速正在紧张施工,邯黄铁路的预可研报告已经由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完成。规划中的邢和铁路(河北邢台—山西和顺),通过邯黄铁路(邯郸-邢台-黄骅)与黄骅对接,已经完成山西段的线路走向、勘测和投资评估,消息人士称,铁路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开工。

“路港体系完善之日,就是我省能够充分利用港口,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之时。”于刃刚说。

背景新闻

“第四代港口”向我们走来

海洋经济是陆地经济的延伸,海陆经济在空间上相互衔接,在产业上相互渗透,二者相互依存,互动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进程的加速,世界主要现代港口,总体上已开始由第三代向更高、更新层次的第四代过渡。

评价标准改变———集装箱运力成为重要标志

“集装箱对于当前的经济如同因特网对于当前的社会一样重要。没有人能够忽略网络的作用,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忽略集装箱。”9月15日,香港理工大学刘建华、魏向东、叶子良三位教授,在唐海参加首届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国际实践与理论研讨会时表示。实际上,关于港口的转型与变化,上述理论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的共识之一。

早在1999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就最早提出第四代港口的概念。其处理的货物主要是集装箱,发展策略是港航联盟与港际联盟,生产特性是整合性物流,成败关键是决策、管理、推广、训练等软因素。

具有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的航道与码头设施,密集的全球性国际直达干线,内外便捷联结全球的公共信息平台,是第四代港口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随着运输船舶的大型化,港口深水泊位和设备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排名前30位的集装箱港口中,已有20个以上具有15米以上的深水泊位、10万吨级以上的集装箱码头、20万吨级以上的干散货码头以及30万吨级以上的油码头,更大吨级的超大型深水码头已在建设和规划中。

在这种情况下,具备条件的港口将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成为枢纽港或装卸中心,而不具备条件的港口,只能起到支线港和喂给港的作用。

功能定位转向———组织经贸活动的调度总站

经济全球化使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产销全球化的趋势,促进了国际多式联运与全球综合物流服务的出现。

有关专家认为,传统的港口活动只包括中转与产品分配功能,但现在,随着国际多式联运与综合物流服务的发展,现代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其功能也更加广泛,正朝着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方向发展,成为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与人才流汇聚的中心。

第四代港口以城市为主体,以自由贸易为依托,成为主动策划、组织和参与国际经贸活动的前方调度总站、产业集聚基地和综合服务平台。

在地理布局上,港口正在向网络化方向发展。以全球性或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口为主、以地区性枢纽港和支线港为辅的港口网络,已经或正在形成。

美国洛杉矶和长滩的组合港,以及丹麦哥本哈根和瑞典马尔摩的组合港,被看作不同地区港口的整合和联营,而使港口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代表。

发展趋势明显———促进海陆经济有效接轨

港口功能的日益综合化,使海陆一体化成为必然趋势。

海陆一体化发展往往遵循“以港口为轴心,以海域和海岸带为载体,以港兴城,以海促陆,以陆兴海,陆海一体,梯次推进”的原则。实践证明,通过港口的集聚与扩散作用,带动内地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是实现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接轨的最有效方式。

一般认为,第四代港口必须具有广阔的、交通便捷的经济腹地,特别是具有广阔的、直接的陆向经济腹地;与所在城市融为一体,并以港口为核心规划和发展整个城市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

经济腹地围绕港口而协调发展。港口日益成为其所辐射区域外向型经济的决策、组织与运行基地。从区域性的产业布局、信息网络、人才供应到各类软硬件服务设施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都在向港口倾斜和靠拢。

参加曹妃甸循环经济国际研讨会的专家认为,中国经济正在进行梯次转移,而转移的方向,就是河北省诸港口所拥有的广大腹地,中部、西部地区,比如河北、山西、陕西、新疆、内蒙古等地,虽然目前这些产业转移正在进行中,但其转移的态势迅猛,如不能具有前瞻性,意识到这样的港口发展机遇,而囿于河北港口原有能源输出港的地位,将会错失港口发展良机,也将对区域经济发展构成不良影响。

来源:河北日报 文/徐国栋

 对话:

建设综合性大港是历史必然要求

神华黄骅港务公司董事长 郝忠

新闻纵深:作为神华集团的专有港口,黄骅港多年来功能定位都是煤炭输出港,提出建设综合性大港的目标,让很多人感到有些意外。

郝忠:建设综合性大港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港口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南化工、中煤炭、北杂货”的综合大港新布局,综合能力3亿吨的新规划,是我们在全面考虑多种因素之后,重新明确的黄骅港的发展定位和思路。

神华集团要做大做强,必然要求黄骅港提供越来越有力的支撑。

而国内外港口的发展趋势,以及我们自身多年的实践让我们意识到,不改变单一货种和专业化码头的面貌,我们不但无法做到港口的跨越式发展,甚至会面临生存危机,造成国家资源浪费,还会丧失良好的发展机遇。

新闻纵深:那么,在您心目中,黄骅港要建设成一个什么样子,才算转型成功?

郝忠:在全面开展市场调研,与集团、地方政府充分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我们联合设计单位制定了杂货码头的总体方案,即利用现有的南岸线,集中发展液体化工和油品,初步建设成综合性大港。同时利用北岸线,发展大宗散货和集装箱专业化码头,争取利用5到10年时间,形成8000万吨能力,使黄骅港成为拥有2亿吨煤炭、1亿吨杂货,总能力突破3亿吨的名副其实的国家综合性大港。

新闻纵深:这种转型进行的情况如何?

郝忠:就目前情况看,综合性大港的建设已经迈出了实质性步伐。2005年10月,杂货码头正式运营。液体化工、油品和矿石码头建设也顺利展开。

这一年来,我们按照“在货源上找出路,在管理上下功夫,在能力上求提高”的思路,深入河北、山东等腹地,开拓市场,洽谈业务,与鲁北化工等大型企业建立起了稳定的业务联系,周边腹地市场逐步打开。

新闻纵深:在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历史进程中,黄骅港将作出怎样的选择?

郝忠:黄骅港是国家西煤东运的第二大通道,同时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绿色通道。

我们应该、也愿意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河北人民的期盼。

对于处在转型期间的黄骅港而言,河北省全面推进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步伐加快,同样是我们的重大机遇。

在做大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我们将紧紧抓住河北省全面推进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战略的大好时机,加紧综合性大港的谋划,实现黄骅港历史性的转型。

相关资讯

  • 没有油墨也可印刷 这是怎么回事

    无论何种印刷方式都离不开油墨,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固有观念,而无墨印刷技术无疑将打破这一观念,如果真能够实现,这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印刷技术。业界曾经出现过有关无墨印刷技术的介绍,笔者最近在查阅专利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有关“无墨印刷设备”的专利,因此对其产生了…

    2025/7/13 8:36:17
  • 玻璃印刷中 丝网印刷和UV印刷工艺特点对比

    在玻璃行业,在玻璃上印图案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丝网印刷,一种是UV印刷。玻璃丝印是按客户的图纸制作网版,印刷时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油墨通过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玻璃上,形成与原稿一样的,网版是用电脑绘制的图案打印成菲林、然后使用菲林和感光胶等制作而成。图案和文…

    2025/6/18 8:03:36
  • 2025年1—3月份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利润下降5.4%

    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情况。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93.6亿元,同比增长0.8%(按可比口径计算)。  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99.5亿元,同比下降1.4%;股份制企业实现…

    2025/5/17 8:32:51
  • OLED面板可以印刷出来 巨头们纷纷点赞

    最新的消息:LG和三星要在2017年投入建设“印刷OLED”面板示范线。如果这一计划落实,这将是OLED向大规模普及迈出的关键一步……  但是,等一等!为什么又出来了一个叫做“印刷OLED”的新东西呢?这是一种新的显示技术吗?过去5年,OLED“就要来了”的宣言已经听得耳朵…

    2025/5/14 8:03:38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