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数码印刷

石油工业出版印刷厂数字化应用实践

2007/8/10 15:04:24 人评论

     承接过文印活件的企业也许都会有相同的感受:时间紧、印量少。文印类活件的这一特性让不少企业颇为挠头。       同样的问题也曾困扰石油工业出版社印刷厂(下面简称石油印刷厂)。在该厂的业务构成中,文印类活件(主要指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内部,印量在500份以下的短版活)占据相当的比重,其中又以印量在四五十份左右的会议资料居多。根据石油印刷厂往年的情况来看,如果不计纸张费用的话,这部分活件平均一年的加工产值可以达到五六十万元。      随着越来越多的“24小时”彩色文印活件出现,传统的印刷方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按照传统的印刷流程,要经过拼版、晒版、上机、装订等一系列工序,一个完整的流程走下来,时效性上显然达不到客户“24小时”要求。在急件过多的情况下,印厂无法凭借单一的力量完成任务,往往要寻找合作厂,诸多因素综合起来,无论时间成本还是人力成本均消耗过大。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石油印刷厂不得不将部分彩色活件拿到邻近的快印店去制作,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按市场现行价格,单从成本上看,传统印刷和数码印刷的平衡点在50份左右,例如印刷50本8页16开的彩色宣传册,如果使用传统印刷,印刷工价大致为1000元,出片、打样、纸张费用约为800元;如果使用数码印刷,按照市场价格每页4元计算,费用约为1600元,两者价格差距不大。对客户而言,后者的时效性显然强于前者;对印刷厂来说,利润空间也是前者的几倍。      石油印刷厂相信,尚待开拓的数码印刷市场必将成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就这样,数码印刷走入了石油印刷厂的视线。实 践       2003年,石油印刷厂对数码印刷项目进行立项。最初的想法是购买1台黑白数码印刷机,经过半年的考察发现,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客户要求提高,大量文件附有彩色图片,彩色活件增多了,所以,最终选型时,石油印刷厂还是同时选择了彩色和黑白数码印刷机。     “在对设备的选择上,出发点不同选择结果自然不同。对快印店来说,主要追求速度。而印刷厂由于习惯了传统印刷设备的色彩还原能力,相对更看重质量。”相关人士解释。而结合设备的性能、品牌、性价比等方方面面综合因素,石油印刷厂于2004年购入了NP2100和DM9110,从而成为NP2100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用户。      数百万元的投资,毕竟不是小数目,进行投资时,自然要经过一番精细的考量。根据原有的文印活件量,加上预计可以增加的利润,前期投入的设备成本,在3~5年内便可回收。石油印刷厂采取的是保守估计,其实,NP2100的最大印刷能力是每月75万印,这便意味着,即使每月只能开到30万印,一年也可收回成本。       数码印刷设备不同于传统的胶印设备。传统设备买完后,剩下的就是设备保养和维护;数码设备则不然,除了日常保养、维护外,还必须去培育和开发市场。像柯达、富士施乐不定期举办的培训班中,重点培训内容之一是技术培训,另一个便是市场开拓。     从设备购入至今,短短的几个月间,石油印刷厂月印量已经达到了10万印。与一般快印店两三万印张的比例相比,石油印刷厂的业务量增长速度明显快了许多。不过,石油印刷厂人明白,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良性发展态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集团及下属公司的内部资源。     为了拓展市场,石油印刷厂开辟了两条宣传渠道:动员原有传统客户的“内部”宣传,和“外部”宣传—与网站做链接,在专业杂志及大众化报纸上投放广告等形式相结合。    随着市场的初步开拓,石油印刷厂现已拥有了一定数量的社会客户,这些客户集中于广告、设计领域。承接的业务主要为设计书、画册样本、招标书等。此外石油印刷厂还开展了各种针对家庭用户的个性化印刷业务,比如父母为孩子量身定做的个性化图册等。难 题       价格如同一柄双刃剑,过度的竞争势必导致价格大幅下跌,以致形成恶性循环。不仅传统印刷工价陷入了这样的窘境,数码印刷市场似乎也正在步其后尘。以彩色数码印刷为例,以前每张A4样张的价格为30元,现在已降到了5元以下。而林林总总的各类快印店、数码印刷事业部更如雨后春笋一般。以石油印刷厂为中心的两公里半径内,便伫立着上百家文印店。数量的繁多势必造成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局面。       产品结构雷同,无疑是价格战始作俑者。据介绍,现在近80%的快印店的印制业务都集中于建筑类设计书、效果图。如此高密度的重复,大打价格战也就不足为奇了。除了印刷企业、快印店彼此间“趋近白热化的内部矛盾”外,在供应链上,印刷厂、广告商、上游客户三者间的矛盾同样突出。      协作理念。尽管国内已有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接受数码印刷的概念,但上游客户、广告公司、印刷企业三者的“游离”,也为数码印刷市场的拓展增添了难度。在国外,广告公司与客户联系密切,主动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定做个性化的设计方案,如此一来,与印刷企业的配合也自然紧密起来。但在中国市场,广告公司没有真正与上游客户结成战略联盟,更多的是追求自己利润的最大化,更谈不上提供个性化的方案。上游环节的“游离”状态直接影响到下游市场的开拓。而这也是国内数码印刷市场无法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客户习惯。与传统印刷不同,数码印刷的主要工作量集中在前期—文件的转化和检查上。由于很多广告公司传来的文件并不规范,需要前期的磨合与沟通,从pdf格式转化,到信息再确认等,往往占据整个工作时间的80%~90%。而对于国外的数码印刷商,他们的客户相对固定,前期磨合时间短,客户的文件从网上发过来,便可以直接上机器印刷。成本概念。在这一问题上,国内外企业观点的迥异导致了两个发展不同的市场。在国外企业看来,机器成本远远赶不上人力成本,节约人力被放在第一位;而在中国企业眼中,设备成本则是企业最大的支出。以实例说明,同样的NP2100,对普通的数码印刷商而言,在欧美国家的设备价格大约相当于5个高级蓝领工人一年的薪水。与传统印刷相比,仅算节省的人力成本,已经抵过了购买设备的支出。       此外,市场变化很快。石油印刷厂当初预想的市场之一是做样书。在前几年的展会上,样书一度风行。但现在,图书展销会上已经很少出现类似“假书”的样书;再则,按需出版的环境远未成熟,出版社做了那么多的前期投入,最少印数也要达到保本点,所以,样书在数码印刷市场所占的比例已经非常小了。      “市场成就企业,大市场成就大企业”。正因为人们对潜在市场的看好,数码印刷才形成今日之竞争格局。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竞争是有序还是无序。只有在健康的环境下,市场才能真正地走向成熟,数码印刷市场同样如此。作者 为石油工业出版社印刷厂副总经理)信息来源:科印网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