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DF的生产控制信息流
仅有PDF的工作流程只能是印前数字化工作流程,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印刷界需要的是能将一个作业从接收到最终发行销售整个工作链上的信息顺利串连起来全数字化工作流程系统,这就需要依赖于JDF数据格式来实现。
JDF的作用是着眼于整个数字化生产流程中的各个步骤,对每个步骤上的“输入”、“输出”资源、加工处理的数据进行记录,以便对生产进程进行控制,其中可以进行消息的发送、跟踪、中断等干预。说明白一点, JDF提供的是一种“信息服务”,它记录作业每个步骤的执行结果,以便对作业状况进行跟踪。而且JDF提供的信息规定了该信息的结构、数据格式、语法和协议等内容,这样就使JDF形成了一种标准,便于各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设备可以根据这种信息与生产控制系统进行交流、通讯,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JDF包括印前、印刷、印后的各种处理信息。一直以来的PPF格式虽然也包含各种印刷信息,但它传递的只是“应该如何做”,无法监控和查询“做得如何”、“是否出现问题”,因此,PPF在信息交流和交互的基础上是不足的,我们需要将它升级到JDF格式,这样才能满足信息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JDF工作流程在每个步骤的执行阶段能及时向生产控制系统反馈错误信息;再进一步,设备能对生产控制系统的查询进行响应,报告工作状态;更高级的是,生产控制系统能对设备发送命令,中断某项工作、重新执行或更改任务的优先级。这些便是JDF优于PPF的地方。
JDF包含的信息有:印前—拼版折手、补漏白、色彩管理、RIP、制版等;印刷—印刷机各墨区的油墨量、印刷控制条的密度/色度数据、裁切线及套准线的位置等;印后—裁切、折页、配页、装订、制书壳等信息。
数字化工作流程的目标是用数字化的图文信息和各种生产控制信息把印前、印刷、印后整个过程联系起来,使印刷生产整个过程的处理更顺畅、更高效,产品的质量更高。要实现这一目标,印刷业人士就必须深入认识 PDF流程和JDF流程的区别,而只有将PDF和JDF两个流程结合起来,才能称为全面的数字化工作流程。
在应用数字化工作流程的过程中,用户要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逐渐找到影响效率、成本和质量的关键点,并有针对性地处理各个模块,充分发挥数字化工作流程的效用。
印刷流程中可能出现错误的环节:图文处理质量、排版及拼大版方式、补漏白处理、色彩管理质量、数码打样与印刷样的匹配与否、输出设备的线性化等等。抓住这些容易出错的节点,使其错误率降低到最小,这样才能同时满足效率、成本和质量的要求。
发展障碍及趋势
推广数字化工作流程的目的,是将印前处理、印刷、印后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多种控制信息纳入计算机来管理,用数字化的生产控制信息流将整个印刷生产过程整合成一个紧密的系统,从而消除其中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达到生产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操作者可以在任何时间监控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状况。
近几年来,设备、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建立扫除了障碍,国外印企已纷纷投入数字化的怀抱,但是国内印刷企业要真正进入数字时代,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磨合。
原因包括如下方面。
1.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管理模式不一样,要使国内印企使用ERP或MIS系统,就只能依赖国内的软件开发商。
2.从生产环境来看,国外很多企业都是用同一个厂家的设备,这样就具备应用同一厂家的流程软件的基础;而国内企业普遍设备构成复杂,更有甚者,其设备型号较老,不具备CIP3接口,因此很难应用数字化工作流程。
3.PDF、JDF在国内被“炒”得火热,但是真正了解其运行机制的人却不多,因此国内现今缺少推广数字化工作流程的专业人士。
尽管上述原因使得数字化工作流程在国内还不能大量普及,但是其在全世界的发展却仍然势不可挡。
数字化工作流程在工作效率、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实践证明,数字化工作流程技术从设计、扫描输入、文件处理、数码打样、胶片输出或直接制版,到印刷乃至印后等各个环节的数据处理及交换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数字化工作流程将给整个印刷领域带来一次深刻的技术变革。
我们希望未来的印刷是在一个宽敞的大厅里进行,那里只听得到机器的轰鸣声;印刷企业能承接世界各地的印刷活件,印刷内容都涵盖在印前数据文件中;商家取得订单付诸于印刷的同时,MIS系统自动进行分类以及用户管理、资源控制、数字资产管理等;人员、设备、资源每一环节的配合自动进行;能及时向客户反馈产品的印刷情况;这些就是我们所期望的未来印刷业,这些也是数字化工作流程带给印刷人的遐想。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