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框 网框是支撑丝网的框架,由金属、木材或其他材料制成。分为固定式和可调式两种。最常用的则是铝型材料制作的网框。各种网框各具特点,在选择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取不同材料的网框。制作网框的材料,应满足绷网张力的需要,坚固、耐用、轻便、价廉;在温、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其性能应保持稳定,并应具有一定的耐水、耐溶剂、耐化学药品、耐酸、耐碱等性能。
(2)绷网工艺 绷网前首先要根据印刷尺寸选好相应的网框,把网框与丝网粘合的一面清洗干净。如果是第一次使用的网框,需要用砂纸轻摩擦,使网框表面粗糙,这样容易提高网框与丝网的粘接力。如果是使用过的网框也要用砂纸摩擦干净,去掉残留的胶及其他物质。清洗后的网框在绷网前,先在与丝网接触的表面预涂一遍粘合剂并凉干。
绷网时,用手工或机械绷网,丝网拉紧后使丝网与网框贴紧,并在丝网与网框接触部分再涂布粘合胶,然后干燥,注意粘合胶不宜涂得过厚或过薄,在干燥时,可用橡胶板或软布,边擦拭粘接部分,边施加一定的压力,使丝网与网框粘接得更牢固。待粘合胶干燥后,松开外张紧力,剪断网框外边四周的丝网,然后用单面不干胶纸带贴在丝网与网框粘接的部位,这样可起到保护丝网与网框的作用,还可以防止印刷时溶剂或水对粘合胶的溶解,以保证丝网印版的有效使用。
最后用清水或清洗剂冲洗丝网,待丝网晾干后,就可用感光胶涂布(制版)。绷布的工艺流程如下:
选框→清洗网框→预涂粘合胶→选网→干燥→绷网→涂布粘合胶→干燥→修整→贴不干胶纸带→洗网
5.丝印感光胶
丝网印刷制版用感光材料按其存在的形态区分有感光胶和感光膜(亦称菲林膜、菲林纸),按其组成的材料质区分有重铬酸盐系、重氮盐系、铁盐系等,按其用途区分有丝网感光胶、丝网感光膜、封网胶、坚膜剂、剥膜剂、显影剂等。
(1)丝网制版对感光材料的要求 制版性要好,有适当的感光光谱范围,一般宜在340~440nm,感光度高;显影性能好;分辨率高;稳定性好。
(2)丝网印刷对感光材料的要求 感光格料形成的版膜应适应不同种类油墨的性能要求:具有相当的耐印力,能承受刮板的相当次数的刮压;与丝网的结合能力好,印刷时不产生脱膜故障,易剥离,利于丝网版材的再生利用。
6.底版制作
底版亦称原版,是晒制丝网印版的依据,丝网印版晒版用的底版一般为阳图软版,底版制作方法有手工描绘法、手工刻膜法、手工压敏转印法、手工绘画法、照相制作法、电子分色和彩色桌面系统制作法。
7.丝网印版的制作
根据版膜与丝网的关系,印版制作可分为直接法、间接法和间直法三种。直接在网板上涂膜成像的制版方式称直接法;先在其他感光膜上成像,再将膜转移到网板上的制版方法称间接法;在片基上涂膜,在网板上成 像的制版方法称间直法。
丝印制版方法可分为手工制版法、金属板制版法和感光制版法三类,由于目前常用的是质量高、效果好的感光制版法,所以下面仅介绍感光制版法。
感光制版法是把已制作好的阳图底版,密合在丝网感光胶上,曝光时图像部分遮光,胶膜不发生化学变化,经与水或其他显影液冲洗显影形成通孔,透光部分则利用感光胶受光产生交联硬化并与丝网牢固结合在一起形成版膜,而制成丝网印版。
感光制版法分为直接法、间接法、直间法三种方式,从本质上讲这三种方法的技术要求是一样的。
(1)直接法 这种方法是把感光液直接涂布在丝网上形成感光膜,其工艺流程为:
(2)间接法 在0.12~0.20μm左右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片基上,涂布以明胶为主体的感光乳剂形成感光膜,把阳图底版与感光膜密合在一起,经曝光、显影形成明胶质的图像,再将图像转移到绷了框的丝网上,再经干燥揭去片基制成版膜。
间接法比直接法做的印版精度高,并且不需要使用特殊的晒版装置。其工艺流程如下:
(3)直间法 这是一种直接制版法与间接制版法混合使用的合称。即先将感光膜用水、醇或感光胶贴在丝网上,干燥后撕掉感光膜上的聚酯片基,密合阳图底版,曝光、冲洗显影、干燥制成印版,这种方法的转印贴膜是在曝光前,显影和直接法相同。其工艺过程如下:
8.丝网印刷作业
(1)试印 每一次开印前都应做一下试印,在试印上检查图像的再现性及色调情况。若再现性差,则应对网台距、刮刀、印压及油墨的粘度等略做调整。对于多色套印,在第一色版印样检查合格后,应在印刷台上画出装版的位置记号,记下网台距尺寸。
(2)套印 要套印下一色时,装版应按上一色版的位置记号装置;网台距、网版平整度都应同前色版。上、下色版的套合定位,是将上一色的校版样对准挡规,并予固定。把网版按上一色的装版记号放入网框夹中,观察丝网版的图形与校版校的图形套合情况,慢慢移动网框使两者套准,这时初步拧紧夹具,刮印角、墨刀压力保持与上一色版相同。然后试印,并检查校版样上试印套印情况。正常情况下,套印误差在1~2mm之间,经2~3张试印,误差基本稳定后,再确定调整方法,微调印台或网板夹具。在手工印刷时,无论印刷哪一个版,都应保持同向刮印。有关手工、平面、曲面丝网印刷的详细操作步骤读者可参阅有关著作。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