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印刷前要作哪些准备工作?
做好印刷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印刷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一种工作。在印刷生产前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准备工作。
①清理印刷场地,保证印刷台或印刷机四周有一定操作活动空间,避免其它物体妨碍工作。保持场地清洁,避免灰尘等影响印刷质量。
②注意调整印刷车间湿度和温度,以适应印刷要求。
③准备好合适的刮板,并检查刮板是否有碰伤,如果有碰伤要进行研磨,以防刮伤印版影响印刷质量。
④检查丝网印版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修正,保证丝网印版图文四周封网,避免非图文部分有漏墨现象。用湿润的布轻擦版面,去除版面上的灰尘。
⑤根据承印物特点,调整丝网印版与承印物之间合适的间隙。
⑥检查所用油墨的颜色及粘度是否符合要求。
⑦根据承印物尺寸大小,确定其在印刷台上的位置。固定好印刷辅助设备的规矩。
⑧做好晾纸架等烘干设备的使用准备工作。如果使用烘干机,要预先调整好烘干温度。做好以上检查的准备工作,即可开始印刷。
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实际需要,注意其它有关联的各项准备工作。
▼58.印刷前应注意哪些问题?
丝网印刷前除了做好准备工作以外,还应注意其它有关的问题。印刷前应从以下几方面注意。
①印刷场所的清洁 丝网印刷随着印刷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印刷线路板、电气元件等高精度印刷,对环境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要求印刷车间、制版车间必须清洁,空气中没有灰尘,否则会影响印刷质量。对印刷精度要求较高的车间,必要时还要安装空气净化设备,以保持印刷、制版车间的清洁。
②温度及湿度 春、夏、秋、冬四季气温及湿度变化较大,对印刷精度影响也相对较大,特别是多色套印,影响更为明显,所以,要求室内湿度、温度要相对稳定,并根据季节变化适当调整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印刷尺寸精度。
③充分了解承印物的性质 由于丝网印刷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承印材料种类繁多,而承印物的形状也有所不同,在印刷前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油墨和溶剂以及刮板等。
▼59.丝网印刷油墨通常要做哪方面的试验?
由于丝网印刷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所以对丝网印刷油墨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因此,为满足印刷产品对油墨的不同要求,对丝网印刷油墨要做以下几方面试验。
①粘接性 经过试验确定油墨在不同材料上的粘接程度。
②耐挠性 通过耐侥性试验检验油墨与承印物材料的附着牢固度。
③耐揉性 耐揉性主要是对布、纸、胶片类等材料的印刷面进行强操试验,以检验油墨对承印材料的粘接程度和牢固度。
④耐磨擦性 棉布印刷面经过日光曝晒后,对棉布进行一定次数磨擦,检验棉布的污染程度。
⑤耐候性 耐候性也含耐光性。耐候性通常是将印刷物放置室外,进行风吹日晒、雨淋等试验,以检验印刷物颜料的变色、退色程度和印刷油墨皮膜分解、变色程度等。
⑥耐热性、耐寒性 由于有些印刷品要在不同温度下使用。所以有些印刷物印刷后要通过高温加工,有些印刷物在印刷后则要经过低温加工。通过耐热性和耐寒性试验以检验油墨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程度。
⑦耐热水性 耐热水性试验通常是对单位面积的印刷面,加入一定量的温水进行一定时间的搅拌,以检验对水的污染程度。特别是观察油墨中的色素溶于水的程度,以确定油墨对食用器皿和玩具等印刷的合适与否。
⑧耐油性 耐油性是指对油脂类、机械油等适应性,这与耐溶剂性有区别。
▼60.彩色丝网印刷有哪些特点?
彩色丝网印刷与凹印、胶印相比,除了丝网印刷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①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色彩鲜艳,立体感强。
②具有很强的耐光性、耐药性、耐久性,使用持久,而不退色,特别是在塑料板类承印物上进行丝网印刷这一特点 尤为突出。
③成本相对低廉。
除上述优点之外,彩色丝网印刷也有不理想之处,这就是在彩色丝网印刷制版时,由于要考虑照相加网网线和丝网目数匹配,加网角度等因素,所以,制版有一定的难度。
▼61.彩色丝网印刷的色序是如何排列的?
彩色丝网印刷的色序排列一般为黄、青、品红和黑。考虑到工艺要求,也有将色序排列为青、品红、黄和黑的。国外也有按黑、黄、品红、青为印刷色序的,由于丝网印刷中承印物形状的不同(平面、曲面之分)以及承印物材料性质的不同,色序也有所不同,例如在透明物体上印刷时,色序排列应该是黑、黄、青、品红。色序的排列对反映原稿色彩有着重要制约关系,如何保证复印物色彩不失真,除要正确掌握油墨的使用外,还需要长期工作实践及经验积累,去不断摸索总结。确定丝网印刷色序要考虑两种因素,其中一种因素是承印物上的印墨的透明度如何,这是两因素中的主要因素。由于在丝网印刷中是通过各种颜色的油墨混合或叠合而产生新的色彩的油墨,如果承印物上印墨透明度差,在印刷第二色时就会将第一色墨迹盖住,而不能与第二色合二为一生成新色。第二个因素是人的眼睛对各种色彩感受的能力是不相同的。一般来说,人的眼睛对品红色最敏感,青色次之,对黄色敏感性最差。由于人们对颜色敏感性有差别,往往造成对黄色网点的扩大或缩小,丢失和墨量大小的变化分辨不清,从而影响印刷质量。
正确的丝网印刷工艺程序及要求是,第一色用青色版印,印好后,用梯尺、色标进行阶调再现的对比检查。第二色用黄色版印刷,这样两色叠合成绿色,然后利用人的眼睛对绿
色调识别能力强的特点,对照梯尺、色标检查印刷质量。第三色用品红色版印刷,最后用黑色版。黑色版可加强轮廓和暗调层次。四色版印完后就得到与原稿相同的彩色复制品了。
▼62.彩色丝网印刷应注意哪些问题?
彩色丝网印刷应注意几方面的问题,分述如下。
①在彩色丝网印刷时要使用坚固、不变形的金属网框。这是因为如果使用了不坚固的网框或者是木框制版,在印刷中容易发生歪斜或变形,丝网印版质量就会降低,精度难于保证,变形严重时丝网印版就不能使用。从而影响印刷质量。所以必须要使用坚固的金属网框。一套彩色丝网印版的网框尺寸要相同。主要是为了印刷时用统一的定位规矩,及便于套色印刷。一套彩色丝网印版的丝网目数和丝网材质要一样,绷网张力和丝网版厚度要一致。主要是保证各色印版印刷后的墨层均匀、效果相同,完美地再现原稿色彩和图形。
②使用刮板硬度一般为肖氏硬度70度。刮板刃口精度要高。由于硬度适中,利于满足印刷要求,便于提高印刷精度,保证印刷质量。
③应尽量使用粘度较高的丝网印刷油墨。粘度较高的油墨不会发生因渗油扩散造成图文线条变粗变大的问题,利于提高图文线条的精细度和清晰度。
④照相加网制版网屏线数(线/英寸),一般在55~120线之间。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出现龟纹现象。
一般加网线数和丝网目数比例关系是:丝网(目数):4.2X加网线数。
▼63.为什么丝网印版与承印物之间要留有一定的间隙?
丝网印版与承印物之间要留有一定的间隙是由丝网印刷所具有的特点决定的。
丝网印版是以丝网为版基的,丝网被绷在网框上,当丝网处在水平状态时会出现一定的垂度。特别是在刮印过程中,垂度值还会增大,为了使承印物在末刮印时不粘油墨从而保证印刷质量,丝网印版的最低部分必须离开承印物。在丝网印刷中,刮板与丝网印版是移动性线接触,丝网印版与刮板在刮印前和刮印后不能与承印物接触,特别是丝网印版随刮板移动而离开承印物,如果丝网印版在印刷前后始终不离开图文部分就会出现油墨继续渗透并扩散造成图文线条尺寸扩大,使得印刷尺寸精度下降,承印物失真。
丝网印版与承印物之间要有一定购间隙这还与承印物运动形式有着密切关系,承印物在印刷时,特别是在成形物曲面(如容器等)印刷时,承印物在印刷的同时还要作圆周运动。有一定间隙不会造成承印物图文的模糊或线条变形等现象。
▼64.如何确定丝网印版与承印物的间隙?
上面已经谈到了丝网印版与承印物之间在印刷时为什么必须留有一定购间隙,但是间隙的大小也不能随心所欲。丝网印版与承印物之间的间隙如果太小,沿刮板运动方向容易产生渗透和粘版现象。如果间隙过大,丝网印版压印后不能复原,松驰而下垂,使得印刷后的画面尺寸小于丝网印版画面尺寸。严重时还会使丝网印版破损而不能印刷。如果是使用弹力小的不锈钢丝网还会出现版面接触不到承印物表面而无法实施印刷。
确定丝网印版与承印物之间的间隙量的主要根据是:
①丝网印版尺寸的大小。
②绷网张力的大小。
③丝网印版的中心垂度。
④承印物的形状。
⑤承印物材料的性质。
⑥承印物表面形态。
⑦油墨粘度等。
丝网印版与承印物之间的间隙,由于印刷条件不同,而间隙值也各异。一般对油墨吸收力较低的陶瓷器、玻璃、金属面、硬质塑料等承印物表面较硬的物体对印刷间隙值要求比较高。而对油墨吸收力较大的布、纸和软质塑料类等承印物表面较软的物体对印刷间隙值的要求就不那么严格。通常精度要求较高的印刷品在印刷时要求间隙值在 l一3毫米之间。对普通印刷品其间隙可为2-6毫米。曲面印刷时间隙值要小一些,而平面印刷时间隙值要大一些。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