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感光膜的干燥。涂布和干燥感光膜在黄灯下进行工作最安全。如前所述,使用热风干燥感光,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温度。 感光乳剂在液体阶段感光度低,感光度随着涂布膜的干燥而上升,完全干燥后才能达到规定的感光度,所以晒版前应充分干燥,并且要做到在干燥后短时间内完成晒版。有很多因干燥不充分以致造成晒版失败的例子。 干燥时如果膜面落上灰尘,也会产生针孔,所以膜面干燥的操作时间内,必须注意不要有灰尘。c.晒版。 感光膜完全干燥后要尽快晒版,晒版时要把阳图底版的膜面密合在感光膜面上曝光。 在曝光前应对底版做进一步检查。底版的空白部分,其透明度越高越好,透明度高则光通量大,感光胶固化完全,显影后图像清晰,边缘整齐。 曝光应该在专用丝网晒版机中进行。晒版机是晒制高质量的丝网版的主要设备。 由粗线条或以块组成的图案可以用日光或自制简易晒版架晒版。 在晒制由精细条或网点组成的图案时,则必然使用带有真空抽紧装置和经过选择的光源组成的专用丝网版晒版机。 曝光中最重要的五一节是使丝网框和底版紧密贴附。丝网和底版接触不实,晒出的图必然发虚,严重时会完全报废。从这个意义上讲,带有抽真空吸附装置的晒版机将是用户的最佳选择。 晒版用的光源一般采用弧光灯,此外也有用高压水银灯、卤素灯、氙灯的,还有使用一般的白炽灯和日光灯进行晒版的。不管那种光线,都要做到能使感光膜硬化,最理想的光源是能发出从紫外至青紫波长的光源。 晒版前,必须确定阳图软片的正面和背面。应先检查正片,丝网感光膜面和晒版玻璃面上是否有污点或灰尘。然后将正片和绷框版装入晒版框内密合,再从玻璃面检查一次,如果正片图像放在了网框的正确位置上,即可通电曝光了。 晒版的全部工序中,最重要的是曝光条件,如曝光条件搞不好,晒版就会失败。 曝光是从量变到质变,产生飞跃的关键工序。晒版是制版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五一节。制版质量的好霈往往取决于光源、感光体表面与光源的距离及曝光时间等因素。 曝光条件要依照乳剂的种类、涂布感光胶的厚度、光源和中类、光源至膜面的距离、光时间等决定。为此,应预先进行试晒求出合适的数据,根据数据进行实际作业。 a)光源与感光面的距离。光源与感光体表面的距离是晒版的一个重要条件,确定距离,还要考虑光源强度等因素。一般情况下,光源与感光体表面之间如果很小,就会造成版面中间部位曝光过量,而且产生版面中心与版面边缘曝光不均匀。反之,如果光源与感光体表面间的距离过大,则会造成曝光不足或产生晕影,因此,不难看出光源与感光体表面的距离二者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阳图若是正方形时取对角线为D,若是圆形时取直径为D,光源和曝光面的距离为F时,至少要在正片的对角线或直径的一倍半以上的距离处放置光源。 如果是管状排列的荧光灯,光源与感光面的距离可近一些。如果用F≥1.5D关系式,确定光源与感光本表面的距离,就能较好地掌握二者间关系,避免曝光过量或曝光不足的现象。 如图2-115所示,灯距L又取决于图面尺寸和图面照度的允许差值。图面大允许斗的照度差小,L应大;反之则小。丝印制版时允许的照度差为10%,由此可定出图面与L的关系,图2-115中d为图面对角线长。C为图面中心照度,α为直照与图面角部斜照光间的夹角。图面角部的照度为 c·10/100=(1-cosa) 得α=25°50′31″,故L=d,即灯距等于图面对角线长时,能满足晒版对照度均匀度的要求。 图2-115 灯距、图面尺寸与照度差的关系 b)光源、曝光时间与距离的关系。光源与感光膜的及曝光时间,就恍材料的要求和晒版机使用光源的要求而定。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在距离为50厘米处放置光源,曝光时间3分钟为合适时,若距离为2倍即100厘米时,曝光时间应成为12分钟,是原来的四倍。可是实际上是9分钟,为原来的3倍即可。曝光时间与光源到感光体表面的距离以及光源照射强度与制版质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当光源到感光体表面之间的距离固定时,光源照射强度越高,则曝光时间越短,光源照射强度越低,曝光时间越长。如果光源照射强度为一定时,光源到感光体表面距离越大,曝光时间就越长,反之,曝光时间就越短。 在实际制版时,要根据所使用的光源、感光材料等来确定光源到感光体表面的距离以确定合理的曝光时间。 c)光线的照射方法。光线应为垂直于感光面的平行光线。如果采用日光光线,则应把网版放置在太阳直射的位置上,不过太阳光并不是时时都有的,同时由于季节关系光线有强弱的变化。 用弧光等点光源时,因曝光时间可延长,在许可的条件下距离以远为宜。 最不好的是来自不同角度的交叉光线,这时可在光源与感光面之间放一片毛玻璃使光线扩散,光源条件可得到改善。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