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原味《新快报》提前看
“如果上网就能免费提前看到原版报纸,谁还会订报、买报?”正是基于这样的质疑,长期以来,报纸网站的新闻(尤其是原版报纸)大多要等到报纸出街后才会上网,但是,今年6月6日正式上线的《新快报》同名网站——新快网(www.xkb.com.cn)彻底颠覆了传统报纸网站的运作模式——“每晚9时起登录新快网,您就能陆续看到第二天原汁原味的《新快报》。”
新快网的实际运作情况是:21:00能看到的是《新快报》第二天见报的地方新闻版或行业周刊,22:00能看到的是娱乐副刊版,23:00能看到的是财经新闻版,00:00至02:00能陆续看到的是国际新闻版、
原版报纸上网受众总量大增
新快网的惊人一跃,立刻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其焦点在于:原版报纸提前上网会不会冲击报纸销量?就在新快网上线后每周流量都屡创新高的时候,《新快报》发行部门也有好消息——每周报纸零售量以百分之十几的幅度增长。新快网运作近两个月的情况表明,原版报纸上网不仅不会冲击报纸销量,而且使得报纸的受众
这种结果在其他报纸也得到了验证。今年6月,广州某报纸网站的一位副总裁在北京一个研讨会上透露:“数字报纸做出来之后,传统媒体的领导们最担心的一个事,就是对我们线下报纸的发行有没有冲击。经过实践,可以说几乎没有影响。原来我们做
探究其原因,至少可以找到四种解释:一是原版报纸上网,事实上是扩大了报纸的“发行”覆盖范围,由过去的局促一隅到全球到达,必然带来新的受众增量。在普遍强调报纸要“有效发行”的商业约束下,原版报纸上网无疑是释放了阅读供给;二是网民数量庞大,最新数据是国内拥有网民1.62亿,且76.3%的网民上网主要目的是看新闻和使用搜索引擎,报纸上网能够吸引年轻一代受众群;三是报纸的印刷版和数字版是功能互补的关系,印刷版的读者如果有互动的需求,上网还是最好的选择;四是受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的影响,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报纸的城市读者群有可能进一步增大,这跟
新快网自身开发上网技术
事实上,在设计原版报纸上线流程时,新快网对线下报纸销售会不会受影响并无十分把握,但不甘平庸的想法最终占了上风:如果按照“报纸上街后原版报纸才上网”的传统做法亦步亦趋,网络媒体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并未得到发挥,创办初期以阅读原版报纸为主要特点的新快网并无多少竞争优势。如果遵循互联网的传播规律,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争取在上线
这种设想有一定的技术支撑,并得到了报社领导的大力支持。因为新快网的原版报纸上网技术是报社自身开发的,传统的报纸阅读体验比较强,报纸广告与新闻一样都能清晰地在电脑屏幕上显示,线上阅读对广告商来说同样是一种有效阅读。如果广告商能接受同样有效的这种观点,那么报社在发行成本上的节省是非常划算的。以一个对开张的纸张和印刷成本为0.18元计,四开80版的一份报纸,其成本为1.80元, 1.00元的售价扣除发行成本,报社只拿到0.40元。也就是说,在网上每争取一个读者,报社一天就可节省1.40元。以某报纸网站的日均IP量5万计,一天可节约7万元,一年可节省2500多万元。
这是一种奢想吗?前不久,在广州举办的2007美国媒体高端讲座上,《堪萨斯星报》主席和发行人麦克·图雷告诉与会者,他们现在向广告商推销的不是传统的报纸读者数量,而是报纸加网站的受众总量。
明天的报纸之所以今晚能看,说到底是观念的突破,是对不同媒介传播规律的尊重。对于一个试水新媒体的传统媒体来说,观念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来源:《新快报》)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