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刚刚获得第九届“毕昇印刷优秀新人奖”的杨斌,在上地方正大厦四层的一间办公室中,面对记者讲述了他是如何走进数字印刷的天地,以及13年来在这个领域里的酸甜苦辣。
与王选结缘,走进数字印刷世界1990年,在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三年级就读的杨斌有幸遇到了我国激光照排创始人、“当代毕昇”王选院士。当时,王选院士开设了一门“现代软件设计方法”的选修课,平时就对软件编程十分感兴趣的杨斌毫不犹豫地报名了。杨斌告诉记者,王老师的课很重视实践性,特别强调面对课题时的解决能力。这门课程让他受益匪浅,于是他萌生了要跟随王老师继续深造的念头。有一天下课,杨斌就向王老师提出想报考他的研究生。王老师在了解了杨斌的学习成绩和奖学金经历后,很快就同意了,还特意在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为杨斌安排了一台当时比较先进的电脑,供他做调频网点研究。这在当时计算机还很不普及的情况下,一台性能出众的专用电脑对一个本科学生是非常优厚的科研条件。1991年,杨斌顺利的考上了王选院士的研究生,主修计算机应用。在读研究生期间,杨斌有更多的机会向王选院士请教,而王选院士的科学精神也深深的影响着他。1992年,还在读研究生的杨斌面对一次考验。当时,香港《大公报》与北大方正签约,使用北大方正的彩色出版系统。但是由于《大公报》照排机器硬件指标与方正的这套彩色出版系统不匹配,需要一种新的图像挂网算法来解决软硬件匹配问题。离新系统剪彩还有一个月时间,王选院士把这个课题交给了杨斌。杨斌拿到课题后夜以继日的反复计算,终于在王选院士赴香港临走那一天把新的算法设计出来了,第二天《大公报》采用北大方正的彩色出版系统顺利出报。
13年弹指一挥间,痛并快乐着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杨斌留在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工作,一干就是13年。这13年中,杨斌先后在方正电子出版系统的开发中,担任图像挂网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技术研发过程中,杨斌申请了多项专利,目前已经获得七项发明专利授权,还有十六项发明专利已经提交专利局审核。回首这些成绩,杨斌只是平淡地一带而过,但有些事情他总是记忆犹新。1996年夏天,为了研发性能更高的第七代RIP系统,包括杨斌在内的7人研发小组进入怀柔封闭开发,这一去就是两个月。当时,杨斌的妻子怀孕在身,而作为第7代RIP系统开发骨干的他如果离开,新系统的开发就会受到影响,一边是紧迫的研发任务,一边是身怀六甲的妻子,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杨斌心无旁骛,专心于图像和挂网的研发。
在封闭的两个月中,他们把每天分为早、中、晚三段,每周工作20段时间,平均每天工作14个小时。用2个月时间做了4个月的工作,杨斌终于开发出第7代 RIP系统,并为该系统走向国际市场打下了基础。往往人们看到的只是胜利的光环,而背后的艰辛又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在13年的研发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技术困难也一次次的困扰着杨斌。在数字印刷中,图像挂网是个关键环节,由于早期的图像挂网技术多用于黑白印刷,但由于黑白印刷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1995年,随着彩色印刷的不断增加,原有的图像挂网技术已不能满足要求,由于精度不高,在图像挂网时,出现叠印的龟纹,影响印刷质量。这一问题,当时很多人都无法解决。杨斌却不信邪,在他看来,只要去做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为此,他参考了大量国外资料,并反复实践。终于运用SuperCell原理,设计实现了高精度的挂网算法,其角度精度达到0.00035度,这个精度在当时国际上也是领先的,有效抑制了叠印龟纹的产生。虽然在研发中困难一个接一个,但当杨斌对客户拜访时,看到自己研发的产品正常运转,每天都在为世界各地的人们生产着报纸、书籍、刊物等,杨斌感到非常欣慰。杨斌骄傲地告诉记者,自己以及同事们所从事的工作从小处说是提高印刷速度和质量,从大处说就是为世界文明的传播作贡献。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