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小学教材总是被重新修订,印刷企业收到教材付印第一单的时间越来越晚,今年因新课标的修订和印刷工价问题迟迟没有确定,导致下单比往年更晚。为了保证中小学教科书“课前到书”,各省的教材印刷企业从领导到基层员工都把印制教材当做政治任务、头等大事来做。
教材开印单下到印厂越来越晚
山西新华印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明祥8月27日称,今年下单时间晚了50天,6月初才下厂开印。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有海说,今年上海要求7月20日之前就必须完成教材进库,尾数可以拖到7月30日左右。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志军说,教材下到企业的时间比往年晚了一个多月,给教材印刷的时间非常少,但公司在8月15日左右所有教材全部入库。
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也是如此,该公司整个教材的印刷量在8000万册左右,8月10日就完成了大批量交货,加印或补印的尾数到8月15日赶完,包括教材教辅在内的所有印刷任务都在8月中旬完成入库。
但有极个别省(区)的个别品种在8月底赶印最后的尾数部分。部分省的教材印刷大户普遍反映,现在教材发单晚,又要求印厂按时完成任务,这就迫使企业必须加班加点来完成。他们很无奈地表示:“我们呼吁过多次提前发单,但作用不大。”
工期紧任务重,企业却不敢轻易招人
每年春秋两季的教材印刷都要加班加点。工期紧,任务重,很多企业从领导到基层,发动全体员工进入生产第一线。有的企业表示,即使工期紧,也不敢轻易招人。
山东临沂新华印刷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公丕凤表示,今年教材下单晚了28天,为此企业昼夜突击加紧赶印,在赶印教材最紧张的时候,人手不够,就动员公司管理层所有人员到生产一线劳动,还动员企业退休职工参加到赶印的生产队伍中。她说:“现在企业招工难,雇不起人,就动员退休职工来帮忙,他们对企业很有感情,都是二话不说就来了,我们非常感动。”
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晓山说,企业生产忙的时候很需要人,但现在企业不敢随便招人。按照国家相关政策,企业招人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必须交五险一金。现在企业雇佣一个人,就要配套增加0.45元。人工成本这么贵,实在用不起。“更何况企业与应聘的人签了合同之后,不管这人能不能干,企业还不能不要,不能随便解聘。如果招聘了一个不了解的员工,一病就是10个月,还不能解聘,解聘企业就要支付一笔解聘费,这让企业很难做。”他希望国家在用工政策上面应该宽松一些,否则会加重企业负担。
给课本粘一张光盘只补贴印厂几分钱
甘肃省新闻出版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甘肃承担教材印刷任务的3个大厂利润率都很低,有的企业甚至已经到了无利可言的地步。今年教材到型又较去年晚了10多天,企业肯定得全力来赶任务。但今年秋季课本有的要粘光盘,每粘一个光盘,印刷厂才得到几分钱的补贴。“给这么少的钱实在不可思议,现在书刊印刷企业不容易,工人们也太不容易了。”
兰州新华印刷厂厂长卢永生算了一笔账,工人一天粘光盘2500个,粘一张光盘按3分钱计算,一天下来是75元,而企业雇一个人的费用一天要130元左右,做完粘光盘的活,企业不但没赚到钱还要赔进去很多钱。
山东、上海、安徽等省的教材印刷大户也表示,现在人工成本贵,粘光盘给企业的补贴实在太低,这个价格不合理。
潘晓山说,教材印刷让企业淡旺季非常明显,旺季时因为要赶印教材,只好把其他的印刷订单推掉,等到淡季时再去跟客户联系,人家就不可能把订单给企业了。
黄志军说,今年教材下来的时间正赶上暑期最热的一段时间,为此公司改造了空调设备,改善了工作环境,还对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因为要赶时间,加班加点,人工成本瞬间被放大,企业要支付加班费和设备技术改造费。
陆有海表示,等到教材印完又是放在仓库里备用,企业还要提供仓储场地。待春秋季教材赶印完成,机器闲了,人也闲了,无形中给企业增加很多负担,同时也造成资源的一种浪费。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