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北京市印刷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解读

2018/6/24 23:07:25 人评论

        首善之区,印业当优。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产业和出版产业的重镇,无论是在印刷业的总体规模还是竞争能力上,均在环渤海地区处于龙头地位,在全国印刷格局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2005 年底,“北京印刷和包装‘十一五’发展纲要”甫一出台,即引起印刷行业的广泛关注。有识之士指出:该规划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精神,对未来五年首都印刷产业的发展,以至对整个环渤海印刷产业带的升级,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思路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十一五”期间,北京印刷和包装产业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功能为核心,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为目标,促进北京印刷和包装产业在创新模式、增长方式、核心竞争力三个方面实现全面转变。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高科技为支撑,突出配套、服务和辐射功能;在推动文化产业经济进程中,打造高端强势产品;促进设计创意产业中心的集群效应形成,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产业布局

  背景:“十五”期间,按照产业主管部门提出的建立环形印刷产业带和北京印刷产业园区的规划要求,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聚集。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区域,积极吸引国内外重点企业和搬迁调整企业向产业基地集中,逐步在北京的南部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顺义区域,以及朝阳区、宣武区和海淀区形成一定规模的印刷和包装产业基地。目前,印刷和包装业前 20 家企业的总产值占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 40%以上。

  问题:产业布局的集中度不够。“十五”期间,北京印刷和包装产业虽然已到环型产业带内相对集中了一些企业,但按照北京都市型工业发展的总体布局规划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产业布局还需进一步集中优化。

  目标:“十一五”期间,通过布局调整,在城市核心区和城市新区建设“产学研、科工贸一体化”的印刷和包装设计创意产业中心;在发展区培育高端印刷产业集群;形成为重点产业配套,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包装产业基地。

  总体目标

  背景:“十五”期间北京市提出把印刷和包装业作为都市型工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从环境上为印刷和包装产业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在产业规划引导下,企业改革力度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市场空间逐步拓展,吸引了一批优势资源和企业在京聚集和发展,“十五”期间北京印刷和包装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以年均 10%以上的速度稳步增长,产品出口交货值有了大幅度提高。

  问题: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和合理的产业链还未形成。北京印刷和包装产业在“环渤海”大经济圈中的产业定位需要更加明确,进而建立具有全方位服务和辐射功能的印务中心,形成合理的产业价值链和供应链。

  目标:北京印刷和包装业规模企业总产值到 2008 年力求达到 150 亿元;到 2010 年达到 200亿元,占北京都市产业总产值的 20%;出口交货值实现翻番。

  发展 呈现四大亮点

  发展产业链高端环节

  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十一五”期间北京印刷和包装产业发展的主线,在印前、印中和印后的工艺、技术上提高产业层级,实现自主创新。

  加大内容产业开发。当前,内容管理是国际出版印刷界关注的热点。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内容产业,将使按需出版、个性化服务快速发展。北京要依托一批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院校和院所,研究开发印刷数字化、电子书出版等领域开发出一系列高端产品,适应客户要求,推动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高端产业,以满足北京印刷市场快速增长的要求,推进数字印刷的产业化进程。

  加大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把北京建成出版能力强、发行渠道畅通、版权贸易发达的全国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书刊、广告、包装物等产品的研发设计是产业提升的关键环节,要紧紧围绕首都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形成为出版业等相关产业配套、服务的高端印刷和包装产业。充分发挥北京人才和研发机构等优势,形成辐射环渤海地区的产业发展技术支撑和设计中心,在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促进首都文化业和服务业的拓展和繁荣。

  发展强势印刷产品

  高档书刊出版物印刷。北京地区拥有各类出版单位 3000 多家,年出版各类出版物 10 万多种,占全国的一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市场对精品、高档书刊的需求量加大。印刷企业要加大投入,推广直接制版,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动产品、技术更新换代。重点在高速、多色、高效的胶印工艺上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在继续引进国外先进工艺、技术、设备的同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实现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商业印刷(票据、卡证)。加大商业表格印刷产品和各种功能、各种材料的磁卡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力度,使其形成规模效益,为商业、金融、交通、餐饮等服务业,及学校、院所和生产领域的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种商业表格、票据、卡证等专用印刷产品。

  开发有文化特色的包装业

  目前,我国包装印刷产品产值已超过全国印刷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北京包装印刷业今年的增长速度较快,占全市印刷产品的比重加大,包装装潢印刷正向美观、环保、防伪方向发展,“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以纸基为主、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绿色环保的包装印刷产品。积极发展宽幅柔印和凹印技术。开发精品彩色印刷包装,更多地采用新型材料,发展高端产品,以适应北京重点产业的发展需要。

  重视发展防伪、安全包装印刷。积极开发防伪印刷新技术、新工艺,为整治非法印刷市场提供科技含量高的防伪产品。研发、推广安全、健康和环保的食品等包装材料。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印刷和包装产业的发展要按照循环经济要求,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转变观念,改进生产方式,重点发展环保型、轻量化包装材料和容器,促进产业链各环节有效地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再利用,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变粗放型生产方式,减少土地、能源、水和材料投入,推进环保开发和清洁生产,使印刷和包装产业形成集约的循环经济示范产业。

  建设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化试点项目。加大废弃物回收利用生产再生资源项目的研究、开发,推进包装资源循环经济试点项目的实施。建立北京城市废纸资源回收、利用、再生示范工程;以大兴区为重点建立废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产业化示范项目;推进利乐包回收利用产业化。

  环境 具备四大优势

  印刷和包装产业的发展是以一个地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依托,与文化教育、新闻出版、产品包装等各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行业。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不仅具有金融、科技、信息、人才优势,而且还具有市场需求大,辐射力强、增长空间大等有利于印刷和包装产业大发展的优势。

  市场优势

  北京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政治、文化、经济繁荣带来的是多层次、富有潜力的消费市场。预计“十一五”期间,消费需求将以 12%以上的速度增长。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出版物市场,年销售收入 200 多亿元;彩色期刊和票据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传统票据的印制量会大大增加;各种票、卡的发展非常迅速,安全印刷应用日益广泛。有关专家预测,北京票据印刷产品的需求量,在今后 5 年内将以每年 15%以上的速度递增。

  科教优势

  印刷和包装正面临着从模拟、数字时代向数字、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数字时代转变。在这次变革中,北京拥有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将推动高新技术应用的产业升级进程。中国印刷技术和设备的科学研究机构大都集中在北京,近年又新生了大批科技服务公司。这些科研机构和企业在 CTP、ERP、数字印刷和全过程色彩管理等高端印刷技术上都能提供上乘的服务。北京印刷学院是全国知名的培养相关产业人才的专业院校,为产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产业优势

  随着我国三大经济圈的形成和快速发展,在环渤海经济圈内的北京将率先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电子、汽车、医药、食品、工艺礼品等产业的迅速发展,将拉动配套的服务型印刷和包装产业的总量扩张,预计拉动系数为 1:14.5。从北京建设“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功能定位看,印刷和包装业现实市场需求旺盛,未来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将持续表现在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上。

  奥运机遇

  2008 年奥运会将为北京市场和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北京印刷和包装产业服务奥运会的出版物、广告、商业票据、卡等印刷及包装制品,将为企业带来直接效益,促进产业规模扩大和产品、技术升级。同时印刷、包装产品会间接拉动食品、旅游纪念品等配套产业的消费需求和效益增长。

  
政府 四大措施保驾护航

  按照首都经济的发展要求,重视和发挥北京科技、信息、人才、文化资源优势,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高端、优势产业的竞争力。按照首都城市性质和功能的要求,政府的服务对象不分所有制,不分隶属关系,不分大小,积极为中央企业、落户北京的外资外埠企业以及本地优秀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努力创造和谐的产业发展环境。

  引导产业聚集

  根据北京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在已初步形成的产业聚集基础上,按照布局调整目标,建立产业配套的印刷和包装企业集群,并在“十一五”期间,加快在北京南部的新城建设科工贸一体化的印刷和包装设计中心,强化北京在全国产业中的服务功能,提高产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发挥市场机制下的政策导向作用,引导搬迁、调整企业和人才向产业基地集中,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同时重视与环渤海地区印刷和包装产业的大区域合作,逐步形成区域分工和大经济圈的产业链配套。

  加大结构调整

  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十一五”期间,要提高新项目、大项目的先进技术和外资利用水平。注重产品结构调整,发展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高端产品,培育一批在设备、技术方面优势突出,具有特色的印刷、包装和印刷机械实力较强的大企业集团。支持优势企业采取非经营性扩张等方式,加速优质资源的联合重组,形成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

  增强创新能力

  进一步提高产业竞争力 加快培育和扶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研究成果和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增强印刷和包装产业的创新能力,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高端技术含量产品及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加快企业的技术、工艺改造升级,提高产品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注重开发数字、喷墨印刷技术,发挥北京汉字信息技术优势,从数字化软件技术开发入手,鼓励采取中外合作系统集成的方式,促进技术、工艺创新。

  扩大优惠政策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将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取消印刷企业的年检和收费;印刷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实行单独核算的,可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采用高新技术,如数字化印刷技术、电脑直接制版技术(CTP)、高速多色全自动印刷机,可免征 3 年所得税;因不可抗力造成的亏损或政策性亏损,可免收房产税。

相关资讯

  • 到2028年,印刷墨水市场价值将达286亿美元

    根据市场和市场的报告,”按类型(硝基纤维素,聚氨酯,水性,丙烯酸,紫外线可固化),过程(凹槽,弹性学,光刻,数字),应用程序(卡片板,柔性包装,标签和标签,纸箱,纸箱)和地区 - 全球印刷油墨市场预测到2028,”估计该市场在2022年为19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

    2025/3/26 8:04:58
  • 印刷复制营收12915.3亿元!《2023年新闻出版统计公报》发布

    3月18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发布《2023年新闻出版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8466.9亿元,较2022年增长1.1%;利润总额1088.3亿元,增长10.4%;拥有资产总额25699.1亿元,增长4.4%,增幅提高1.1个百分点;所有者权益(净资产)…

    2025/3/22 8:14:12
  • 携领油墨新势能,400家油墨生产企业聚2024亚洲油墨展,开启绿色商机!

    多彩油墨伴秋爽,绿色共启唤商机。近年来,从全球经济遇冷到复苏,各行业历经“洗牌”式重塑,高质量发展、绿色转型呼声愈发高涨。聚焦“油墨”专题,2024亚洲油墨工业博览会跟紧时代步伐,拥抱新趋势、新挑战,定档10月16-18日,广州空港博览中心,一举绽放油墨产业盛宴…

    2024/9/25 10:16:26
  • 2024第二届亚洲油墨工业博览会

    时间:2024年10月16-18日地点:广州空港博览中心(机场展馆) 同期会议论坛:油墨高质量发展赋能大会亚洲油墨全产业链技术交流会水墨高峰论坛同期活动:油墨技术共享—油墨知识廊水墨技术共享—水墨知识廊全色系水墨印刷演示水墨之夜水墨之星-全色系水墨最佳品牌奖颁奖 近…

    2024/5/23 9:38:47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