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胡锦涛提出明年经济工作八项任务(图)

2018/6/24 23:07:25 人评论

胡锦涛、温家宝作重要讲话。吴邦国、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出席会议

  ◆2006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

  一、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

  三、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四、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继续推动东中西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六、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七、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八、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新华网北京12月1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出席会议。

  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总结了今年的经济工作,深入分析了“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成就及取得的重要认识和经验,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温家宝在讲话中着重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阐述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具体部署了明年的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今年是“十五”时期的最后一年,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新的进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继续推进。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活力增强的态势,特别是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有所突破,“十五”计划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可以顺利实现。

  会议强调,“十五”时期是我国历史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动荡起伏的国际环境,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严重冲击,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我们正确判断形势,积极有效应对,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会议指出,这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尤其是最近两年多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成功实践,使我们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增强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本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过程,实质是加深理解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我们在充分运用以往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又得到一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启示,主要是:坚持把又快又好发展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把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则;坚持把着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式;坚持把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总量平衡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必须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同时又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发展不平衡矛盾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影响经济安全的因素还较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采取更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会议认为,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深入发展。从近期乃至较长一段时期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总体上是有利的,同时也要充分估计国际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和可能带来的挑战。我们要充分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趋利避害,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会议指出,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这个总体要求的精神实质,就是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明年务必迈出实质性步伐。

  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这对于增强综合国力、有效缓解经济社会矛盾是非常必要的。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要在大力增收节支的基础上,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持货币信贷稳定增长,优化货币信贷结构。要继续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协调配合,用好税收、利率、价格等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完善和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规则,引导资源优化配置。要认真研究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各项调控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加注重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必须始终不渝地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在工作中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同时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让农民真正受益;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权益,在实践中推进农村各方面制度的创新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搞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实行中央、地方分级负责,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

  明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要有良好开局。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坚持粮食供给基本立足国内的方针,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积极促进农民增收,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县域经济,充分挖掘农村内部增收潜力,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着力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三、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我国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完善创新机制、培育创新人才,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要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正确把握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又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效调动国内优势科技资源,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要强化激励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和完善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体系。当前,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严格执行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规模经济效益。

  四、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能源资源节约,既是缓解能源资源供求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明年务必取得明显成效

相关资讯

  • 玻璃印刷中 丝网印刷和UV印刷工艺特点对比

    在玻璃行业,在玻璃上印图案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丝网印刷,一种是UV印刷。玻璃丝印是按客户的图纸制作网版,印刷时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油墨通过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玻璃上,形成与原稿一样的,网版是用电脑绘制的图案打印成菲林、然后使用菲林和感光胶等制作而成。图案和文…

    2025/6/18 8:03:36
  • 2025年1—3月份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利润下降5.4%

    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情况。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93.6亿元,同比增长0.8%(按可比口径计算)。  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99.5亿元,同比下降1.4%;股份制企业实现…

    2025/5/17 8:32:51
  • OLED面板可以印刷出来 巨头们纷纷点赞

    最新的消息:LG和三星要在2017年投入建设“印刷OLED”面板示范线。如果这一计划落实,这将是OLED向大规模普及迈出的关键一步……  但是,等一等!为什么又出来了一个叫做“印刷OLED”的新东西呢?这是一种新的显示技术吗?过去5年,OLED“就要来了”的宣言已经听得耳朵…

    2025/5/14 8:03:38
  • 磁性刀版为什么受广大印刷企业喜爱?

    圆压圆模切因其效率高,精度高逐渐走入印刷企业的视野,其按刀具加工方式分为:整体式模切(实体模切)和分体式模切(磁性模切)。磁性模切技术在国外已经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从不干胶标签模切、模内标签模切到包装盒的模切和打孔等。   磁性模切刀版   磁性辊和磁…

    2025/5/13 8:36:00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