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国家工商总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集贸(农贸)市场限塑整治行动,要求各级工商部门与经营者签订关于严格执行限塑令的承诺书,鼓励农贸市场以超市模式提供符合相关标准的食品塑料预包装袋,并将按有关规定查处使用不合格塑料购物袋等行为。
“‘限塑令’实施一年多来,多数消费者已养成主动携带购物袋购物的习惯,商场、超市进展情况普遍较好,但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我们将加强对农贸市场的整治力度,同时,探索更多后续服务,来解决限塑后面临的问题。”省工商局市场处相关负责人16日表示。
现场塑料袋来路不明是否环保不清楚
昨日,记者在成都红星路附近几家农贸市场采访发现,这里的塑料袋基本都是免费提供给消费者,绝大多数摊主并不知道从小贩手里购得的塑料袋是否合格。“就看外观,装起东西还算结实,就买了。”一位水果摊主告诉记者。对于是否环保,则表示“不清楚”。
正好一位骑着自行车的中年妇女来卖塑料袋。白色、黑色、蓝色的,大号、小号塑料袋一应俱全地放在自行车前。一问价钱,大的一叠100个10块,小的一叠100个7块。看来是熟客,没有任何讨价还价,中年妇女径自走到几个摊位上,把塑料袋挂在摊位上,便转身离开。
一位摊主告诉记者,限塑令刚开始时,他们也曾对消费者提出有偿使用塑料袋,但许多消费者都感觉不方便,“如果不提供免费塑料袋,肯定会影响生意。”另一位卖水果的摊主说,曾有一段时间他的摊上不提供免费塑料袋,生意下降了一大半,提供免费塑料袋后,销量又恢复了正常。
建议
从源头解决“限塑”后续问题
记者从成都市工商局了解到,5月初,全国开展了限塑专项检查,但在农贸市场的效果并不理想。“限塑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产品生产、流通领域、使用者、原料来源等诸方面进行管理,不仅要有收费等经济手段让消费者减少使用,还要有替代产品,要有回收利用处理系统,更要有切实到位的监管力度。”下一步,工商部门将加强监管执法,与其他部门密切配合,探索从源头上进行彻底治理的各种有效途径。
业内认为,造成限塑不彻底的主要原因是,市民环保意识不强和塑料袋生产者的利益驱使。很多市民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对商贩无偿提供塑料袋持默认态度。由于有需求市场,所以塑料袋生产者会大量生产。
另有业内人士建议,目前许多人还使用塑料袋,是因为服务没跟上,如果有价廉物美的环保口袋销售,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但调查发现,不少生产厂家都认为口袋的利润太薄,贵了又没人买,因此不愿意投身这个行业。专家建议,大学生创业其实可以将此作为一个切入点,“扶持想创业的学生在社区里办些口袋厂,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路子。”
(本文来源:四川日报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