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串巷收废品的小商小贩少了,居民家里废品积压,但本市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却因为资源供应不足而被迫降低产量。昨天,业内人士发出倡议,希望市民将家里的废旧物资卖到社区定点回收站和回收亭,让本市的整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产业链得以循环。
家住四季青附近的曲大爷最近遇到一个难题:原来经常在小区里收购废品的小刘好久没露面,阳台上废报纸、塑料瓶占去了“半壁江山”。
曲大爷通过114查号台查到了一家废品回收公司的电话,但对方称只接待企业、机关这种“大客户”。向邻居一打听,很多家庭也都有这样的烦恼。由于部分依赖出口的加工厂减产,一些废品回收游商支撑不住,已经纷纷转行。
记者也在网上搜索了多家北京的废品回收公司,并打通了其中10家公司的电话,表示家里有10公斤左右的旧报纸和近百个塑料瓶想要卖出去,但得到的回复均是“不收家庭废品。”
在市民的生活垃圾无处去的同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却一直处于“吃不饱”的状态。据相关工业协会统计,北京地区每年产生15万吨左右的废旧塑料瓶子,相当于60亿个500毫升的可乐瓶。不过,分给再生资源回收再利用企业的蛋糕却并不大。
从北望山顶向下看,韩家川再生资源分拣中心的蓝色大棚熠熠生辉。就在这棚下,由海淀区物资回收公司和盈创公司合建的废塑料瓶自动分拣打包站已于今年9月正式投产。这台目前每天能加工20吨的设备,投产以来加工的废塑料瓶却只有200多吨。据相关负责人李志新说,因为废旧瓶子收不上来,目前设备还没完全运转起来,只能靠政府和企业贴钱维持,目前企业设备的实际产量只有生产能力的一半。“让分拣站‘吃饱’, 才能赢利。”
得到市商务局等相关部门扶持的盈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利用一套已通过美国FDA认证的“瓶到瓶”的技术,可以使 10个完整的旧瓶子变成8到9个新瓶子;所生产的聚酯切片质优价廉,很受可口可乐、达能等跨国食品企业的青睐。据了解,其中一家知名企业每年在华要采购 30万吨左右的包装原材料,但盈创每年能提供给这家企业的产品只有一万多吨。
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受整体供需关系影响,几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很难使整个废品回收行情在短期内反弹。但如果囤积着的废品转卖给他们,将能够促进本市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