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印后技术

印后技术:覆膜强度的测试(下)

2007/8/10 15:04:24 人评论

曲线表示剥离力的大小变化情况,人表示有效测试范围(即参与数据计算的范围),前25mm和后10mm的测试数据虽然能显示出来,但不参与最后测试结果的计算。  (3)操作和使用方便。该设备整机采用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设有易于控制的操作面板;LCD大屏幕液晶显示;操作过程简单,容易掌握;可以在屏幕上交替显示测试结果,也可以直接打印输出;具有RS232接口,可与计算机相连,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要配有相关软件)。这些特点,既适合一般技术人员进行简单测试,也适合研究人员进行深人研究。  综上所述,“XLW系列”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既能满足相关标准的规定,也能满足覆膜产品复合强度测定的一些特殊要求,是一种理想的测试设备。  3.3 测试方案  根据所参照的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所选测试设备的性能、特点,经过反复的试验、修改和完善,设计出如下测试方案,来进行覆膜产品复合强度的测试。  3.3.1 试样尺寸的规定  为保证有效剥离长度为120mm,根据参照标准的有关规定和测试设备的实际情况,规定试验中的试样尺寸宽度为15mm、长度至少为2O5mm(试样长度可适当加长,以方便实验操作)。  3.3.2 试样的制备与处理  将样品宽度方向的两端除去50mm,沿样品宽度方向均匀裁取纵、横试样各6条,覆膜时的复合方向为纵向。沿试样长度方向将纸基与塑料薄膜预先剥开约50mm,要求被剥开部分无明显的损伤。这样,可保证试样在剥离过程中满足有效剥离长度为12Omm(加上未进行数据统计的刚开始剥离的25mm和剥离完毕前的1Omm,总的剥离长度或复合长度为155mm)的要求.  3.3.3 试样的温湿度调节和试验环境的规定  处理好的试样应在温度为23摄氏度±2摄氏度、相对湿度为45%-55%的环境中放置4h以上,并尽可能在上述环境中进行测试。  3.3.4 试验速度的规定  参照有关标准的规定,并根据测试设备的性能,规定测试速度为(300±50)mm/min。  3.3.5 测试过程  (1)设备的准备工作  将设备安置于平稳的工作台面上,并调整至水平;接通电源,设备自动进人提示屏,按“监控”键进入主显示屏,再按“监控”键,进行实验项目的选择。  (2)实验项目的选择和参数的设定  覆膜产品复合强度的测试在“18O度剥离”的实验项目下进行,根据测试要求,设置各个参数,如:长度为12Omm(指有效测试范围的长度)、宽度为15mm、速度为25Omm/min等。  (3)调整夹头位置               接“实验”键,试样编号显示为“1”,进人待机状态。分别按“下降”、“微升”、“停止”键,进行夹头位置的调整,使上、下夹头之间的距离约为90mm(小于试样进行人工预剥后纸基与塑料薄膜两端的距离1OOmm,以保证试样能固定在两夹头之间)。  (4)固定试样  将预剥后的试样纸基一端和塑料薄膜一端分别固定在上、下夹头之间,并使二者处于同一垂直平面上,以保证剥离时所施加的拉力在同一直线上。  (5)正式测试  按“实验”键,设备自动完成对试样的剥离;剥离完毕后,设备自动停机,同时,上夹头自动返回到初始位置;按“数加”键,试样编号增加为“2”,进行第二条试样的测试;同样可完成第3-6条试样的测试。  (6)返回主显示屏,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统计和打印  该测试项目下,选择试样编号,可分别打印每一试样的测试结果和全程跟踪曲线(最多可以进行6条试样的测试结果的统计);选择编号“7”,可打印成组统计报告(以列表形式给出)。  4、设计本测试方案的意义  本方案是针对覆膜产品的复合强度测试而设计的,参照了相关的国家标准,同时考虑了测试设备的选择问题和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修改和完善,使该方案切合实际,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对实际生产、测试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该方案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为覆膜产品复合强度的测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测试方法,同时,为覆膜产品质量检测和评价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指标——复合强度(剥离强度)的量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可以通过较为科学的检测,得到准确可靠的数据,来指导实际的生产。如前所述,覆膜工艺是一种印后表面整饰工艺,在覆膜之前,已经进行了印刷等加工工艺,因此,覆膜产品的质量除了覆膜工艺各项参数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前序工艺的影响。利用这种测试方案,可以对覆膜工艺和前序工艺的各项参数进行规律性的改变,然后对其产品进行复合强度的测试,得到一套测试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后,寻找其中的规律,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3)动相关国家标准的建设。现有国家标准中对覆膜产品质量检验方法,仅要求凭经验进行目测,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仅采用“看”、“折”、“搓”等经验方法进行质量评价。这种方法,很难做到检验标准的一致性,也缺乏说服力。通过该测试方案的设计和实际应用,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有关人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为相关标准的建设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