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塑料软包装

油墨或上光油制品缺陷及补救之一

2007/8/10 15:04:24 人评论

一、引言     在正常的油墨、上光油与包装印刷或后印刷整饰技术中,有的人总想把包装印刷上出现的次品、废品问题单纯地归因于承印物质量,或油墨或上光油(俗称涂料)质量的低能及适性不好。而印刷者之所以理直气壮的推卸责任,这首先应从过去点滴的事件中找原因。他们之所以断然而毫无掩饰地把责任推给别人,是因为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不愿意科学而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包装印刷技术及整饰技术知识,更不愿让别人判定自己的技术低能。     笔者通过长达近三十年的在全国各地油墨生产、印刷操作的技术跟踪服务后,总结出近十六大技术现象上的缺陷,并就补救的方案从理论上归纳成条,足以证明上述的断言是错误的。一些人往往不是真实地看到包装印刷为了低成本过多过量的稀释油墨或上光油,结果导致色彩的低劣;为了追求高利润,采用劣质的承印物以次充好,这种出于无奈的现象创造了新问题的发生,令我们的操作工整天穷于应付。因为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在变,印刷油墨或上光油的质量也在变,如果今天不变,明天不变,包装印刷技术上的问题将越积越多,反而成了包袱,直至技术的倒退。这就像过去对症处理方案,落后于今天的对因解决方案,这应该归结为油墨或上光油的性能、承印物的性质、操作工的技巧三大主因。也与历史的潮流、印刷的方式、整饰的手段、个人的技能共同促成了这一新的学说。     事实足以证明,追求一流,并不是量化的标准,只能分上中下等级,对症处理方法也同样会错误地沿着一条思路制造出一个又一个麻烦,花费巨大的经济实力去改造和浪费了多少个宝贵的时间去处理像下面所谈的技术难题,反而会分散对因某一问题的注意力,往往更使对因的解决方案难以实施下去——即“按了葫芦涨起了水”,反而越发复杂化了。为实现这一梦想,下面就其问题粗略地先就八方面问题谈一点自己的拙见,以便商榷。二、油墨或上光油制品的几大缺陷2.1 不足:1、包装印刷油墨和上光油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往往出现:沉淀、析出、胶化、增粘、返粗、增稠、结皮、发花、混色、变色、褪色、颜、填料沉淀和结块。    颜料分散不良,树脂配伍不佳,溶剂拼混不妥,颜料生产、贮存、发胀、凝胶。这些缺陷严重地妨碍了正常的油墨生产、贮存和使用。2、包装印刷及涂布整饰过程中往往出现:流挂、墨膜泛白、渗色、浮色、图文迁移、变形、墨膜软化、裂纹、桔皮、起皱、无平整度、咬底、串色、缩孔、缩边、针孔、起泡、侧光彩虹、变黄、褪色等等。3、印刷和后印刷整饰后往往出现:变色、褪色、粉化、裂纹、墨层剥离和脱落、起泡、腐败、针孔、起霜、雾化等等。    前后两者主要与包装印刷油墨或上光油的质量有关,中间主要与油墨或上光油的品质及印刷、整饰工艺设计、整饰质量管理、印刷、整饰环境条件等有关。所以讲,油墨、光油的开发生产人员必须了解包装印刷及整饰制品的不同,生产工艺和环境要求不同,选用的油墨或上光油也不相同。例如春夏秋冬气温不同,沿海及高原的湿度的不同,晴朗天气与梅雨季节的不同,印刷机械或整饰涂布机械的不同或速度不同,干燥(红外、紫外等)条件的不同,可能产生的缺陷也不会相同。A、故障现象:对于包装印刷制品(纸张或塑料软包装)的油墨或上光油,特别要注意的是:1、承印载体(底材)的表面状态,不同的承印物材料表面的平整度,气泡、内应力产生的变形、裂纹、粘连等。一方面应改进印刷或整饰成型技术,另一方面要采取必要的表面处理措施,实施处理,例如电晕电火花处理或化学喷涂的表面处理等。2、承印物尤其是聚烯烃材料的表面极性一般表面极性大,结晶度低的承印物与包装印刷油墨或上光油附着力强,例如PE、PP等软包装承印载体表面必须进行特殊的预处理,方可进行印刷或上光。3、油墨或上光油体系里的助剂的表面浓度,例如软包装承印物载体中的增塑剂易向表面迁移,尤其是软化点低的油墨膜在复合或蒸煮时其图文迁移变形。还有一个成型后甚至贮存过程中有机硅、石蜡等脱膜剂的存在,不利于包装印刷油墨或上光油的正常展示显现及附着,应该进行脱脂、清洗,但过量的使用硬脂酸或硅油的地方,完全清除是非常难的。例如软包装塑料制品的表面的带电荷状态,但作为绝缘体,该承印物和油墨或上光油表面容易由摩擦产生静电,因此,其表面很容易吸附尘埃。油墨或上光油在生产前,必须进行消除静电的解决方案。B、产生原因:我们为了便于对包装印刷承印载体的缺陷进行认真的分析,下面就其产生的原因作一粗略的细分类。1、油墨或上光油质量有关的因素有:A、油墨或光油在成膜后的表面张力与包装印刷承印载体的润湿、附着性以及墨膜、油膜表面的流平性;B、包装印刷油墨或上光油体系的溶剂、稀料的溶解度参数是否相近?表面张力及挥发速率,尤其是挥发梯度是否平衡;C、油墨或光油的粘度、粘性以及流变特性,特别要注意粘度在成膜过程中往往会随着油墨印刷、光油涂布的方式方法以及印刷、涂布环境发生变化时的表征和特点;D、油墨或上光油中各种助剂在其体系里的合理性和兼容性及容忍度。2、包装印刷油墨或上光油的稀释和搅拌分散过程中存在有关因素有:A、灰尘和杂质的混入;B、过滤;C、稀释是否适合该油墨或上光油;D、油墨印刷、光油涂饰的粘度的调节和保持稳定。3、工厂尤其是车间在包装印刷、涂布环境的有关因素有:A、温度、湿度、生产时室内的风向、风量、风速;B、印刷油墨飞溅、气雾的污染;C、灰尘杂质的预防。4、露天生产、印刷涂布的环境因素有:A、油墨印刷、光油涂布的时间选择——气温、湿度;B、风向、风量、风速等;C、天气情况,例如阴天、晴朗、早晨和晚间等。5、承印物载体的有关因素有:A、是否是满版油墨印刷或满版上光涂饰底油,特别是套印中间的版与版的间隔距离、印刷速度、墨层、光油层的厚薄等;B、表面处理,吹风去尘及电晕处理;C、溶剂、化学试剂、表面活性剂处理,交联剂及偶联剂的添加促进;D、干燥原理、除静电装置、方式等。6、油墨的包装印刷和上光油的涂布整饰过程因素有:A、印刷、涂布方式方法(如手工或机械,高速或低速/胶印、凹印、柔印、丝印或转移印刷及转移涂布);B、除油墨、光油、承印物的质量外,操作工的技术(经验和技巧)水平;C、印刷、涂布的角度、速度、距离、墨膜和油膜厚度、包装的单色印刷或一版多色套印以及底油、光油的涂布道数、厚薄及类型等;D、空气的压力、风量、光能、光强、固化方法和干燥固化程度;E、包装印刷油墨或光油的补充系统中的循环速度、补充量和间隔时间以及稀释剂的粘度高低。7、干燥方式及放置时间的因素有:A、干燥(烘干、气干、红外、紫外等)及晾置时间;B、温度及升温速度及衡温时间的长短;C、环境通风和换气的速度。8、与油墨或上光油成膜条件有关的因素有:A、烘道(链式烘床)温度及分布情况、升温速度和恒温时间;B、干燥时间长短;C、换气速度和空气污染程度。我们在上述的交流中可以逐条地分析:油墨印刷、光油涂布所能造成的包装印刷缺陷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一因一果,有的则是几因一果,还有是一因几果。只要我们思路开阔,条理清晰,再对因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我们在总结教训、积累经验中就不会生搬硬套传统的对症处理的方法了。尽管涉及的一些理论分析是理想的,但实际情况往往会比分析复杂得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刚好能够缩小这种差距。

相关资讯

  • 套色精度与网点清晰度提高指南

    纸箱厂里,任何智能化、自动化的实现都要以纸箱产品的生产品质为前提,没有品质的高效率生产是不可取的,也不是纸箱厂转型升级的方向。所以,在使用智能化设备时,纸箱厂务必把握好产品品质。本文重点讲述如何通过智能化提高套色精度与网点清晰度、提升印刷品质。  气囊…

    2025/4/15 7:49:33
  • 无溶剂复合与溶剂型干式复合,在技术原理上有什么区别?

    无溶剂复合与溶剂型干式复合在技术原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胶膜和复合牢度形成机理、涂布方式、各工序的作用和要求等几个方面。无溶剂与干式复合工艺技术原理上的差异:

    2025/4/14 7:19:34
  • 以印刷康师傅包装为例,解析凹印缺墨原因

    实际生产中,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操作人员报告某项异常故障时,往往只是简单讲述异常的现象,而不能很精准地描述具体细节。例如缺墨,顾名思义,缺了一块墨或一片墨。但实际上,缺墨现象不一样,产生的原因是完全不一样的,解决方法自然也不一样。  本文用几张具体的异…

    2025/4/13 7:58:16
  • 柔性版6大质量要求及存储条件

    当版材被生产出来之后,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把控和检查才能投入使用。那么柔性版有哪些质量要求,生产出来之后又该如何存储呢?请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柔性版的6大质量要求以及存储条件把。  柔性版的6大质量要求  1、印版要有一定硬度  印版做完之后,一般要做一…

    2025/4/12 7:10:18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