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了以环氧氯丙烷接枝共聚改性骨胶的制备工艺,通过对影响该合成工艺的各种因素如水胶比、加碱量、碱解时间等的分析,初步探讨出了一条与传统改性工艺不同的改性路线。所得到的改性骨胶粘合剂凝固点低,粘结强度高。 关键词:环氧氯丙烷;改性;骨胶;粘合剂 对现有通用型高聚物进行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是实现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的一条重要而且行之有效的途径。骨胶以其优异的性能价格比,被广泛应用于造纸、印刷、包装、家具、木材制造、电镀等各个方面。然而其自身的缺点,尤其是常温下呈凝胶状态、使用前需加热熔融、贮存稳定性差等严重限制了其推广应用。目前,采用的改性方法多为淀粉、丙烯酸等与骨胶接枝共聚,虽粘结强度有所提高,但凝固点仍无法降低至室温以下。文中针对骨胶的这种缺点,探讨了骨胶改性的新工艺,在此基础上成功制备了常温下为液态、高粘结强度的骨胶粘合剂。1、实验部分1.1原料及规格 骨胶(工业级);NaOH(化学纯);环氧氯丙烷(分析纯)。1.2 实验仪器 NDJ4旋转粘度计;红外光谱仪(NOCOLET 60SXB FTIR);普通冰箱;常规有机合成仪器。1.3 制备工艺和测定分析 1)将25g骨胶颗粒加入250ml 3口烧瓶中,注入25g水,浸泡24h,使骨胶充分溶胀。水浴恒温60℃,加入1.5gNaOH中速搅拌0.5h;降温至30℃,缓慢滴加2.5g环氧氯丙烷,继续搅拌,反应1.5~2h,得到黄褐色粘稠液体。 2)改性骨胶粘合剂表观粘度的测定。采用NDJ4旋转粘度计在(25±0.5℃)下测量得其表观粘度值。 3)改性骨胶粘合剂凝固点的测定。将制备好的改性骨胶粘合剂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盛于磨口瓶中,然后将此溶液放入冰箱,观察溶液的凝固点。2、结果与讨论2.1 反应机理 骨胶是胶原经简单的水解而得到的蛋白质衍生物,其实验式为C102H151O39N31结构式一般以下式表示: 大多数骨胶的分子由一端为氨基,另一端为羧基基团端接的简单多肽链组成,由于-NH2和-COOH为活性基团,在水溶液中相互缔合,构成一个网状的不溶性固体点阵形成凝胶,要打破其在常温下的凝胶状态,就要破坏分子链间的缔合。将骨胶在碱性条件下分解,通过断开肽键,释放出适当大小的骨胶分子,再与环氧氯丙烷接枝共聚,使接枝到骨胶分子上,形成线性结构,一方面使骨胶分子链增长,粘结性增强;另一方面使骨胶溶液中活性基团减少,降低了骨胶分子链间相互缔合而形成凝胶的趋势,反应式如下:2.2 各种因素对粘合剂表观粘度的影响2.2.1 水胶比对表观粘度的影响 溶胀骨胶所加水与骨胶量之比与粘合剂表观粘度之间的关系列于表1。 由表1可看出,骨胶溶胀所加水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水胶比以1:1为最佳。水量过少,骨胶颗粒无法充分溶胀,导致其在后面的反应中凝胶;水量过多,虽其后反应不会凝胶,但是粘度很低,胶的初粘性不好,且放置24h后严重分层。(待续)
相关资讯
-
纸箱厂里,任何智能化、自动化的实现都要以纸箱产品的生产品质为前提,没有品质的高效率生产是不可取的,也不是纸箱厂转型升级的方向。所以,在使用智能化设备时,纸箱厂务必把握好产品品质。本文重点讲述如何通过智能化提高套色精度与网点清晰度、提升印刷品质。 气囊…
2025/4/15 7:49:33
-
无溶剂复合与溶剂型干式复合在技术原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胶膜和复合牢度形成机理、涂布方式、各工序的作用和要求等几个方面。无溶剂与干式复合工艺技术原理上的差异:
2025/4/14 7:19:34
-
实际生产中,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操作人员报告某项异常故障时,往往只是简单讲述异常的现象,而不能很精准地描述具体细节。例如缺墨,顾名思义,缺了一块墨或一片墨。但实际上,缺墨现象不一样,产生的原因是完全不一样的,解决方法自然也不一样。 本文用几张具体的异…
2025/4/13 7:58:16
-
当版材被生产出来之后,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把控和检查才能投入使用。那么柔性版有哪些质量要求,生产出来之后又该如何存储呢?请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柔性版的6大质量要求以及存储条件把。 柔性版的6大质量要求 1、印版要有一定硬度 印版做完之后,一般要做一…
2025/4/12 7:10:18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