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 改性环氧树脂用MDA做固化剂100℃固化3 h后,测试力学性能,结果如下: 由图5可以看出,随着聚氨酯预聚体加入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一直下降;在加入量达到一定程度(30份)以后,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急剧下降;随着加入量继续增加(50份以后),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虽仍逐渐下降,但下降幅度与上一阶段相比明显减缓。 随聚合物中柔性链段增加,聚合物柔性提高、刚性下降,因此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一直下降。同时,体系固化后产生了微观相分离,聚氨酯橡胶微粒以分散相分散在环氧树脂的连续相中。在不同阶段橡胶相产生的作用也不相同,加入量较小时,橡胶相起到受冲击时引发银纹并阻止银纹进一步发展,吸收能量的应力集中物的作用,总体上仍表现出环氧树脂连续相的性质,因而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虽因柔性链节的引入而下降,但下降幅度相对较小;在加入量达到一定程度(30份)以后,由于聚氨酯橡胶粒子聚集,粒径逐渐增大,相分离程度加深,橡胶相类似于体系的缺陷,体系主导作用表现为环氧树脂连续相被破坏,因而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大幅下降;随着加入量继续增加,聚氨酯逐渐聚集形成连续相,体系逐渐表现出了聚氨酯的性能,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虽下降,但下降幅度与上一阶段比有所缓和。 由图6可以看出,随着聚氨酯预聚体加入量的增加,断裂伸长率不断增加。在加入量达到一定程度(70份)以后,断裂伸长率迅速增加。随着预聚体加入量的增加,冲击强度不断增加,在加人量为10份时出现第一个峰值,然后随着预聚体加人量的增加冲击强度开始下降;在加入量达到50份后,冲击强度又开始增加,在加入量为70份时出现第二个峰值,然后冲击强度又开始下降。 随聚合物中柔性链段增加,聚合物柔性提高、刚性下降,因此断裂伸长率一直增加;在体系的性能向聚氨酯的性能转变后,断裂伸长率迅速增加。 同样由于体系柔性的增加及橡胶相在不同阶段所起作用不同,冲击强度的变化出现了二个峰值。在橡胶相以增韧作用为主时,冲击强度增加;在橡胶相以破坏主固化体系作用为主时,冲击强度下降;聚氨酯形成连续相后,冲击强度又增加;加入量太高时,由于体系变软了,冲击强度又下降,在100份时,强度比纯环氧树脂还要低。此外,70份和100份时,冲击试片呈坚韧的橡胶状,受冲击时弯曲,打不断。 由图7可以看出,聚氨酯橡胶相含量较小时(20份),破坏形式表现为脆性断裂;在聚氨酯橡胶相含量达到一定程度(50份),应力-应变曲线上出现屈服点,破坏形式表现为韧性断裂;在聚氨酯橡胶相含量较高时(100份),破坏形式表现为延性断裂。实际上,虽然橡胶加入量为50份时,破坏形式为韧性断裂,但此时拉伸强度已经很低了。 由图8可以看出,随着聚氨酯预聚体加入量的增加,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一直下降,这也是体系刚性下降的结果。此外,聚氨酯预聚体添加至50份后,固化后的树脂太软,弯曲强度、弯曲杨氏模量都测不出来。(待续)
相关资讯
-
纸箱厂里,任何智能化、自动化的实现都要以纸箱产品的生产品质为前提,没有品质的高效率生产是不可取的,也不是纸箱厂转型升级的方向。所以,在使用智能化设备时,纸箱厂务必把握好产品品质。本文重点讲述如何通过智能化提高套色精度与网点清晰度、提升印刷品质。 气囊…
2025/4/15 7:49:33
-
无溶剂复合与溶剂型干式复合在技术原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胶膜和复合牢度形成机理、涂布方式、各工序的作用和要求等几个方面。无溶剂与干式复合工艺技术原理上的差异:
2025/4/14 7:19:34
-
实际生产中,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操作人员报告某项异常故障时,往往只是简单讲述异常的现象,而不能很精准地描述具体细节。例如缺墨,顾名思义,缺了一块墨或一片墨。但实际上,缺墨现象不一样,产生的原因是完全不一样的,解决方法自然也不一样。 本文用几张具体的异…
2025/4/13 7:58:16
-
当版材被生产出来之后,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把控和检查才能投入使用。那么柔性版有哪些质量要求,生产出来之后又该如何存储呢?请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柔性版的6大质量要求以及存储条件把。 柔性版的6大质量要求 1、印版要有一定硬度 印版做完之后,一般要做一…
2025/4/12 7:10:18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