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市民从北京一家商店内摆放的商品旁走过。时下,贺岁礼品过度包装浪费严重,应当引起重视。新华社记者 张燕辉 摄
源头治理
商务部限制过度包装
在流通领域和日常消费中,大力倡导节约风尚、适度消费,有利于节约型消费模式形成。为此,商务部有关负责人15日表示,2007年,商务部拟针对商品过度包装问题采取如下措施:
推动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行业制定相关商品的包装标准,并积极推动制定商品包装通则;2007年,商务部将组织开展“零售业节能行动”,把抑制商品过度包装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大宣传引导,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崇尚节约、科学消费的良好风气。
严厉打击
工商质检加大查处力度
国家工商总局有关负责人15日表示,将结合节日市场监管,继续加大对商品过度包装行为的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质价不符、虚假宣传以及利用过度包装销售劣质商品、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认真受理和处理消费者关于过度包装问题的申诉举报,及时解决消费纠纷。
而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则特别提出,过度包装影响对食品本身质量的鉴别,有的甚至影响人体健康。质检总局将根据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加大对食品过度包装的查处力度。继去年启动了食品用塑料包装的市场准入制度后,今年将全面启动各种食品包装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
坚决抵制
发改委倡导绿色消费
2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要求,研究制定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从法律层面上解决过度包装问题;同时将制定规范商品价格的暂行规定,对搭售物品占整个商品价格的比例严格限定;严查利用商品过度包装进行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
记者从发改委了解到,我国每年产生的2亿吨生活垃圾中,有4000万吨包装物,其中有很多是过度包装。例如,我国产品包装采用的是五瓦楞纸箱,而国外普遍采用三瓦楞纸箱,仅此一项就此国外多耗材70%。(王立嘉 杨曼)
春节临近,礼品过度包装现象再度回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14日表示,这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也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应当倡导绿色消费,抵制过度包装。
随着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临近,宁夏首府银川市各大商场超市烟酒茶等传统礼品柜台又开始出现“豪华版”,一瓶价值几百元的酒装进一个“玻璃龙凤”装饰品底座,售价就达两千多元,令消费者咋舌。
中国消费者协会明确提出,只要包装体积明显超过商品本身的10%和包装费用明显超出商品的30%,就可判定为“商业欺诈”。我国今年也将出台循环经济法严惩过度包装。可“豪华包装风”在春节前又风起云涌、大肆猖狂。
宁夏商务厅厅长黑良杰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商品通过适当包装美化自我,本无可厚非。实际上,消费者需要的是产品本身,而不是只有一次性的使用价值的包装。今后,我国首先应立法限制过度包装,建立消费品包装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消费品包装材质、包装与商品的重量、体积比等内容。
春节临近,各地节日礼品消费进入高峰。记者在多个城市发现,酒类、保健品、化妆品类等商品的包装豪华不逊往年,社区垃圾站又迎来包装垃圾的“壮观阵容”。这些场景与当前提倡节约、重视环保的科学发展的要求大相径庭。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