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应用市场趋於多样化,尤其是包装市场快速发展,适用於各种特定用途的特种薄膜相继问世。日用薄膜和特种薄膜之间存在极大差别。前者大量投放市场,後者市场较小,采用定制型特性,价格较高。特种薄膜中的单层薄膜和三层共挤薄膜已打入市场,并且随全球化包装技术的进步而大幅度推广,预期将以大约7%的速度增长。
特种薄膜用於食品和非食品之间的比例为75%和25%。该种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日用薄膜有90%由高档逐次拉伸线生产,此生产方式具有投资产出比优异的特点。近年来,这一趋势已促使生产线速度不断加快,工作宽度不断增加。目前,一般认为10米宽度及450米/分线速度为先进技术。若无须经常更换产品,全速运行时,该生产线的产能最高可达5500公斤/小时。
另一方面,特种薄膜的特点是定货量小,因此,必须经常更改生产线参数。在这种情况下,优势在於增强生产线灵活性,在实现平均产能情况下缩短产品更换时间。值得一提的是,配置布鲁克纳(Bruckner) LISIM(R)的同步拉伸线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可生产範围很广的产品,因此,特别适合於多种取向的特种薄膜。而且,还可打入目前由双膜泡生产线生产的薄膜及用其它任何工艺均无法生产的薄膜市场。
合成纸
合成纸的开发始於上一世纪七十年代。当时,日本积极利用合成纸替代赛珞玢纸。然而,替代的规模并不大。现时,一个新市场却开辟了,在近年来经历了巨大发展,预期在今後会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其应用範围十分广泛,从高级印刷品(包括日历、名片、地图等)到包装用标签等各个领域。合成纸的显着优点是良好的耐水性、可印刷性和外形稳定性。特别高效的合成纸生产工艺是采用共挤添加聚丙烯逐次拉伸法。
5层标签薄膜
对於生产多样化特种薄膜产品而言,5层工艺已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推广。结合不同材料层和添加剂,可实现表面光洁、光学性能优良及低成本生产。降低成本主要在於添加剂用量低,回收材料处理量大。采用同一设备还可生产3层或5层配混料,使之特别适合於标签生产。
金属化薄膜
对於大多数包装应用而言,金属化BOPP的阻隔特性是质量的决定因素。众所周知,只要不出现中断现象,通过真空镀金属法涂布的薄铝层可保证良好的阻隔效果。然而,薄膜的表面特性和机械特性实际上会影响金属涂布的均匀性,因此,也影响阻隔性能。
低热合温度共挤BOPP
通过非接触式拉伸工艺,可采用热合温度极低的共挤层。逐次拉伸法也存在局限性,即由於共挤层温度低,易於纵向粘辊。然而,采用LISIM走h可避免这一问题。可采用PP三元共聚物、聚丁烯和特种LLDPE型材料作为热合层,以便获得低於80℃的热合温度。
而且,热合层厚度(一般为0.5-1微米)可以增加,增至3-4微米也不是问题。这样,就可达到高达7N/15mm的热合强度。热合温度降低可加快包装机速度,从而改善热合整体性,使最终包装更加安全。
多层高阻隔薄膜
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尝试通过一步式共挤法来生产透明阻隔薄膜,以减少後续涂布工序,即:PVDC或PVOH涂布。Bruckner於八十年代已开始进行7层阻隔薄膜的生产试验。当时,采用PAN(聚丙烯)作为阻隔材料,後来由EVOH取而代之。采用共挤工艺、多料道模头以及拉伸率低於一般BOPP的逐次拉伸法,获得了从机械、光学和收缩等性能皆可接受的效果。实际上,上述7层配混料的组合仅在采用乙烯含量小於40%的EVOH型材料时才成功。结果,含2微米EVOH层的30微米薄膜的阻氧值大约为24cm3/m2 d/bar。
收缩薄膜
根据其拟定用途,收缩薄膜可分为不同类别:
* 整理收缩薄膜;
* 陈列型包装薄膜;
* 阻隔收缩薄膜。
上述大多数薄膜现均采用双膜泡法在吹胀薄膜线上生产。实践证明,该等薄膜也可采用LISIM(R)行生产,并能体现再现性增强,各过程流程导向提高,厚度允差改进等优势。同时,产能方面也有较大提高。双膜泡线的速度一般为300公斤/小时,LISIM(R)薄膜线的速度则可达到3,500公斤/小时。
众所周知,原材料对收缩薄膜能获得的收缩程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结合较高的拉伸强度、较高的收缩力及较均衡的机械特性的情况下,可在0-15%之间调整PP均聚物的均衡收缩性能,PP无规共聚物可达40%,纯LLDPE收缩值可超过70%。
此外,也可生产各种共混料和多层共挤薄膜,以获得特别理想的性能。另外,收缩性能(由收缩温度的收缩值确定)可通过拉伸参数进行调整。
中密度收缩标签薄膜
至於标签薄膜,代替迄今一直沿用的PVC和纸质标签的连续法现已问世。其中,由於聚丙烯具有优良的价格性能比,其市场增长率最高。也由於材料的选择、共挤工艺的多种可能性以及拉伸工艺,可在较宽範围内进行调整以获得理想的性能。市场上现有多种标签,包括透明型、乳白不透明型、外形稳定型和单轴收缩型。采用LISIM(R)生产的产品,用於单均聚物时收缩率达10%,不残留横向最终收缩。
低密度标签薄膜
生产适用於合成纸或绝缘用途的双向拉伸泡沫薄膜已成为事实。若采用化学发泡剂及同步拉伸法,最终薄膜的厚度可降低至0.4克/立方釐米左右。进一步开发是对外层进行相类似的加工方法来改性,可获得光洁的表面,提高不透明性和可印刷性。为增强表面效果,外层添加了二氧化钛。
生产高达200微米厚度的薄膜也没有困难。突出优势是同时具有厚度大、耐弯曲强度优良、密度低、可印刷性优良等特性。
以上的例子表明了,除了通用薄膜外,市场还为BOPP特殊薄膜及合成纸开辟了新的机遇。这些薄膜可以在经专业设计的逐次拉伸生产线上运作,现时在市场已大行其道。也可以采用同步拉伸技术,可用於各种特殊薄膜,在收缩聚烯烃薄膜市场更是前景光明,实验证明PP、PE、PET、PA、PLA、PS、COC、合成纸等已可用於同步拉伸方法,有些更已正式推出市场。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