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塑料软包装

塑料凹印油墨印刷适性的调配 

2007/8/10 15:04:24 人评论

1   前言   油墨的印刷适性包括印刷作业适性和印刷质量适性两方面。油墨的印刷作业适性要求油墨与相应版型、机速、印压和承印物相适应,油墨的印刷质量适性是指转移到表面的墨膜所显示的固着、干燥、颜色及成膜后的光泽、牢度、耐抗性等各种保证印刷效果的性质。通常把油墨所表达颜色效果的方面称做墨色,把除墨色之外的其他与油墨印刷适性有关的方面称做墨性。油墨印刷适性的调配主要是解决墨色和墨性与印刷效果之间的优化匹配。塑料凹印油墨由于油墨结构和印刷版型、承印物、印刷品用途等方面的特殊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墨色和墨性与印刷作业和印刷质量不相适应的问题比较突出,调墨任务比较繁重,根据笔者在油墨设计和应用指导方面的经验,本文就对常用的溶剂型聚酰胺塑料凹印油墨印刷适性的调配原理和方法进行论述。2   调墨色  2.1 墨色调配方法  (1)解析原稿,确定颜色。  塑凹墨调色是针对原稿的色样进行的,为了减少调色的盲目性,必须首先对原稿的色彩进行剖析,即对原稿色彩是由色料三原色经什么比例混合而成作出判断。目前,解析原稿主要是采用仪器测色和目视比色相结合的办法,仪器测色是使用分光光度计、光密度计、电子分色仪等仪器测得原稿色的光密度值或三刺激值,得到表征色彩的量化数据;目视比色是根据原稿色结合经验判断形成原稿色所需三原色的定性范围。由于仪器测色比较复杂,并且色彩毕竟不是纯粹的物理现象,而是物理和人体视觉生理心理的综合反映,亦即印刷色彩的最终效果是取决于人眼视觉心理体验,所以,在实际墨色调配中采用目视比色会更直接更方便,仪器测色只是用于色彩的标准分析。  (2)基墨手调,刮样比色。  根据对原稿色彩分析的结果,配制理想的三原色油墨(基墨),根据实际调墨的经验,塑凹基墨除红、黄、蓝之外,还应该包括基墨黑、白。调色时,首先,准确称取所需基墨适量(如10g),用调墨刀挑取各基墨少许于玻璃板上调配均匀,目测调配墨色与原稿色,边测边调,当所调墨色与原稿色相近时,可取所调墨于刮样纸上进行刮样,仔细对比面色、底色、墨色,如此经过调色、刮样、比色的反复而细致的工作,直至所调色与原稿色完全一致。然后,再准确称量所剩基墨的量,以所称基墨的起始量减去基墨的剩余量,这一差值可初步作为调配原稿色所需各基墨的量,再以此量称取各基墨进行调配、刮样、比色,修正所调墨的墨色与原稿色相符,最后以此小样比例采取逐量放大得到所需墨量。3   调墨性  3.1印刷作业适性的调配  (1)黏度及其调配。黏度是表征凹印油墨印刷作业适性的主要性能指标。塑料凹印油墨的黏度相比其他油墨较低,仅为50~110cp/25℃(涂-杯:30秒/25℃)。水墨的黏度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印刷作业的进行。黏度过大会造成油墨在传递过程中传墨不畅,转印不良,出现印刷品咬色、糊版、起桔皮等故障;黏度过低会造成油墨稳定性变差,在传递过程中易起泡,印刷品易出现针孔、发虚、晕圈、水纹、粉化、掉灰等故障。在油墨的使用过程中,如果黏度过大,可用5%~15%的塑料凹印油墨专用混和溶剂进行冲调,此混合溶剂由乙醇∶异丙醇∶200#溶剂∶丁醇=1.4∶2∶6∶1∶1所组成,调整时切忌乱加溶剂。如果黏度过小,可用同类同种黏度较高的新墨进行冲调;  (2)粘性及其调配。粘性是表征油墨在转移过程中抵抗墨膜分离能力的性能指标。塑料凹印油墨稀薄而低粘,粘性通常不被重视,事实上粘性不适也会造成印刷作业适性的不良,进一步影响到印刷质量。粘性过大,在多色套印时可能会出现后色将前色拔落、堵版、印迹不平、干后无光等故障,这一现象在前色未彻干时表现比较明显,解决的办法是适当使用撤粘剂;  (3)流动性及其调配。流动性与黏度、粘性、触变性、丝头和稠度等相关,受连结料的特性、颜填料的结构及油墨组成中固体的含量等因素影响。塑凹油墨如果流动性过大会出现图纹扩展、层次不清、墨色不饱和、色泽不亮等故障,这些故障可在油墨设计时通过改变配方进行调整,在生产现场使用中可调兑流动性较小的新墨进行调整或者更换油墨;如果流动性过小会出现传墨不畅、下墨不匀、墨色前后不一致的现象,此现象可采用冲调稀料(乙醇∶异丙醇∶200#溶剂∶丁醇=1.4∶2.6∶1∶1)来调整;  (4)泡沫及其消除。塑凹油墨低粘稀薄而呈液体状,印刷过程中又多采用墨泵循环供墨,空气会不可避免地混入流动的墨中,因水墨的表面张力较大而形成气泡。起泡影响印刷作业正常进行。泡沫消除的办法是一方面加入油墨量0.3%~0.5%的消泡剂如有机硅油;另一方面尽可能减少墨与空气的接触机会,如在保证供墨连续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墨泵的循环量,使用无泄漏的吸墨管并保证墨管口深入墨斗液面30cm以下;  (5)稳定性及其调配。塑凹油墨的稳定性是指油墨在储存或使用过程中所表现的连续均匀性,塑凹油墨由于是稀薄低粘的液体,往往出现颜填料与连结料分层的现象,使油墨的稳定性变差,在储存容器中上稀下稠,在印刷过程中墨色前后不匀。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是配方设计不合理,连结料的黏度过低,颜料比重过大、分散不良,溶剂过量。如果是这样,可通过调整配方设计得到调整;也可能是使用过程中兑稀过度打破了油墨的液固平衡状态,这样可往墨斗中添加新墨进行调整。事实上即使设计合理的水墨在储存中都会存在程度不同的分层,一般通过短时间的搅拌即可消除。因此,油墨在使用开桶前进行充分的摇动是必要的。  3.2印刷质量适性的调配  (1)干燥性。塑凹干燥应该是机上不干,印后快干。干燥过快会造成墨在传递过程中出现堵版、无印迹或印迹残缺等故障;干燥过慢会造成印后不干、印迹发粘、网点扩大、层次不清、卷放粘联等印刷故障。在油墨使用时干燥过快可适量加入沸点较高的溶剂,干燥过慢可适量加入低沸点溶剂。  (2)附着性。塑凹油墨的附着性是指干后的印膜在承印物表面吸附黏着的性能。塑料凹印油墨由于承印物是表面光滑、弱极性的聚烯烃材料,印膜在其上的附着是比较困难的,解决印膜附着问题的主要途径在于对塑料表面进行极化处理,但就油墨方面而言,一是选用极性较大的聚酰胺树脂油墨;二是在稀释、撤淡时选用树脂稀释剂和撤淡剂。  (3)耐抗性。塑凹油墨的耐抗性主要是指印膜对紫外光、水、有机溶剂、酸碱液的耐久保色性能。耐久性受树脂、颜填料、助剂的性能及用量影响。耐久性可通过改变配方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崔锦峰 周应萍 来源:《印刷世界》 

相关资讯

  • 套色精度与网点清晰度提高指南

    纸箱厂里,任何智能化、自动化的实现都要以纸箱产品的生产品质为前提,没有品质的高效率生产是不可取的,也不是纸箱厂转型升级的方向。所以,在使用智能化设备时,纸箱厂务必把握好产品品质。本文重点讲述如何通过智能化提高套色精度与网点清晰度、提升印刷品质。  气囊…

    2025/4/15 7:49:33
  • 无溶剂复合与溶剂型干式复合,在技术原理上有什么区别?

    无溶剂复合与溶剂型干式复合在技术原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胶膜和复合牢度形成机理、涂布方式、各工序的作用和要求等几个方面。无溶剂与干式复合工艺技术原理上的差异:

    2025/4/14 7:19:34
  • 以印刷康师傅包装为例,解析凹印缺墨原因

    实际生产中,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操作人员报告某项异常故障时,往往只是简单讲述异常的现象,而不能很精准地描述具体细节。例如缺墨,顾名思义,缺了一块墨或一片墨。但实际上,缺墨现象不一样,产生的原因是完全不一样的,解决方法自然也不一样。  本文用几张具体的异…

    2025/4/13 7:58:16
  • 柔性版6大质量要求及存储条件

    当版材被生产出来之后,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把控和检查才能投入使用。那么柔性版有哪些质量要求,生产出来之后又该如何存储呢?请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柔性版的6大质量要求以及存储条件把。  柔性版的6大质量要求  1、印版要有一定硬度  印版做完之后,一般要做一…

    2025/4/12 7:10:18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