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装装潢产品的印刷过程中,一些用四色原产品由于套印问题及水墨平衡不易控制,不容易达到理想的复制效果,而采用专色油墨印刷不存在套印问题,水墨平衡也比较容易掌握。 虽然专色油墨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但并不是所有的包装产品都适于用专色墨印刷。 针对不同的印刷品,如何合理地运用专色油墨,这就要求技术人员把好关,认真仔细地分析色样或样稿,并采用准确的调配方法来调配专色油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部的效果。 1.调配油墨时,如何分析色稿或样稿 分析色稿时,主要是对色稿上的颜色和所用的油墨进行分析,其原则是:三原色是调配一切墨色的基础色,不管多么复杂的颜色,不管如何变化,总超不出三原色的范围。 在对色稿进行分析时,要尽可能地弄清楚该色稿是以网线印刷为主,还是以实地印刷为主。如果以网线印刷为主,在调配油墨时就要侧重于底色一致;如果以实地印刷为主,调配地可以侧重于面色一致;如果两者兼而有之,那么调配油墨时度色和面色就要兼顾。 色稿分析完后,要对所用油墨的颜色进分析,即:对于任何一种油墨,要善于看出其中的颜色成分。例如:对黄色油墨,要善于鉴别它是带红相还是带蓝相(或带绿相);对于品红色油墨,要善于鉴别它是带黄相还是带蓝相(或紫相);对于青墨,则要善于鉴别它是带红相还是带绿相(或带黄相)。 假设用青墨与黄墨来调配绿墨,如果青墨带红相,或者黄墨带红相,那行混合所得的绿色不会发暗,因为这实际上等于在青墨和黄墨中加入了品红墨,而这一部分品红色即使很少,也要同一定量的青色和黄色按色料减色法原理混合成黑色(黄+青+品红=黑),在绿色中加入少量黑色,其颜色当然就发暗了,明度和饱和度也随之大大降低。 2.如何根据色谱来确定油墨的色相以及调配比例 调配专色油墨通常需要一本标准色谱、一台称量天平及理想的调配环境。道先,要根据色样的色相,在色谱中找到相应的色块,以该色块所标的四色网点面积百分比来确定原稿色彩中黄、品红、青、黑四色的比例。 假设需调配1000克淡绿色墨,色谱中标明黄(Y)70%、青(C)20%,说明淡绿色墨是以黄色为主色调。假设印刷面积为1,所需冲淡的比例就应该为1-70%。根据配墨公式,可得各成分的用量。 一批活件所用油墨的调配量与下列因素有关: 1)纸张的规格; 2)图像的面积; 3)印数的多少; 4)纸张的种类; 5)所用油墨的比重; 6)损耗量。 3.怎样才能准确调配好专色油墨 专色油墨调配包括浅色油墨调配和深色油墨调配。凡是在原墨中加入冲淡剂所配成的油墨都是淡色油墨,调配时以冲淡剂为主,原色墨为辅。须注意: 1)根据色样选择合适的冲淡剂; 2)根据色谱与原样确定原墨和冲淡剂的比例关系; 3)按照从浅色到深色的顺序分别逐次加入所选定的原色墨; 4)按照调配比例以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油墨; 5)调配均匀后,用刮刀刮取小色样与原样进行对比检查,或在纸上将油墨拍打开(即蘸取与绿豆体积相仿的油墨放在纸上,再有另一张纸盖在上面把油墨展开对比); 6)尽量少用不同颜色的油墨,否则调配出的墨色光泽度降低,墨色灰暗; 7)试样所有的纸张最好与印刷用纸相同,观察色稿与试样时必须在同一标准光源下进行。 深色油墨的调配方法与浅色油墨的调配基本相同,但应注意: 1)以主色调为主要用墨,辅以其他油墨。调配时先分析主色墨和辅色墨的明暗关系,然后称量油墨,置主色墨于配墨台上,徐徐加入辅色墨并搅拌均匀,而后用比较的办法观察与原色样的差异,直至相符。 2)选用色相接近要求油墨,进行油墨。根据减色原理,混合后的色彩将变得灰暗,原色油墨种数越多,颜色就越灰暗,亮度和色彩的鲜艳度也越低。所以,在调配以墨时,必须选择与用色要求相近的色墨,避免多种色墨的调配。例如,深棕色一般用红墨和黄墨略加黑墨来调配。 3)注意油墨的色偏。油墨通常都有些偏色,如偏红、偏蓝、偏黄等,调配油墨时一定要控制好各色油墨的色偏。 4.调配各色油墨应注意的问题 调配专色油墨时,除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 1)配墨用具如墨刀、配墨台(盒)、天平等应用汽油洗涤,并保持干净。 2)保持周围环境卫生,沾有油墨处应用抹布擦掉,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保管好机台上送回的剩墨,不要使其干燥结皮,以备以后再用。最好在剩墨中倒入一些调墨油,然后用油纸盖好。 4)用纸捻看色相时,应用待印的纸在标准光源或自然光下观看。 5)配墨时,不要用带色墨的墨刀去挖取另一种颜色的油墨或辅助料。 6)使用桶装或盒装油墨时,不要用墨刀随便挖取,应在表面按层挖取。 7)切忌在油墨中盲目添加其他辅助料。 8)对于用量较大的油墨,干燥剂最好现用现加,用多少加多少,以保证质量。 9)及时记录调配油墨的比例,以方便下次印刷时调配油墨。
相关资讯
-
纸箱厂里,任何智能化、自动化的实现都要以纸箱产品的生产品质为前提,没有品质的高效率生产是不可取的,也不是纸箱厂转型升级的方向。所以,在使用智能化设备时,纸箱厂务必把握好产品品质。本文重点讲述如何通过智能化提高套色精度与网点清晰度、提升印刷品质。 气囊…
2025/4/15 7:49:33
-
无溶剂复合与溶剂型干式复合在技术原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胶膜和复合牢度形成机理、涂布方式、各工序的作用和要求等几个方面。无溶剂与干式复合工艺技术原理上的差异:
2025/4/14 7:19:34
-
实际生产中,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操作人员报告某项异常故障时,往往只是简单讲述异常的现象,而不能很精准地描述具体细节。例如缺墨,顾名思义,缺了一块墨或一片墨。但实际上,缺墨现象不一样,产生的原因是完全不一样的,解决方法自然也不一样。 本文用几张具体的异…
2025/4/13 7:58:16
-
当版材被生产出来之后,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把控和检查才能投入使用。那么柔性版有哪些质量要求,生产出来之后又该如何存储呢?请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柔性版的6大质量要求以及存储条件把。 柔性版的6大质量要求 1、印版要有一定硬度 印版做完之后,一般要做一…
2025/4/12 7:10:18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