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次 问题名称 现 象 可 能 原 因 对 策 1 油 墨 不 均 板面油墨无法均匀附着成点状条状或片状油墨白点(无法下墨) • 油墨混合时间不足 • 油墨混合错误• 板面油渍或水渍残留(前处理不洁) • 油墨杂质(胶带油渍混入而破坏表面张力) • 刮胶片材质不良• 网版清洗不洁 • 油墨混合后过期使用 • 检查前处理线确认吹干烘干段之作业品质 • 检查前处理各段是否合乎制程标准(水破、磨痕) • 确认油墨混合参数 • 清洗网版,更换刮刀等使用工具 2 大 铜 面 空 泡 1、大铜面上油墨全覆盖区油墨与铜面分离 • 前处理不良 • 板面杂质附着 • 铜面凹陷 • 油墨混合不良 • 铜面上油墨厚度不均 • 油墨表面遭受撞击受损• 烤箱温度分布不均和烘烤不足或烘烤过度 • 多次喷锡或喷锡锡温过高 • 检查前处理线,确认各工作段是否能达到品质要求• 确认烘烤温度及烤箱分布升温曲线 • 确认油墨混合参数 • 检查生产流程减少外力撞击 • 确认喷锡作业参数及状况 2、大铜面或线路面转角油墨全覆盖区油墨与铜面分离 • 油墨印刷过薄 • 前处理于线路转角处处理不良 • 烘烤不足 • 多次喷锡或喷锡锡温过高 • 浸泡助焊剂过久 • 助焊剂攻击力过强 • 转角处油墨受损 • 调整防焊印刷厚度 • 降低线路电镀厚度 • 确认烘烤条件及烤箱分布升温曲线 • 确认喷锡作业参数及状况 • 检查生产流程减少外力撞击 • 检查前处理线确认吹干烘干段之品质要求 3 塞 孔 爆 孔 1.曝光后油墨溢出 1.曝光底片赶气动作不良 2.曝光抽真空不良 3.定位片未插入孔内 4.吸真空压力不稳定 5.杂物附着于底片 1.曝光时底片需贴紧作业板 2.使用比作业板薄之导气条 3.定位PIN需确实插入定位孔 4.检查底片及自主检查 项次 问题名称 现 象 可 能 原 因 对 策 2.后烘烤后油墨溢出 1.未区段性升温 2.区段性升温低温段温度太高 3.区段性升温低温段时间不足 4.区段性升温未连续烘烤 5.烤箱温度分布不平均或方向不固定 1.后烘烤箱必须为区段升温 2.区段性升温需连续烘烤 3.确认烤箱内各区域之升温曲线 4.热风方向必须为同一方向 5.确认作业参数 3.喷锡后油墨溢出 • 区段性升温高温段温度太低 • 区段性升温高温段时间不足 • 烤箱温度分布不平均或方向不固定 • 烤箱排风不良 • 喷锡前作业板未预烘烤加热 • 多次喷锡 • 底片设计不良 • 确认烤箱内各区域之升温曲线 • 确认后烘烤作业参数 • 确认喷锡作业参数及情形 • 喷锡前作业板先预烘烤加热 4 塞 孔空 泡 4.喷锡后孔缘空泡 • 喷锡前作业板未预烘烤加热 • 多次喷锡 • 锡温过高 • 后烘烤不足 • 前处理不良(孔内水渍油渍残留) • 孔内粗糙度不足(蚀刻速率不足) • 板面粗糙度不足(刷磨不良蚀刻速率不足) • 塞孔过饱 • 区段性升温低温段时间不足 • 油墨肿胀系数过大油墨附着不良 1.喷锡前作业板先预烘烤加热 2.确认喷锡作业参数及情形 3.确认后烘烤作业参数 4.检查前处理线确认是否合乎制程标准品质 5.不可使用同一种油墨三道作业(塞孔、印刷、印刷)孔内需保留空间 6.修改油墨性质 7.修改设计为螃蟹脚 5 断 格 线 焊盘间防焊隔离线断裂 1.油墨印刷太厚 2.曝光能量不足 3.显影温度太高 4.显影压力太大 5.显影时间过长 6.底片透光量太低 7.停留时间不足 8.曝光灯管过期 9.曝光冷却石英管太脏 10.油墨不良感光度不足 11.预烤不足 1.确认曝光作业参数 2.确认显影作业参数 3.降低油墨印刷厚度 4.增加曝光后停滞时间 5.使用透光率较佳之作业底片 6.确认曝光灯管寿命 7.修改油墨性质 项次 问题名称 现 象 可 能 原 因 对 策 6 显 影 不 洁 于欲显影掉之区域(防焊曝光时底片黑色或棕色区域)之油墨无法完全清除 • 预烤过度 • 烤箱排风回圈不良 • 油墨过期或油墨混合错误 • 预烤后停滞时间太久 • 环境不良(湿气太重,温度太高) • 作业区光线非防 UV灯管 • 曝光能量太高 • 显影温度太低 9.显影压力太小 10.显影液浓度不足 11.显影时间太短 12.底片遮光率太低 13.稀释剂含水过高 14.板材本身透光 1.混合前确认油墨品牌是否相符合及油墨品质 2.确认烘烤条件及烤箱分布升温曲线 3.确认周边作业环境及设备 4.确认曝光作业参数 5.确认显影作业参数 6.确认底片遮光率 7.控制印刷后曝光前的停留时间 8.调整油墨特性 7 喷 锡 后 油 墨 剥 离 于铜面区或线路区之防焊边于喷锡后防焊与铜面分离 • 油墨印刷过薄耐热性不足 • 曝光能量不够 • 前处理不良板面粗糙度不足 • 前处理后停滞过久而使作业板氧化 • 烘烤不足或过度 • 多次喷锡或喷锡温度过高 • 浸泡助焊剂过久 • 助焊剂攻击力过强 • 显影过度 10.油墨附着力不良 1.检查前处理线确认是否能达到制程标准品质要求 2.降低前处理后作业板停滞时间 3.确认曝光显影条件 4.确认后烘烤条件 5.确认喷锡参数及作业情形 6.更换助焊剂 7.调整油墨特性 8 油 墨 白 化 1.于显影后板面色泽为部分区域白雾状(大部分集中于同区域) 1.曝光前水气附着于板面 2.曝光时吸真空不良 3.底片透光率不佳 4.显影液温度过高 1.控制作业环境温度及温度 2.更换透光率较佳之底片 3.量测曝光台面各区域之曝光能量 4.确认曝光及显影线之作业参数 2.于喷锡后板面色泽为白雾状(不固定形状分散于不同区域) 1.喷锡后未降温即进入后水洗 2.UV能量不足 3.后水洗水洗水太脏 4.油墨热涨缩系数太大疏孔性大 1.喷锡后先于气冷后再进入喷锡后处理线 2.喷锡前加照UV光 3.更换喷锡后处理线水洗水 来源:广州市回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
近期,烟草行业就当前形势对烟包VOCs进行了分析研究,拟对烟包VOCs限量标准作出相应修改,即在保持原来各项指标限量不变的基础上,苯仍为单项否决,而其他15项化合物的限量指标中每一单项均不允许超标,该要求在一些地区已开始试行。面对这一新课题,如何确保凹印烟包达到…
2025/6/26 8:14:14
-
目前,软包装材料采用的基本都是里印,故复合过程中,无溶剂胶粘剂会直接与油墨接触;而最终产品的外观、剥离强度等性能与油墨、胶粘剂的匹配性直接相关。 油墨一般由连接料、颜料或染料、助剂、填充料等组成。油墨连接料有以下几种类型:氯化聚丙烯树脂(目前凹版里…
2025/6/22 16:07:54
-
溶剂型油墨是靠溶剂挥发干燥的,故溶剂的挥发速度直接决定油墨的挥发度。溶剂的挥发应与具体的印刷条件相匹配,过快或过慢都不好。若挥发过快,可能造成堵版、墨层光泽差等故障;若挥发速度过慢,则可能造成粘连等故障。因此选择合适的溶剂相当重要。 挑选溶剂时应当遵…
2025/5/29 7:46:27
-
纸箱厂里,任何智能化、自动化的实现都要以纸箱产品的生产品质为前提,没有品质的高效率生产是不可取的,也不是纸箱厂转型升级的方向。所以,在使用智能化设备时,纸箱厂务必把握好产品品质。本文重点讲述如何通过智能化提高套色精度与网点清晰度、提升印刷品质。 气囊…
2025/4/15 7:49:33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