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白色聚乙烯薄膜泛黄或变红(变色)的文章有许多。然而,这些文章中并未对印刷油墨在这类变色现象中的作用提出足够的参考意见或解释。在此,笔者对油墨成分与薄膜成分之间的化学作用进行了研究,这种化学作用是最终导致薄膜变色的原因。
对不同油墨成分在薄膜变色中所起作用进行准确的描述,将对印刷或涂层聚烯烃薄膜具有很高的价值。
背景
材料变色不仅令人讨厌,而且还要花费不必要的钱财去打点产品。引起变色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要想通过单一的解释来解决薄膜变色几乎是不可能的。
变色最好通过一个一个案例来进行解释。根据我们的观察,下列因素的一项或几项可能引起这类现象 :油墨、基体(薄膜)、环境或甚至工艺条件。本文仅将讨论的范围局限于印刷聚乙烯薄膜泛黄/变红。
Ciba-Geigy和DuPont等供应商曾对包装材料中聚乙烯薄膜的变色进行过较为深入的阐述,虽然他们的题目有些类似于薄膜泛黄,但并未论及印刷油墨和印刷油墨在变色现象中的作用。我们在软包装业观察到一些印刷聚乙烯薄膜变色的特例,这使我们决心承担起一项完整的调查,以探究油墨、基体、环境和工艺条件相互之间的物理和/或化学作用。
项目个例
我们在一家加工商那里进行了变色现象的系统化研究。该研究在实验室和生产现场分别进行。我们尽量朝缩小研究范围的方向收集数据,从而达到单一的“起因-结果”,故而研究结果的展示和讨论也遵循同样的步骤模式。
阶段1:初步数据收集
加工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初步讨论重点如下:
◆ 供应商薄膜树脂原理;
◆ 薄膜加工使用的添加剂;
◆ (变色)发生频率及时间;
◆ 印刷材料的露置条件;
◆ 使用的油墨类型。
与不同的供应商和加工商进行交谈十分重要,这样可以准确了解所有的基础情况。初步信息表明,许多情况下薄膜的添加剂中不是含有BHT(2,6-二叔丁基-对-甲酚),就是含有类似的酚类抗氧剂,以及增滑剂和抗静电剂。不透明聚乙烯薄膜(含钛白粉颜料)的变色甚于透明薄膜。据加工商介绍,在夏季或温度较高的储藏条件下,薄膜较容易泛黄。这种类似铁锈的颜色在薄膜卷材的边缘非印刷区域自外缘到内芯均可见。此外,当薄膜卷被收缩包装以避免受到尘埃粒子和烟雾侵袭时,也会发生变色。然而,当相同的印刷材料被加工成包装袋或以类似空气条件储藏于瓦楞箱中时,不会发生变色现象。类似地,没有印刷内容的成卷薄膜被收缩包装时也不显示变色。加工商还指出,不同油墨生产商的油墨产品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变色。这里,所有的油墨均为表面印刷油墨,以硝酸纤维素和聚酰胺树脂为原料基础。
结论
初步信息使我们确定了下一步要调查的可能的变色起因:
◆ 薄膜添加剂;
◆ 升高的温度的关系;
◆ 印刷薄膜盒装和收缩包装两种储藏方式的比较;
◆ 油墨成分。
阶段2:实验1的设计
基于上述信息,我们要求加工商为我们提供分别含两种级别抗氧剂的白色聚乙烯薄膜和两种类型抗氧剂与其标准薄膜搭配,供我们进行评估。
实验中使用咔唑紫色颜料着色的油墨,因为这种油墨本身不会迁移,因而杜绝了因为颜料迁的样品分别以如下方式放置:
◆ 室温下敞开放置;
◆ 室温下置于密闭的玻璃罐中;
◆ 120 oF下敞开放置;
◆ 120 oF下置于密闭的玻璃罐中。
样品在上述条件下放置48小时,然后观察其变色情况。(未完待续)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