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油墨行业概况
目前我国油墨工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生产企业超过300家,其中有30多家具有相当规模和生产及研发能力,油墨的综合生产能力约为每年22万吨,为世界第四位,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6%。从总体上讲,我国油墨虽可基本上满足国内印刷包装业的需求,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例如在我国塑料凹印油墨中,苯类溶剂型油墨占有很大比重,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则明确规定禁止在食品包装印刷中使用苯类溶剂。我国加入WTO后,“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众多产品出口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我国油墨工业发展方向
2005年4月,在杭州举行的油墨会议上,许多专家都提出要求改善油墨的环保性与卫生性,建议在油墨行业标准中增强重金属的控制指标。2006年,新的油墨国家标准即将出台,其中将对苯类溶剂残留及重金属含量进行严格的规定和控制。这类标准的出台将使国内的塑料包装油墨在今后的产品研发上必须同安全性、卫生性联系在一起。就其溶剂体系来说应朝无苯、醇溶、水性方向发展;就其连接料技术来说,应朝醇溶水性聚合物体系方向发展。聚氨酯系油墨因其具有毒性小,对PET、NY材料印刷适性好,耐高温蒸煮、耐冷冻、耐磨等优秀性能而备受用户的青睐,并将逐步取代氯化聚丙烯系油墨。塑料包装油墨就其颜料体系来说,将朝不含重金属颜料方向发展。国内的颜料厂家若无法同国际厂家在这一点上接轨,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这样,中国油墨将走向理性发展的快车道。
三、从根本上改善油墨对环境的影响
1.改善油墨连接料
在欧美地区,塑料油墨可以分成表印和里印复合两大类型。出于生产成本和市场发展要求考虑,目前的表印油墨以醇溶聚酰胺和硝化纤维素混合作连接料,生产的油墨则完全可以取代目前的以甲苯与异丙醇作溶剂的表印油墨,以聚酯及聚氨酯作主体连接料的表印油墨性能非常优秀,目前已是欧美国家高档软包装印刷的主导油墨,一些要求较高的印刷包装均采用了这类油墨。水性化塑料薄膜软包装用油墨近年来国外已有报道在柔性版印刷中应用。国内目前使用无苯(或醇溶)复合油墨,主要以聚酯/聚氨酯或PVB树脂为主连接料,可以印刷BOPP、PET、NY膜,其印刷适性、复合适性,以及特定的功能性要求均达到或超过苯类油墨。另外,以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结合PVB作连接料的醇溶油墨研发以及水性化软包装用油墨技术均有了实质性的突破,类似醇溶油墨已批量推向市场,如浙江新东方油墨、上海DIC、上海锡克拜以及大连施密特等厂家均有自己特色的醇溶油墨产品。
2.从根本上杜绝
我国的塑料彩印厂家规模大小不一,生产设备的性能档次参差不齐,以小规模的彩印厂家占多数。由于包装业竞争的加剧,导致一些小规模厂家注重产品成本,忽视了产品内在质量,缺少对综合性能、安全卫生性的评价。鉴于此,印刷厂家花大力气对印刷设备、原材料、工艺参数等作严格的控制。但甲苯对BOPP等聚烯烃薄膜有较好的亲和性,在包装袋印刷时,特别是上墨面积较大、墨层较厚的印刷品上,溶剂残留难以挥发,虽然有严格的工艺管理,一旦失控,就有可能产生过量的苯类溶剂残留。一些较大规模的印刷厂家,尽管拥有先进设备,往往也难以控制印刷品甲苯残留量,成为软包装卫生质量控制的一个难点。只有从源头上控制,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当前不少厂家已采用醇溶复合油墨做印刷铺底新工艺,甲苯残留量大幅度减少,可以达到目前行业推荐的<3mg/m2的控制标准。虽然甲苯残留量控制在一个限量范围内,但仍与欧盟及美国标准不符,出口产品仍然不能通过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只有出台强制性标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印刷包装行业存在的溶剂残留安全卫生问题。可喜的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已引起高度重视,将从今年起执行产品认证管制制度(
四、倡导绿色包装理念
浙江新东方油墨集团有限公司一贯倡导绿色包装理念,多年来与(香港)新加坡HGRESIN公司全面合作,结合国外醇溶油墨的技术发展特点,全面实现产业化机构调整,率先推出了食品及药品包装用环保型系列油墨:其中豪达421FD型醇溶复合油墨,专用于BOPP等薄膜的印刷;超力福303FD型醇溶复合油墨用于PET、ONY膜印刷;以及超力福313FD型、311FD型醇溶表印功能性油墨用于LDPE共挤膜等系列产品,这些醇溶(无苯、无丁酮)环保型油墨目前已大批量应用在牛奶等液体食品包装以及冷冻食品、保鲜蔬菜、奶粉、饼干、巧克力等包装上。其中豪达421FD型白墨还能与氯化聚丙烯色墨配合使用,达到大幅度降低印刷膜中甲苯残留量的目的。在蒸煮包装油墨领域,新一代(单组份)超力福3100FD型耐蒸煮(无苯、无丁酮)醇溶复合油墨也巳全面推向市场。此类环保型油墨印刷适性和后加工适性都比苯类油墨更具有优越性。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