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众多造纸企业中,北部地区企业大多因原材料、水资源紧张而喘息不已;东南沿海地区企业则大量遭受国外纸业公司的正面冲击;中部地区企业尽管在原材料、水资源方面占据优势,但由于技术装备落后也倍感焦急。
中国纸业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一方面,纸的消费量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加入世贸组织的冲击使我国造纸工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我国纸业产品无法与外商产品竞争,已失去原有市场份额,财务状况一路下滑的境况,纸业界许多人士忧心忡忡。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业内人士。
造纸业难掩尴尬
据中国纸业协会副理事长王祥介绍,从1990年到现在,我国纸及纸板的消费量每年以12%的速度递增。1997年,全国人均纸张消费量仅为25公斤左右,低于世界人均消费量55公斤的水平,更是远逊于发达国家人均300公斤以上的消费水平。到2010年我国纸及纸板的消费需求约在6000-7000万吨,虽然未来10年内消费量将翻一番,但人均消费水平仍不高。即使考虑人口增长因素,届时人均消费水平也仅有50公斤,相当于1996年的世界消费水平。1997年,国内纸及纸板产量为2744万吨,低于消费量514万吨,生产远不能满足消费。不得不靠大量进口纸及纸板来填补这一市场“缺口”。
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表明,1996年我国进口纸及纸板量为303万吨,1997年增至450万吨,1998年进口纸及纸板又猛增至577万吨,导致国产纸自给率呈下降趋势,国内产品自给率由1995年的89%下降至1997年的84%。自进入90年代,国内造纸工业受到政策上的保护不多,进口税率不断下调,外资进入也限制较少。导致造纸工业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基本自给型,日益成为进口用汇大户,1999年共进口纸及纸板、纸制品691.3万吨,商品浆309.8万吨,加上废纸251.7万吨,总量达1252.7万吨,用汇56亿多美元,而出口则微不足道。
我国造纸行业从1996年开始急转直下。就地域而言,目前,在我国众多造纸企业中,北部省份公司大多因原材料、水资源紧张而喘息不已;东南沿海省份公司则大量遭受国外纸业公司的正面冲击;中部省份公司尽管在原材料、水资源方面占据优势,但由于技术装备落后也倍感焦急,业内上市公司业绩连年下滑。就公司业绩来讲,以1999年上半年为例,造纸行业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尽管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4亿元,同比上升18.83%,但是平均实现净利润1572.74万元,同比下降23.30%,而且平均每股收益0.091元,净资产收益率3.25%,低于沪深两市整体平均水平。
三大瓶颈制约造纸业
谈及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王祥认为主要有三:一是长期以来,国家对造纸工业投入资金极为有限。导致我国造纸业很长一段时间依靠大量乡镇简陋小企业的无序发展,从而使造纸业整体上成为一种效率低、污染重的非现代化落后产业。二是生产规模较小,难以抗拒大面积的冲击。按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国外纸张品种的进口税率将调至5%-6%,势必造成国外纸张对我国形成倾销之势,致使众多国内造纸企业拱手将市场送给国外企业。三是整体装备、技术水平不高,难以与国外优质纸料抗衡。国内企业的技术装备大多为六七十年代进口,虽经技术改造后,达到80年代末期国际水平,但与国外先进的大型纸机相比仍大大落后。更何况其余各浆纸、电、碱、水车间陈旧设备过多,生产效率不高。目前国外新闻纸行业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大约为700-1000吨/人年,而国内公司则远远低于这个水平。
中国纸业协会的一位专家说,以岳阳纸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始建于1958年,地处长江和洞庭湖交汇的城陵矶,便利的水陆交通、丰富的淡水资源与湖区丰富的芦苇、杨木原料,使这里被国内外造纸专家喻为发展造纸工业的黄金宝地。在计划经济时代,岳纸曾几度辉煌,但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岳纸却一度丧失发展机遇,企业面临工艺技术落后、设备陈旧老化、产品成本高、品种单一、效益连年下滑的窘境。近三年来,企业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四年内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近3倍,吨纸成本也下降了600 元,产品品种由4种增加到16种。2001年公司利税总额达到21235万元,其中利润为10035万元。岳纸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更是积极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从而使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企业由此走上高速发展之路。
出路在于结构调整
在新近的一个行业研讨会上,中国造纸协会张新平等业内人士和有关专家指出,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我国造纸工业须解决好以下突出的结构性矛盾,才能缩短与世界造纸工业的差距:
一是要解决市场总量供给短缺与产品结构性有效需求不足并存的矛盾。我国造纸工业难以满足纸业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表现为高档纸品供给不足,低档产品大量积压,生产过剩。
二是要解决造纸原料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我国造纸原料以非木材纤维为主,木浆造纸比例很小,木浆比例不足10%,与国际上现代化造纸工业采用90%以上的木浆造纸相比,显然不尽合理。
三是要解决目前数量多而生产规模小的企业结构,影响我国造纸工业向现代化和规模经济方向发展的状况。我国造纸工业企业结构规模偏小,因而规模效益差,竞争力弱。1997年全国年生产能力万吨以上的造纸企业1180家,产量1858万吨,占总产量的68%。其中年生产能力3万吨以上的企业130多家,产量600万吨,占总产量的22%。而年生产能力超过20万吨的只有3家,年生产能力10万吨以上的企业也只有30家。我国现有造纸企业平均规模年产5975吨,与世界平均4万吨的规模差距甚大。
四是要解决现有产品结构不适应纸张消费市场变化的状况。我国纸及纸板产品品种仅有600多种,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与发达国家拥有1000多种高档产品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随着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这种产品结构已不适应纸张消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加剧了对进口纸及纸板的依赖性。
五是要解决技术装备落后的问题。目前国内造纸企业技术装备大部分是七十年代以前的水平,少量为八十年代水平,个别达到90年代水平,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