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胶印

欧洲卷筒纸胶印机械的走势分析

2007/11/7 21:58:17 人评论

全球商业印刷厂购置卷筒纸胶印机的投资已达到创记录的水平。2004-2006年约有10亿欧元投资于新的卷筒纸胶印机系统,在欧洲市场占有47% 的最大份额。在北美的投资份额将近30%,亚洲、大洋洲/太平洋、非洲和拉美约占1/4。从印刷机制造商的机器在市场上所占份额来看,曼罗兰占38% ,排在高斯(31%)和高宝(11%)的前面。 

  纸张消耗 

  商业卷筒纸胶印长期增长的动力,按照最重要的卷筒纸印刷方法通过对欧洲纸张需求的差异分析变得更加透明。例如,热固型卷筒纸胶印方法的年纸张消耗量从 1995 年的 510 万吨增长到 2006 年的 850 万吨,提高 67% 。在直接比对中,用于冷固型卷筒纸胶印的年纸张消耗量从 900 万吨 (1995 年 ) 增长到 1080 万吨 (2006 年 ) ,提高约 20% ,在出版凹印方面用纸量从 370 万吨增长到 440 万吨 ( 增长 19%) 。跟纸张消耗量相比,现今在欧洲加倍多的杂志、目录和广告印刷都用热固型,如出版凹印方法印刷。 10 年前,商业卷筒纸胶印的领先优势只占 40% 。 

  趋势向XXL宽幅发展 

  对热固印刷产品的需求迅猛提高,也拉动了印刷行业在日益加宽和加快的轮转印刷机方面的投资增长。从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全球新安装的 24 页至 80 页高容量的卷筒纸胶印机,年总投资额从 12% 增长到2006年的38%。现今在欧洲经济发达区域,每两台商业胶轮中就有一台高容量的系统。自1996年以来,全球仅曼罗兰一家就销售和安装了约300台竖开本和横开本尺寸的Lithoman和Rotoman系列的机器。其中约有 90 台 Lithoman 机的纸带宽度从1780mm至2060mm。 

  生产率的显著提高不仅是通过 XXL 纸带宽度达 2060mm 和印刷速度超过 15m /s 达到的,而且同时也利用自动化技术大大减少装调时间、废纸率以及系统的维修费用。具有高度自动化和维修舒适性的全新一代研发的高效折页机组是商业胶轮日益流行的另一个基本前提。重要部件如输墨装置、折页机上层结构和折页机组的自动预置、自动化的纸张物流处理和最佳的启动曲线,这些使高容量印刷机也能够经济地印制从 2 万份至 3 万份具有中或高等篇幅的低印数产品。例如,现今达到的废纸数值只有 10 年前的 1/3 。因此商业胶轮符合行业向短版印刷发展的趋势。 

  另一方面,通过较高的纸带速度与宽纸带相结合,大大提高了高容量机器的总产量。如今一台 72 页的机器每小时生产 300 多万 A4 页。优化工艺技术的系统成分,如橡皮布、润版液、硅酮或印刷墨辊对于在高效印刷机上提高生产率和质量稳定性是基本的前提。例如,这些经过试验和按照机器协调的材料在曼罗兰 Printcom 标记下不断发展。原则上讲,对重要的纸张、油墨、干燥器、印前和印后加工的材料和部件供应商的密切合作赋予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相关资讯

  • 如何调整粘合剂来避免瓦楞纸板粘合不良?

    良好的粘合应是涂在波形瓦楞纸和面纸之间的粘合剂经过高温烘烤迅速糊化后,纸和粘合剂牢固结合,经专用设备和附件将其剥离时,撕裂的应是纸的纤维,而不应是粘合剂脱开。  瓦线使用的粘合剂,在配制过程中,主要控制粘合剂的固体含量、糊化温度和粘度。  瓦线粘合剂三…

    2025/6/29 13:40:17
  • 如何对印刷纸的湿度进行调节?

    在进行印刷工作过程中,如果没有控制好印刷纸的温度和湿度,很可能会因为产生闷车现象而阻碍整个印刷过程的进行。  印刷机对纸是非常敏感的,假如温湿度控制不好,便容易使纸产生荷叶边,对印刷输纸及印品套印产生影响。  机器在正常印刷时,输纸头、前规、拉规、输纸…

    2025/6/21 9:02:02
  • 一张图说清楚精装书

    精装书工艺怎么说更专业?用一张图告诉您!快来看看吧!封壳:由封壳面料包在封壳纸板和中径纸板上环衬:粘在书芯上下两面,起装饰作用并使书芯与封壳连接。通常是对折页,粘口粘在书脊一侧书背纸:一张薄纸粘在纱布上,起加固作用纱布:粘在书芯背面,起加固作用 堵头布…

    2025/6/20 8:09:21
  • 紫外荧光油墨 谁说纸币就不能闪亮

    紫外荧光油墨(ultra-violetfluorescentInk)是由在油墨中加入相应的可见荧光化合物而制成的。其防伪特征是:印刷品在普通光线下看不见,在紫外线下,可发出闪闪荧光。  紫外荧光油墨有隐形和有形之分。应用紫外光(200—400nm)照射激发而发出可见光(400—800nm)的特…

    2025/6/18 7:55:51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