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胶印

原稿偏色解决方法

2011/8/18 8:36:18 人评论

  在书刊和包装印刷领域,彩色印刷已成印刷主流,印刷品的质量亦日益提高。但因主观及客观因素影响,达到精品级的还不多,仍无法与国外优质产品相比。我们知道,彩色印刷品的质量,受复制过程诸多因素,如彩色原稿图象的阶调层次、网点扩大值、色彩平衡等制约,而当中又以印前图象制作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彩印品的质量,虽然在制版印刷时可以对一些不足之处作部分矫正,但要印刷出精品基本上就无能为力了。因此,印前制作图象时,如发现原稿质量不足,就应想办法纠正。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处理技术和方法。

  一.对原稿的要求

  (1)原稿密度

  原稿中最大和最小密度的差值(即反差),如今一般印刷品可达的最大密度值为1.8,印相纸图象最大可达1.7,修整原稿的黑墨水密度为1.8。一般来说,原稿的所有密度在白纸上只能在0~1.8范围内再现,因此,对原稿来说,就有一个适应于制版印刷的密度范围。当原稿的密度范围过大时,扫描仪和电分机对超出密度范围部分的反映灵敏度下降,所以分色版层次较平。根据实践,原稿为0.3~2.1,即反差为1.8时最为合适。彩色负片原稿密度差控制在2.4内;若原稿反差小于2.5,复制时进行合理压缩,效果也较理想,若原稿反差大于2.5,即使复制时进行阶调压缩,也会令层次丢失过多,效果欠佳。

  (2)原稿偏色性

  一般分整体偏色、低调偏色、高调偏色和高低调各偏不同颜色(即交叉偏色)。因此,纠正时要综观整体考虑,不能见一个偏色就马上处理一个颜色,否则会引起其它的偏色。

  (3)原稿层次

  衡量复制品的质量主要有层次、颜色和清晰度三大指标,并以层次最为重要。正常原稿的层次应具备画面不偏亮偏暗,高、中、低调均有,密度变化级数多,阶调丰富等特征。

相关资讯

  • 如何利用智能化控制降低胶水耗用

    在制作纸板过程中,往往在上胶量上犹豫不决。上胶量过小,容易脱胶,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品质,上胶量过大,把胶水间隙调大,既增加了成本,又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和耐损度。如何把握好上胶量,既降低成本有提升质量?让我们走近上胶工序,了解最优解决方案。  上胶量大的…

    2025/4/15 7:53:35
  • 提升纸板外观和尺寸精度的方法

    长久以来,瓦楞纸板生产线纸板的长短尺寸问题一直深深的困扰着纸箱厂,由于未按生产指令下达的制造尺寸调整产生偏差,或因车速和传送皮带、测量轮原因造成横向切断不准确,以及纵切压线轮不固定造成纵向尺寸不准等,都极大地影响了纸板生产的质量。特别是横切刀因测量轮的…

    2025/4/14 7:32:42
  • 为什么印刷机在模切时摇盖尺寸有大小?

    一般而言,印刷模切尺寸变化是由两个方面的问题产生的,其中由于模切棍产生的速差引起的相对比较多。当然模具制作精度也会引起模切尺寸误差,包括模具安装造成的尺寸误差等,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今天先给大家介绍下关于速差引起的质量问题:  第一、模切棍产生的速差引…

    2025/4/5 7:21:56
  • 十二个模切工艺缺陷调整剖析,值得一看!

    本课程通过讲解生产过程中全自动平压平模切机原理,使印刷联线、模切机的相关操作人员对平压平模切机的制作与调整有一定的了解,以达到纸箱生产的高效、快速、高品质的要求,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接下来将分享模切工艺缺陷与调整的内容,弄懂这些知识对纸箱行业从业…

    2025/4/4 7:55:38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