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版印刷近年来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它的印前技术似乎总是要慢上半拍,其中,最令人们苦恼的就是吸水性承印物的样张匹配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是如何帮助我们寻找解决办法的。
柔性版印刷品经历了从用一色或两色的简单印刷到复杂的四色印刷的转变,这个转变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飞跃!但是,它的印前技术却没有跟上这种发展的步伐。多孔的承印物,印刷速度(高达2700fpm),所需墨量以及滚筒宽度等问题至今还在困扰着印刷厂。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印刷厂常常匹配不上销售部门提供的样张。
销售部门是否有责任为生产部提供一份可以在印刷中进行匹配的合同样张?或者生产部为了确保产品的高质量而不断地努力去匹配不现实的目标,从而让两个部门都饱受失败和挫折的折磨?其实,印刷品的最终质量是由市场部与生产部——还有供应商与包装加工厂集体合作的结果。
企业反馈
我咨询了生产专家Julie Vusich——Pptlatch公司纸巾印刷部的经理。问了生产过程结束前的一些情况。纸巾的销售情况怎么样?设计参数是什么?在过去,印品与被顾客确认的样张的匹配程度如何?
Vusich回答说:“设计者的任务只是在前期进行设计,分色工作人员的责任是把这些设计进行调整以适合印刷。目前在印刷中把样张送给包装加工人员不是一个好的方法。我注意到所有的初始印数都超过要印刷的数目,所以合同样张很重要。”
她进一步说:“样张生产只有在保持一致的时候才有价值。如果企业可以创建标准,那么顾客就会对生产更有信心。这些标准从样张开始持续到整个印刷流程中。如果没有标准,我们就需要得到市场部和(或)客户部的印刷批准。”
Potlatch’s Lewiston 公司的生产经理Terry Gibbar有着不同的观点。当被问到一张市场部递交的样张在一般情况下是否可以被匹配时,他说:“样张只是一个准则,我们匹配不了它们的颜色、亮度或者清样(显示在有光泽的打样纸上的样张)。我们需要进行试印,为每一个新的设计建立标准,这是非常昂贵和耗时。”
当被问到Vusich提过的标准时,Gibbar说:“为指纹印刷设立确切的目标是非常有价值的。样张不应该是光亮的艺术品,而应该再现出人们将要在印品上看到的模样。”他同时认为持久性是生产的基石。
折衷的办法
根据这些公司的反馈,让我们来看看生产。公司里的一些人常把纸巾看作是正在包装而不是需要特种印刷的产品。设计者想用颜色来烘托效果——许多钟颜色,多地超过印刷者可以处理的程度。他们希望设计那些能让他们感觉到完美的作品。他们用画笔或者电脑显示器而不是印刷机。老实说他们没有意识到或者不关心印刷的问题,在显示器上看着好的样品不一定可以完美地转换成印品。多年来,滚筒宽度和承印物的规范是所有柔性版印刷者的难题。
市场部将把这些设计——可以印刷的或不可以印刷的——带给顾客。市场部人员出售设计和概念。他们不出售印品,这就是我们对他们工作的描述。
接着,顾客在看到样张后就确认了一个其实不能用柔性版来印刷的设计。然而样张并没有准确地再现出将要使用的油墨和承印物,这样一来被顾客确认的样张就变成了印刷中要达到的不现实的目标。
在过去,所有柔性版印刷厂都经历过相同的事情:在实际样张呈递给顾客前不会印刷或者用胶印来匹配样张。大多数柔性版印刷厂现在已经改变了这个过程。高吸收性承印物部门的柔性版印刷工作者需要这样做。
目前,他们在顾客已经确认的设计与不现实的合同样张的基础上采取折衷办法。为了实现更好的印刷,这是必须要进行的改变——但这并不能改变太多。那些被改过的样张将不再与顾客确认样张和印刷中的样张进行匹配。对印刷公司来说,更容易做到的事情是:匹配设计原稿,并告诉设计者:“这就是顾客所认可的效果!”
印刷结果与样张进行匹配并不仅仅是印刷、油墨、墨辊或印版的职能。要想理解纸巾的印刷流程和可能达到的结果,就必须知道印刷中所有环节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在顾客认可前区分和证明这些预测也是很重要的。
工序如何进行
送给纸巾印刷厂的匹配样张与送给标签和柔性版包装印刷厂的通常是同一类型,即使这样,它们的承印物、卷筒宽度、油墨和印刷条件也是截然不同的,这是为什么呢?
我不能告诉你为什么,但我可以为你介绍工作流程是如何进行的,这并不是一个新的模式,而是一个在柔性版印刷中经常用到的模式的新的应用。
确定在真正的生产条件下印刷机的生产能力。
确定质量的行业标准。
与印前部门合作,搞清楚柔性版和高吸收性承印物的特殊需要。
选择一个准确的,能再现真实印刷能力的打样方法。
保证以上几个因素在印刷过程中保持稳定。
稳定的办法能保证印出理想中的效果,包括打样张过程中的折衷办法。
Julie Vusich在营销方面的目标是:用高质量的产品、优越的价值和吸引人的设计来提高营业额和市场占有率。
对于纸巾和毛巾包装厂,我可以给出这样的建议:你们需要一流的设计,不要降低标准。请按照生产工序来进行工作。你们应该从供应商那里寻找更多和更好的解决方案,并积极参加研讨会,与别人一起商讨加快公司成长的改进方法!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