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胶印

胶印油墨不落墨槽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2007/8/10 15:04:24 人评论

     高速印刷机的不断涌入市场,对油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胶印油墨在印刷机上使用时,有时会出现不下墨的现象,这就需要不时地人为搅动或者添加自动搅动设置以使油墨正常下墨,确保印刷顺利进行。出现这种现象时,就油墨而言,经常表现为油墨流动性较差。            影响油墨流动性的主要物理量是油墨黏度、屈服值、触变性。属于塑性流体的油墨都具有触变性,这种特性是指流体在搅动作用下流动性增大,停止搅动后流动性逐渐减小并恢复到原来稠厚状态的现象。一般认为油墨的触变性主要是由于油墨中颜料的絮凝造成的,而颜料在油墨连结料中的絮凝则又是可逆的。屈服值则是使塑性流体开始流动所需的最小切应力。黏度则是流体抗拒流动的一种性质,是流体分子之间相互吸收而产生的阻碍分子相对运动能力的量度,即流体流动的内部阻力。当油墨触变性大、屈服值大、黏度过小时容易造成油墨不下墨。    油墨在墨斗中的流动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    1.油墨的屈服值低,黏度小的情况,此时油墨下墨(见图1 a)。    2.屈服值高,黏度大(因而黏附性也大)的现象,此时油墨下墨(见图1 b)。    3.屈服值高,黏度小(缺乏黏附性)的现象,此时油墨不下墨(见图1 c)。    油墨在墨斗里随墨辊转动很慢,是处于低切变速度和低切应力的情况下流动的,当油墨触变性和屈服值两者任何一方过大,都将造成油墨的流动困难。但如果触变性很大时,即使屈服值很低,油墨也将不会流动。在胶印中,油墨具有合适的触变性才能保证油墨快速干燥,印刷网点清晰。    产生油墨触变性的原因是颜料分散到连接料后,产生了三种力:一是由于颜料颗粒表面的离子或带电基团的排斥而引起的静电力;二是由于颜料颗粒与连接料之间的介电常数不同而引起的范德华力;三是由于颜料颗粒表面的不带电基团而引起的阻碍力。由于这些力的平衡,形成油墨内部的网状力场,油墨内部处于絮凝状态,在外力的作用下,这种絮凝状态被破坏,油墨的流动性也就改善了,造成了油墨的触变性。影响油墨触变性的因素有:    1.颜料的种类及其表面性质。如联苯胺黄类是触变性很高的一类颜料,当油墨触变性大到一定值时,不管屈服值有多大,油墨将表现为不下墨。    2.颜料的用量大,触变性大。油墨体系中固体含量较大时,会严重影响油墨的流动性能。  3.颜料的润湿性差,触变性较大。  4.与合成树脂的性能有关。树脂分子量大(一般指黏度大),但正庚烷值小(指煤油的容纳度小)的油墨触变性大,反之则小。    5.与颜料颗粒大小及形状有关。颗粒小触变性小,颗粒大触变性大,颜料的颗粒为球状时油墨触变性小。    要解决胶印油墨离斗问题的关键是处理好颜料与连结料的润湿分散问题及油墨在机上的印刷稳定性问题(即能保持良好的水墨平衡)。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    1.树脂的选择,选用高黏度且溶解性良好的树脂。采用高黏度树脂能改善水墨平衡、减少飞墨,且具有良好的网点还原性,干燥速度快,光泽度高,耐磨性更理想。由于树脂的溶解性决定着油墨和连结料体系的性能,所以具有良好相容性和溶解性的树脂及连结料体系能够改善颜料的润湿性能,赋予油墨良好的流动性,在提高光泽度和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够改善油墨转移性和水墨平衡,防止油墨由于流动性不好和过度乳化而引起不下墨现象。        2.颜料特性的选择,尽量选用着色力高、流动性好、易分散的颜料。用于印刷油墨的有机颜料分子结构中具有许多极性基团,如氯、偶氮、酮和酰胺基团、羧酸酯阴离子、羟基、磺酸盐阴离子等极性基团。虽然这些颜料都是经过不同的表面处理以达到与油性连结料的相互润湿,但对于不同的连结料也应该选择更能适应其的颜料,以显示良好的应用效果,其目的是保证油墨有好的流动性能。如表面处理的氧化炭黑比未处理的普通炭黑所制油墨触变性小,流动性佳。    3.油墨中固体含量不宜过大。固体含量大,连结料相对少,使油墨没有足够的内聚力形成牵制移动,且容易在高切应力下产生胀流现象,降低油墨流动性,导致油墨堆积在墨辊两端,形成堆版。    4.润湿分散剂的正确选用。根据不同颜料的表面性质来选择分散效果最佳的分散剂,以补充颜料与连接料之问的相互润湿效果。如处理过的炭黑表面有一些酸性极性基团,如果选用阳离子衍生物类的表面活性剂,如PD一2310B分散剂,在相同量的同种颜料和树脂条件下,油墨具有优良的颜色强度、光泽度和流动性能。    5.油墨用煤油的选择,选用流程窄、苯胺点低、溶解性好的低芳烃煤油。保证油墨在使用时不会因矿物油组分的过多挥发而影响油墨黏性的增高,改变其使用流动性能。    6.油墨工艺的选择。采用挤水墨浆可以有效地解决颜料的润湿分散问题,它使油墨具有较小的细度值,油墨墨质细腻,流动性极佳。对于触变性较大的黄色颜料表现更为突出。    以上是笔者从油墨结构方面对油墨不下墨槽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在印刷过程中,实际操作控制得不得当也同样会引起油墨不下墨槽,表现最为直接的是水墨不平衡引起油墨的过度乳化而引起油墨流动性变差。所以判断正确、对症下药才能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来源: 《印刷杂志》 

相关资讯

  • 如何调整粘合剂来避免瓦楞纸板粘合不良?

    良好的粘合应是涂在波形瓦楞纸和面纸之间的粘合剂经过高温烘烤迅速糊化后,纸和粘合剂牢固结合,经专用设备和附件将其剥离时,撕裂的应是纸的纤维,而不应是粘合剂脱开。  瓦线使用的粘合剂,在配制过程中,主要控制粘合剂的固体含量、糊化温度和粘度。  瓦线粘合剂三…

    2025/6/29 13:40:17
  • 如何对印刷纸的湿度进行调节?

    在进行印刷工作过程中,如果没有控制好印刷纸的温度和湿度,很可能会因为产生闷车现象而阻碍整个印刷过程的进行。  印刷机对纸是非常敏感的,假如温湿度控制不好,便容易使纸产生荷叶边,对印刷输纸及印品套印产生影响。  机器在正常印刷时,输纸头、前规、拉规、输纸…

    2025/6/21 9:02:02
  • 一张图说清楚精装书

    精装书工艺怎么说更专业?用一张图告诉您!快来看看吧!封壳:由封壳面料包在封壳纸板和中径纸板上环衬:粘在书芯上下两面,起装饰作用并使书芯与封壳连接。通常是对折页,粘口粘在书脊一侧书背纸:一张薄纸粘在纱布上,起加固作用纱布:粘在书芯背面,起加固作用 堵头布…

    2025/6/20 8:09:21
  • 紫外荧光油墨 谁说纸币就不能闪亮

    紫外荧光油墨(ultra-violetfluorescentInk)是由在油墨中加入相应的可见荧光化合物而制成的。其防伪特征是:印刷品在普通光线下看不见,在紫外线下,可发出闪闪荧光。  紫外荧光油墨有隐形和有形之分。应用紫外光(200—400nm)照射激发而发出可见光(400—800nm)的特…

    2025/6/18 7:55:51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