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就是利用了图文部分亲油疏水、空白部分亲水疏油的油水不相溶的规律来进行印刷的。印刷品图文部分墨层的厚与薄,对印刷产品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正确掌握墨量的大小,是提高印刷产品质量的前提。1 墨层厚薄的鉴别目测:印刷出来的产品和打印样相互对比,看色相准确与否、墨层厚或薄。手感:油墨墨层要稍有粘性为佳。2 墨量的调节胶印和其它类型的印刷方式不同之处在于要用"水"。"水"即润湿液,是由酸性物质、表面活性物质、界面活性剂、防腐剂等多种电解质组成的。由于水斗溶液中含有亲油性物质和乳化剂,因而油墨乳化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控制好、调整好印版版面水份的大小,在不脏版、糊版的前提下,使用最小的水量,才能有效减少油墨的乳化,达到胶印的水墨平衡,提高印刷产品质量。在控制好印版表面水量的前提下,对墨量进行整体和局部的调节。1)整体调节就国产机如J2108等而言,采用改变墨斗辊转动的角度,也就是说通过改变墨斗辊棘轮走牙的多少,使传墨辊同墨斗辊的接触弧长发生变化,从而使传递的墨量发生改变。墨斗辊走牙多,墨量就多,反之,墨量就少。胶印机整体控制墨量的大小是采用改变墨斗走牙的多少来完成的。调节的时候通过控制手柄,来改变棘爪对棘轮的作用齿数。2)局部调节当局部墨色存在偏深或偏浅时,通过调节螺丝改变墨斗刀片与墨斗辊的间隙来控制墨量的大小。调节时顺时针拧动调节螺丝使墨斗刀片与墨斗辊之间的间隙减小,这样就减薄了墨斗辊表面的墨层厚度,墨斗辊向传墨辊所提供的墨量就会减少,反之则使墨量增加。上述两种调节办法,在印刷的过程中并不是单独进行,而是互相配合使用。调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利用整体调节方法调节时,调整的幅度不可过大。● 在局部调节供墨螺丝时,操作者应注意调节螺丝的拧动方向,一旦方向弄错,调墨就会越调越糟糕。3 墨量调节应注意的问题1)不要急于调节墨斗,当印刷品墨色发生变化时,不能盲目调节墨量,应首先检查印版版面水量是否正常,墨斗槽里面是否保持一定数量的油墨。2)若传墨的线路较长,调节墨量以后,不可能马上完成墨色的调节,有一个传墨的时间过程。例如:J2108机墨辊就有21支,操作者应掌握开墨时间,亮调部分需要的时间长,暗调部分需要的时间短些。3)勤掏墨斗,改善油墨的流动性,有助于解决油墨过于稠厚、流动性差的问题,使墨斗下墨均匀通畅。4 决定用墨量大小的规律1)印满版实地的产品可以增加用墨量,只有用大墨量,才能使墨层厚实一些,满足印实地不漏底的需要。2)纸张的质量与墨量控制的关系是:纸张表面粗糙,平滑度差、纸质疏松,吸墨性就好,可加大用墨量;纸张表面比较平滑,吸墨性就差,可适量减少用墨量。3)网线版印刷,可以减少用墨量,网点线数越高,越要避免用墨量过多,墨量过多容易糊版、脏版,造成网点铺展,增加网点扩大。5 墨量调节不当的弊端1)墨量过大的后果①墨量过大,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油墨容易铺展,导致层次模糊。②墨量过大,在印刷网线版时,容易使网点扩大。③容易造成糊版和印刷品背面粘脏现象。④减慢了印刷品干燥速度。2)墨量过小的后果①印刷产品图文墨层较薄,使印迹轮廓反差小,色彩不够鲜艳,光泽度差。②墨量过小,使印迹不够"厚实",严重的时候出现漏底现象。③版面上剩余的墨层不足,容易被酸性的润湿液侵蚀图文基础,造成花版。(文/王新城)
相关资讯
-
在制作纸板过程中,往往在上胶量上犹豫不决。上胶量过小,容易脱胶,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品质,上胶量过大,把胶水间隙调大,既增加了成本,又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和耐损度。如何把握好上胶量,既降低成本有提升质量?让我们走近上胶工序,了解最优解决方案。 上胶量大的…
2025/4/15 7:53:35
-
长久以来,瓦楞纸板生产线纸板的长短尺寸问题一直深深的困扰着纸箱厂,由于未按生产指令下达的制造尺寸调整产生偏差,或因车速和传送皮带、测量轮原因造成横向切断不准确,以及纵切压线轮不固定造成纵向尺寸不准等,都极大地影响了纸板生产的质量。特别是横切刀因测量轮的…
2025/4/14 7:32:42
-
一般而言,印刷模切尺寸变化是由两个方面的问题产生的,其中由于模切棍产生的速差引起的相对比较多。当然模具制作精度也会引起模切尺寸误差,包括模具安装造成的尺寸误差等,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今天先给大家介绍下关于速差引起的质量问题: 第一、模切棍产生的速差引…
2025/4/5 7:21:56
-
本课程通过讲解生产过程中全自动平压平模切机原理,使印刷联线、模切机的相关操作人员对平压平模切机的制作与调整有一定的了解,以达到纸箱生产的高效、快速、高品质的要求,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接下来将分享模切工艺缺陷与调整的内容,弄懂这些知识对纸箱行业从业…
2025/4/4 7:55:38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