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造纸术可能源自古代治麻技术

2018/6/24 23:07:25 人评论

造纸术可能源自古代治麻技术

 

西汉麻纸现身敦煌,中国古代造纸历史再提前百年

    造纸术可能源自古代治麻技术

    近日在敦煌发现了写有汉字的西汉麻纸,据专家考证,这些麻纸要比东汉时期的“蔡侯纸”早113年。这也充分说明,早在西汉时期,我国不仅造出了麻纸,而且已经将它用于书写了

    出土麻纸内容为残缺书信

    据敦煌市博物馆馆长傅立诚介绍,上世纪80年代,敦煌的文物工作者在马圈湾烽燧遗址曾发现数量较多、保存较好、残存面积较大的西汉麻纸。根据同时出土的纪年简判断,其中早期的麻纸产生于汉宣帝时期,比东汉的“蔡侯纸”要早170年。但由于当时发现的麻纸上没有文字,不少人认为麻纸不是最早的纸张。

    几年前,当地文物部门在维修玉门关时,又在小方盘城南侧废墟中发现了西汉麻纸残片。其中有一块约10平方厘米,呈不规则形状的褐黄色麻纸残片,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辨。残片上的字是工整、美观的隶书,可以辨认的有20多个字:“陵叩头-(“-”表示一个无法辨认的字)-言-君夫人御者足下也-不审至不陵不--从者景君惠大恩”。有文物专家初步考证分析,这些文字可能是书信的一部分。经过对比发现:麻纸上的字迹,与汉简上的字迹基本相同。根据这些有纪年的西汉简判断,这块有字的麻纸,应当是汉成帝刘骜绥和二年(公元前8年)的物品。要比蔡伦在东汉和帝刘肇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制造并奏报朝廷的“蔡侯纸”早了113年。

    从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来看,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初年。最早出土的西汉古纸是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古烽燧亭中发现的,年代不晚于公元前49年。1958年5月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出土的古纸经过科学分析鉴定,为西汉麻纸,年代不晚于公元前118年。1973年在甘肃居延肩水金关发现了不晚于公元前52年的两块麻纸;1973年在甘肃金关出土的,为西汉麻纸,暗黄色,质地较粗糙。1978年在陕西扶风中延村出土了西汉宣帝时期(公元前73—49年)的三张麻纸;1979年在甘肃敦煌县马圈湾西汉烽燧遗址出土了五件八片西汉麻纸。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文帝时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的纸质地图残片,表明了当时的纸可供写绘之用。从上述西汉出土的纸的质量来看,西汉初年的造纸技术已基本成熟,麻制纸要早于丝制纸。

    麻纸被偶然发明于秦始皇的军服场

    与此同时,陕西印刷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造纸史研究专家林川,也对蔡伦造纸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造纸术应是从古代治麻技术发展而来的,时间可能就在战国末期和秦汉之际,而秦始皇的“军服工场”可能就是最早造纸的地方。

    根据自己30年来的研究,林川分析说,远古时代没有棉花,平民和士兵是穿麻制的衣服,寒衣里的保暖填料也是麻料。麻絮纤维的保暖性能显然没有棉絮好,因此只好增加麻絮的厚度,所以秦兵俑的衣服很是臃肿。在战国末期诸侯的国家工场里,制衣剩下的麻渣滓数量就十分可观。因为,战国七雄每一国的军队数量都在几十万之数,到秦统一天下时,秦始皇的军队有一百万。而军队要穿统一制式的军装,这些制式服装和被褥都是由国家工场制作,并由官府发放的。这些在《云梦秦简》、《齐民要术》等古籍里都能找到确切的记录。

    于是,如何处置留下来的麻絮渣滓,成了一件不能回避的事情——堆着不管,干了以后容易着火;留在水池,时间长了会沤臭。林川说,他在研究蚕桑缫丝的过程中突然领悟到,古人可能效仿处理蚕茧头时用帘子盛絮漂絮,再把留在帘子上的丝渣薄片揭下来的做法,捞取麻池中的麻絮渣滓,并晾晒成片,这就得到了最初的麻纸。

    林川进一步论证说,制衣剩下的麻絮渣滓,必须是在大规模生产下才会有加工处理的要求,而秦始皇的国家军衣工场既有足够的生产规模,也在制服供给的数量上达到了当时的高峰。所以,可以顺理成章的推理,麻纸可能就是在秦代的国家工场里,由工匠们在治麻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林川说,不难推论,东汉时代(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先辈的造纸术,从而造出高级优质纸。根据记载,这一切都是在当时皇家的作坊“尚方”里完成的。(辛实)

     汉简解开丝绸之路走向和行程之谜

     尽管古丝绸之路的道路是个网状结构,但是古丝绸之路主干道从西安向西的走向是哪里?主要的城市之间距离是多少?

    经历十多年的研究和整理,敦煌悬泉置古遗址考古发掘考古报告即将完成。专家指出,悬泉置出土的35000多枚汉简里,有一部“驿置道里簿”。该文书记载了古丝绸之路上现今甘肃境内的主要交通干道走向和主要的驿站里程。

    国际简牍学会会长何双全说:“汉简记载苍松去鸾鸟六十五里,鸾鸟去小张掖六十里,小张掖去姑臧六十七里,姑臧去显美七十五里,这里的苍松、鸾鸟、小张掖、姑臧都是重要驿站地名。‘驿置道里簿’的发现,让我们对丝绸之路的走向基本有了一个判断。”

    他表示,丝绸之路在现在甘肃境内的绿洲道是当时的交通主干道,通道上修建了大批的驿站。悬泉汉简中的“驿置道里簿”展示了交通干道的走向和通道上这些驿站之间的距离。

    何双全介绍说:“居延汉简里也有‘驿置道里簿’,里面记载着从西安到张掖的驿置。两条简连在一起,就能发现汉代邮路是怎么从西安走到敦煌的。这样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丝绸之路从西安进新疆的主要通道。”

    经过上个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两次挖掘出土的居延汉简现在和悬泉汉简一起,成为解读古丝路在阳关、玉门关以东的走向的两把钥匙。

    根据这些汉简内容,专家们判断,汉代,丝绸之路主要的线路是:西安出发,沿泾河北上,到甘肃平凉,再往北,跨过六盘山到固原,从固原渡黄河进入景泰,绕过乌鞘岭进入甘肃的古浪县,然后跨过民勤、武威、张掖、酒泉,走现在安敦公路到敦煌,然后从玉门关走北线进入罗布泊,或者从阳关走南线,沿南山进入新疆。

    古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今陕西西安),西经南亚、中亚诸国直达欧洲,全长7000多公里,在中国境内有4000多公里。

    1990年10月,在敦煌南62公里三危山余脉火焰山上,35000余枚汉代木简破土而出。让人惊奇的是,这些汉简竟然都是“悬泉置”这个古丝路上大驿站的文书资料。

相关资讯

  • 到2028年,印刷墨水市场价值将达286亿美元

    根据市场和市场的报告,”按类型(硝基纤维素,聚氨酯,水性,丙烯酸,紫外线可固化),过程(凹槽,弹性学,光刻,数字),应用程序(卡片板,柔性包装,标签和标签,纸箱,纸箱)和地区 - 全球印刷油墨市场预测到2028,”估计该市场在2022年为19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

    2025/3/26 8:04:58
  • 印刷复制营收12915.3亿元!《2023年新闻出版统计公报》发布

    3月18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发布《2023年新闻出版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8466.9亿元,较2022年增长1.1%;利润总额1088.3亿元,增长10.4%;拥有资产总额25699.1亿元,增长4.4%,增幅提高1.1个百分点;所有者权益(净资产)…

    2025/3/22 8:14:12
  • 携领油墨新势能,400家油墨生产企业聚2024亚洲油墨展,开启绿色商机!

    多彩油墨伴秋爽,绿色共启唤商机。近年来,从全球经济遇冷到复苏,各行业历经“洗牌”式重塑,高质量发展、绿色转型呼声愈发高涨。聚焦“油墨”专题,2024亚洲油墨工业博览会跟紧时代步伐,拥抱新趋势、新挑战,定档10月16-18日,广州空港博览中心,一举绽放油墨产业盛宴…

    2024/9/25 10:16:26
  • 2024第二届亚洲油墨工业博览会

    时间:2024年10月16-18日地点:广州空港博览中心(机场展馆) 同期会议论坛:油墨高质量发展赋能大会亚洲油墨全产业链技术交流会水墨高峰论坛同期活动:油墨技术共享—油墨知识廊水墨技术共享—水墨知识廊全色系水墨印刷演示水墨之夜水墨之星-全色系水墨最佳品牌奖颁奖 近…

    2024/5/23 9:38:47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