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推进技术与装备逐步实现现代化。重点开发高强、高得率、低污染以至无污染的制浆生产技术。造纸方面重点发展低定量、高质量、低消耗、高效率的生产技术。其它开发新原料、新浆种、各种化学助剂、涂料、废纸处理、纤维回收、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适用技术。 ● 产品结构:实现多样化,增加市场有效供给、适应多元化消费结构的需求(纸及纸板产品向薄型化、上质量上档次、多品种方面发展),2010年中高档产品要从2000年的50%提高到90%。 以上几个方面的调整和优化结构的要求,已经非常明确地为造纸装备制造企业提出目标,它是今后制订国产化装备发展规划的主要依据。从这次国债支持的20多项重点造纸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所需的造纸装备看,由于国产化设备尚不能提供,因而仍需继续依靠进口来实现。例如这批项目所选用的废纸处理设备多数是处理能力为350~400吨/日;造纸机多数为幅宽4500~6000毫米,车速在1000~1600米/分,不少企业要求采用稀释式流浆箱、靴式压榨、软压光。复卷机要求车速在2500米/分,涂布机幅宽4600毫米,车速1400米/分。这些企业之所以要花巨资引进国外的先进装备,其目的主要是希望能以最低的消耗和高效率的运行,生产具有最佳质量的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但是,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一方面需要花费大量的国家外汇,另一方面由于进口设备价格昂贵,也相应增加了建设投资,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我国造纸工业的现代化也急切地企盼着我国造纸装备制造业能尽快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先进装备。 加速我国造纸装备现代化的工作是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责任,同时也是装备制造企业极好的发展契机。要抓好这个机遇,审时度势,尽快行动起来,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在满足造纸工业发展需要的同时发展和壮 大自己。 国家对提高我国造纸装备水平,提高国产化率非常重视。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有关领导亲自主持这项工作,召开多次专题研讨会。要求结合这次国债支持的重点造纸项目,引进国外设备的同时引进包括适应高速纸机的水力流浆箱、大生产能力的废纸处理生产线、可控中高辊、软压光机等12项关键技术装备的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并在引进的同时给予制造企业一定的资金支持,结合国产化设备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改造,使其具备制造这些先进装备的条件。这项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而且也得到拟引进国外设备的造纸企业的大力支持,做到引进设备与引进技术同步进行。 3、当前国产化设备发展的重点 由于我国造纸原料结构和资金等因素的制约,造纸工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大中型结合,以中型为主的结构。为此,造纸装备制造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在努力完善和提高中等规模造纸机械产品的水平并形成完整系列的同时,加速大型现代化产品的开发。当前产品的开发工作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充分考虑到可实现性并紧密地与先进的工艺技术、制造技术和控制技术相结合,朝着大型、高效、优质、低耗、光机电一体化和生态环保型方向发展。 建议重点发展的主要产品: 制浆方面: ● 适应造纸原料多样化的特点,重点发展以连续蒸煮和节能型间歇蒸煮为主的年产10万~30万吨的木材化学制浆生产线设备,及年产5万~10万吨的非木纤维以横管式连续蒸煮为主的化学制浆生产线设备。 ● 适应以杨木、桦木、桉木等速生材的年产3.4万~5万吨的化学热磨机械浆生产线设备。 ● 适应年产7万~15万吨的废箱纸板和废新闻纸、杂志纸的处理及脱墨生产线设备。(未完待续)
相关资讯
-
对于印刷油墨,我们也有自己的认识: 【要点1】ISO 12647 平版四色油墨标准… 【要点2】油墨一般特性检验与指标… 1. 厂牌/ 型号/ 颜色 2. 生产日期/ 存储期 3. 保质期限 4. 包装外观 5. 重量 ( 扣除铁罐重量) 6. 破损/ 变形 …
2025/4/30 7:38:29
-
随着瓦楞纸品包装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对瓦楞纸箱的印刷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最开始简单的一色、二色、三色,发展到应用广泛的四色、五色等叠印套色,再到目前的六色、七色、甚至八色的高清水墨彩印技术。针对这些印刷色组的增多,除了美化了纸箱包…
2025/4/28 7:52:21
-
一般的燃油滤清器采用星形滤纸折叠结构,在这类燃油滤清器内部,折叠的滤纸和塑料或金属滤清器的两端连接,污油进入后,由滤清器外壁经过层层滤纸过滤后到达中心,洁净的燃油流出。这种滤纸一般采用瓦楞型燃油滤纸。 更高端的发动机则采用高精度滤纸,螺旋式燃油过滤器…
2025/4/24 8:06:11
-
2016年“3•15”质检活动首次提出了解决开胶散页问题的“一提高”要求。针对出版物质量管理的“痛点”:开胶散页问题,总局发挥了协作优势,组织专项攻关,进行了原因分析,编写了解决方案,效果显著。 据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品中“开胶散页”问题大幅下降,比上一年…
2025/4/24 8:05:09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