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胶印

纸包装印企如何把握好过程控制

2010/9/12 7:01:12 人评论

 纸包装印刷企业的质量管理难点是过程控制。这是由纸包装印刷的特点决定的:产品品种繁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商品门类;订单长短差异较大,长则几十万元,短则只有几百元;产品的工艺路线各有不同,有的只有两三个工序,有的则有十几个;生产工序多是单机操作,难以实现从头至尾的联机流水线生产,一个工序完毕转移至下一道工序,重复输纸,重复收纸,多次校车;控制条件相对容易多变,人为影响因素多。基于以上特点,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纸包装印刷可谓“半自动化”产业,其过程的恒定控制难度较高。

    国内纸包装印刷企业的质量控制,从数据化角度看基本情况可描述如下:
    印前:基本实现数据化控制。
    印刷:部分企业实现数据化控制。
    印后:仅有极少数企业实现数据化控制。
    从实施 ISO9001 质量体系角度看,基本情况可描述如下:

    形式上已有相当部分纸包装印刷企业都已实施了 ISO9001 质量体系的管理,但实质上能够深刻理解 ISO9001:2000 版体系的内涵,并进行有效实施的企业只有其中的一部分。

    相比较而言,欧美企业比较重视体系管理,希望以体系来引导和约束操作人员对生产过程进行掌控,而日本企业则是强调本岗位从业人员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借此通过较高的个人工作质量来达到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目前,我国印刷企业走欧美体系管理模式的居多,而对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了解相对较少。在此,仅将我们所看到的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情况作一描述,仅供参考。

    初看日本纸包装印刷企业的质量管理,有种“个体户”式的感觉,缺乏十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甚至没有欧美企业强调的“具有一定数量人员”的品质管理部门。我们所看到的一家具有代表性的日本纸包装印刷企业──森纸业,全公司近 150 人,年产值约 4 亿元人民币,但没有设立专门的品质管理部门,全公司只有 3 个人负责质量管理,其中 2 人专职负责进货检验。该公司的印刷品以日用品包装为主,品种繁多,有纸板盒,也有瓦楞盒,其生产工序有:印前、印刷、烫金、压光、贴窗、裱瓦楞、模切和糊盒。从技术装备看,其先进性并不是顶尖级,只能算“二流”水准,但其质量控制水平可谓世界一流。

    通过与该公司的生产厂长深入交流,以及在车间实际所看到的情况,我们的印象是日本企业十分重视本工序的责任控制。这种责任控制还不仅局限于质量,也体现在生产效益和环境5S上。这种责任控制的意识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已形成了习惯性的特定企业文化。

    在印刷车间,通常是两台印刷机配置 5 个人,印刷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时,机长首先用插条的方式将有问题的印品进行标识,并将该栈板的印品暂放在旁边,待其可以翻动时,机台人员抽空(机器仍在正常生产)单独对其进行整理,将其中的不良品挑出来,做好标识,随正式产品流转到下一工序,印刷之后没有所谓的“拣大张”的印品整理组,后道各工序也是如此,所有工序所发生的问题全由本工序负责。

    值得一提的是,在糊盒工序,我们看到一台糊盒机配 3 个人,他们分别是机长 1 人(负责操作机器、抽查糊盒质量和辅助装箱)、加料 1 人和收料 1 人。在糊盒机车速为 60000 个/小时(200抽面巾纸盒)的情况下,他们还要负责装箱、封箱、贴标签和码放栈板,若不是亲眼所见,你是不相信的。另外,工序间不需要重新装纸,上道工序收料时,就已将纸堆理齐,下道工序可直接将整栈板推上机器开始作业,这也是本工序落实责任控制的结果。整个生产流程中没有巡检员“帮助”操作者多把一道关。该公司甚至没有出厂前的最终检验。日本人对包装的质量挑剔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即便这样,该公司全年也只有 3 ~4 次的退货记录,这种退货通常是可以挑选的,而不是致命性的全军覆没。因此说这种质量控制已称得上世界一流水准。

  与欧美包装印刷企业相比,我国纸包装印刷企业的系统性质量管理尚有较大差距,与日本企业相比,我们从业人员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尚有很大的差距。作为国内包装印刷企业,要承接欧美品牌客户的订单,必须注意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与有效实施,而要承接日本品牌客户订单,必须求真务实,步步落到实处。鉴于我国的包装印刷企业既不同于欧美企业,又有别于日本企业,为此,我国包装印刷企业应汲取各家之所长,把两大流派的管理模式有机结合起来,以下是笔者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设立一个权威性的品质控制部门,人员不要太多,但素质要高,该部门应独立于生产,以此推动公司质量体系的持续改善,这种改善应该是强制性的、权威性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全公司逐渐形成一种重视品质的氛围。这一点要成功,其前提条件是企业的第一领导人必须要有这种意识。

    二、以培训为主,奖惩结合的方式,提高各工序操作者的质量意识。观念这种东西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就能改变的,对于责任心欠佳的操作人员更是如此。由于缺乏责任心,他们对自己的过失造成的产品质量损失并不具有内疚感。在日本、我国香港和新加坡,纸包装印刷企业其实很少有名目繁多的质量考核、效率考核等条例,但他们照样有好的品质和高的生产效率。这大概与这支队伍的受教育背景、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等意识有关。因此说,针对国内包装印刷从业人员的现状,培训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通过持续培训,才能对这支队伍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培育责任意识感。

    三、系统、务实地开展质量改善活动。如建立月度质量分析会,对一个月以来所发现的质量问题,运用统计工具作汇总分析,并根据“二八法则”找出需要改善的主要质量问题,制定改善措施,明确相关责任人及完成日期,会后由品控部门进行跟踪督促;对于典型的质量案例,品控部门应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召开质量专题会,对相关人员作现场教育,并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形成会议纪要,会后由品质管理部门进行跟踪督促;对于复杂的质量问题,还必须成立质量改善小组(QIT),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予以实施,只有这样双管齐下,才能在全公司形成以质量目标为导向的观念。当我们走完 ISO 质量管理的历程之后,就会像日本包装印刷企业那样,品质管理部门也就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转载自:印务资讯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