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胶印

网点线数的演变

2008/10/1 12:18:18 人评论

网点线数的演变


  一种色彩油墨如用百分之百的量,印刷在被印物上只能显示一种深浅,这是众所周知的规律。但如果用各种手段在印版上分解成疏密不同的网点,则就能在被印物上形成不同浓淡,而达到多种深浅的要求。回溯20年代最初的石印制版,是用特制的小钢笔尖,蘸以黑色油墨,用手工在印石上点绘成不同深浅的点子以达到要求,时称绘石制版。随后进步为用不同疏密、有凹凸网点压制成的胶片,四周棚上木框(时称“胶版”)作为工具,在此上涂布黑油墨,后根据不同深浅的要求,压印在印石上使大块面积处的工效大大提高,其时如以线数计约为每英寸60线。30年代照相制版兴起,采用日本进口的玻璃网屏,在照相时对底片加缀网点,从初期的100线、120线、133线直至150线。1965年始将玻璃网屏改为品红色接触网屏,可使用黄色滤色片调节它的宽容度,以适应连续调分色阴片的密度反差。遂后又改进为不同调性的灰色接触网屏,由北京印刷技术研究所、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制作供应全国,其用作胶印的多以150线为主。1973年北京新华厂、上海市印一厂首先引进德制海尔DC-300A电子分色机,仍采用网屏缀网。待引进DC-300B时则网点线数略有不同,即C、M、Y版用150线,K版则用225线和Y版同角度。直至80年代初电子分色机由模拟式改进为数字式,其网点线数也进展为175线,近20年来基本上未变。
  业中人都知道网点线数的疏密也称粗细,对分辨及层次还原能力有关、对印品的精致程度有关,但也要针对印刷的相应条件。记得1959年为参展东德莱比锡国际书刊博览会,上海市领导对《上海博物馆藏画集》的制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而破例采用200网线,这是在克服当时很多困难条件的情形下进行。由此也获得全会唯一的金质复制奖。但随之而来搞所谓“大跃进”,全国印刷制版界也刮起了一股不顾客观现实条件的“高网线”之风。那时竞相制作打出小样,从300线、500线乃至800线,称为印刷界的“放卫星”,敲锣打鼓向上级报喜。其制作过程是将对150线网屏先拍摄成30英寸高的阳网,用它缩小至7.5英寸阴网,再拷贝成阳网,遂成600线网点的原版。但其时锌皮印版用最细的金钢砂尚不够细而掺以浮石粉作研磨,勉强打出粗糙的小样而根本无法上机印刷应用,完全违背客观现实的科学规律。我也曾参与其事,既是无知,又是盲从,仅是自欺欺人!
  时至今日进入电脑制版时期,绝大多数虽仍用175线,但扫描分色仪(或电分机扫描系统)结合3 600 dpi及以上的内鼓式激光照排机,可以发排200线乃至300线,也可以发排调频网(也称砂目网点即单个网点相同于300线的最细点,依靠密集或疏散形成浓淡,因无角度,所以不会产生龟纹)。因现下高性能的感光胶片、分辨力极高的PS印版、高适性的油墨、优越表现性的纸张、进口的精密打样机及四色印刷机等,所能接受的网点线数,已超过175线所需。近时也见到一些深圳印制的精细画册都已采用200线,而且近期用新闻纸印刷的《参考消息》中外来黑白照片也用了175线,因此我们更不要固步自封,应可以提高网点线数。反顾上海虽亦偶而有之但不普及。窃思制版工艺应视主观要求和宏观可能相结合。为此,我们在遇有精致产品的制作且原稿又较理想时,目前看来用300线似尚无此必要,而拓开思路采用200线,这样既不冒进,也不保守,使印品更臻精美。如果今后推广CTP工艺时更可以适应。
 

相关资讯

  • 油墨买1kg=2kg:知道油墨标准指标的重要性

    对于印刷油墨,我们也有自己的认识:   【要点1】ISO 12647 平版四色油墨标准…   【要点2】油墨一般特性检验与指标…   1. 厂牌/ 型号/ 颜色  2. 生产日期/ 存储期  3. 保质期限  4. 包装外观  5. 重量 ( 扣除铁罐重量)  6. 破损/ 变形   …

    2025/4/30 7:38:29
  • 五大高精度水墨彩印技巧,高清水印从业者及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必看!

    随着瓦楞纸品包装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对瓦楞纸箱的印刷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最开始简单的一色、二色、三色,发展到应用广泛的四色、五色等叠印套色,再到目前的六色、七色、甚至八色的高清水墨彩印技术。针对这些印刷色组的增多,除了美化了纸箱包…

    2025/4/28 7:52:21
  • 高精度燃油滤纸的生产工艺

    一般的燃油滤清器采用星形滤纸折叠结构,在这类燃油滤清器内部,折叠的滤纸和塑料或金属滤清器的两端连接,污油进入后,由滤清器外壁经过层层滤纸过滤后到达中心,洁净的燃油流出。这种滤纸一般采用瓦楞型燃油滤纸。  更高端的发动机则采用高精度滤纸,螺旋式燃油过滤器…

    2025/4/24 8:06:11
  • 开胶散页问题的解决方案

    2016年“3•15”质检活动首次提出了解决开胶散页问题的“一提高”要求。针对出版物质量管理的“痛点”:开胶散页问题,总局发挥了协作优势,组织专项攻关,进行了原因分析,编写了解决方案,效果显著。  据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品中“开胶散页”问题大幅下降,比上一年…

    2025/4/24 8:05:09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