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胶印

关于加强规划措施 促进林纸结合的意见

2007/8/10 15:04:24 人评论

提键要:详细介绍了我国林业“十五”规划总体思路,包括林业发展指导方针、目标、任务要求、建设重点等。并提出了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的有关设想。关键词:林业;发展规划;速生丰产用材林;设想在迈在迈向21世纪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林纸结合进一步促进造纸业和林业的发展,是林业和纸业共同追求的方向。在迈国家林业局对林纸结合工作很重视,在制定林业“十五”规划时,将林纸结合、促进木浆造纸工业发展作为建设重点,对此我谈三个问题。1在林业“十五”发展规划总体思路在迈面向21世纪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赋予林业重大的历史责任,在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生态环境建设中,承担着主体作用;同时,在实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过程中,不断增长的国民经济对林产品的需求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第三,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山区经济发展也需要林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此我们感到机遇难得,责任重大。国家林业局党组及时提出了“十五”林业发展的新思路:1.1〓林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按照新世纪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林业的客观需求,林业“十五”计划和到2010年林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现代林业理论,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深化分类经营改革,实施分区突破战略,加强以科技支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我国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满足新时期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人民生活对林业的多种需求。1.2〓林业发展的目标〓〓根据上述方针,我们提出了“十五”和到2010年的林业发展目标。到2005年,新增森林面积11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8.20%左右,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和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的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西部地区陡坡耕地的退耕还林在试点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稳步推进。水土流失治理、防沙治沙步伐明显加快。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左右。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到2010年,新增森林面积23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9.40%左右,林业总产值达到8000亿元左右。全国现有天然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还林还草。水土流失和沙化土地扩展基本得到控制。以人工林为基础的木材和林产品供给基本上满足国内需要,建立起林业两大体系的基本框架。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提供保障。1.3〓各地区林业建设任务要求〓〓根据国家对各地区林业建设任务的要求,以及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分区突破,分区确定建设重点,实现全国林业的总体推进。1.3.1〓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该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加快这一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性措施和切入点。其主攻方向是:全面停止区域内的天然林采伐,并采取有效措施严加管护;采取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等方式,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步伐;对陡坡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加快生态脆弱区、大江大河自然保护区建设,恢复、改善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促进资源增长和生态环境优化。1.3.2〓西北北部、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风沙干旱地区。该区是我国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要在保护和巩固现有林草植被的基础上,通过封沙育林(草)、飞播造林(草)、人工造林等方式,扩大林草植被,加快沙化土地治理,遏制沙化扩展的趋势。1.3.3〓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该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又是松花江、嫩江的发源地和东北粮仓的天然屏障。着力点是调减木材产量,分流安置富余人员,促进林区从采伐森林向管护森林转变,通过休养生息恢复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在部分立地条件较好、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区,发展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1.3.4〓除上述区域以外的地区。在搞好生态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经济林和竹林,建设商品林业基地,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1.4〓“十五”期间林业建设的重点〓〓根据林业建设的总体布局和主要任务,我们提出了“十五”期间若干建设重点:〓〓第一方面,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抓好新的十大林业重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第二方面,抓好产业体系建设,发挥林业的多种效益。〓〓——加快各类林业基地建设。布局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建设工程、竹林基地建设工程、薪炭林基地建设工程及花卉基地建设工程等5大工程。〓〓——以林纸结合为突破口,着力进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加快发展木材制浆造纸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造纸工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企业重组;发展人造板工业,调整人造板工业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重点抓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调整;发展林化工业,加快建成一批基地与产品系列加工一体化的大中型林产化工骨干企业,大力开展林化产品深加工,增加以松香、松节油为主导产品的出口创汇。〓〓第三方面,抓好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两大体系建设奠定基础。〓〓第四方面,加快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努力提高林业的科技水平。2〓关于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的有关设想〓〓当前我国实施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及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将造成国内木材的紧张供给;造纸行业及人造板行业的不断发展又对木材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平衡国内木材的供需,按照森林分类区划的要求,我们组织编制了《全国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总体规划》。2.1〓关于建设布局〓〓围绕全国造纸厂及人造板厂的布局与结构,本着靠近原料基地建厂,靠近工厂造林,选择优等地,集中联片,便于管理与运输、林工一体化、产供销一体的原则,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以外地区选择立地条件好、地势平缓、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区,采取定向培育的方式,建立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集约经营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今年上半年,根据我局王志宝局长的指示:“在规划中,工业原料林基地一定要与造纸企业和人造板企业结合起来。”和轻工业局提供的由造纸企业编报的浆纸林基地的规划材料,我们在原来规划的14片的基础上,初步调整成4大片,具体是:2.1.1粤粤桂琼闽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该片地区大多属于我国的集体林区,地势平坦、气候条件适宜、经营机制比较灵活,可重点为浆纸及人造板培育所需原料林。2.1.2粤长江中下游等其他南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2.1.3粤黄河中下游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2.1.4粤东北内蒙古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2.2〓关于建设阶段及建设目标〓〓——建设期限:鉴于速生丰产林基地除了营造工业原料林之外,还包括培育珍贵大径级用材林,且具有任务量大、分布面广、区域和基础条件有很大差异的特点,故将建设期限分成为两个阶段:一期:“十五”期间,进行以南方为重点的工业原料林产业带建设;二期:至2015年,全面进行规划的南北方速生丰产林产业带建设。〓〓——发展目标:根据国家林业局《林业“十五”计划和10年规划基本思路》、国家计委《发展我国造纸工业的思路及政策》和最近完成的补充意见,轻工总会《造纸工业“九五”计划》,及对我国纸、纸板和木浆总量的需求以及人造板对木材原料的需求预测,考虑到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包括新建基地和改培现有基地的可能,速生丰产林基地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前后,完成南北方速生丰产林绿色产业带建设。2.3〓主要建设布局与建设任务2.3.1〓粤桂琼闽地区〓〓包括广东、海南、广西和福建四省(区),土地总面积5711.0万公顷,占全国的14.5%。该地区地处热带、南亚热带,全年气温较高,雨量充沛,生长季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林木生长,同时,用材树种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是发展基地建设的理想之地。〓〓浆纸原料林项目规模及预期效益:该地区浆纸原料林基地主要为当地纸浆工业提供以短纤维为主、兼顾长纤维的漂白浆纸原料。以培育桉树(尾叶桉、赤桉、刚果12号桉、窿缘桉等)、相思树(马占相思、厚荚相思、台湾相思等)和加勒比松、马尾松等树种为主,培育周期桉树、相思树6年,松树12年。建设规模为85.8万公顷,按省区分:广东48.0万公顷,广西21.9万公顷,海南6.0万公顷,福建22.6万公顷。初步测算,基地建成后,本地区浆材年产量可增加560万立方米,能够满足新建或扩建浆纸项目对浆材需要量的60%以上,加之原有浆材供应量,木浆生产能力可望超过505万吨。2.3.2〓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以及云南省的思茅地区。土地总面积9069.8万公顷,占全国的23.1%。该地区地处亚热带地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之树种资源丰富,且有利于生长,是发展速生丰产林基地的良好地区。〓〓浆纸原料林项目规模及预计效益:该地区浆纸原料林基地主要为当地浆纸工业提供长短纤维结合的漂白浆纸原料。以培育杨树(意杨)、池杉、桉树(尾叶桉系列)、楠竹等阔叶树种和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云南松、思茅松等针叶树种为主,培育周期阔叶树4~10年,针叶树15年左右。建设规模为41.8万公顷,按省分:浙江5.5万公顷,江西13.3万公顷,湖北1.0万公顷,湖南12.0万公顷,云南思茅10.0万公顷。初步测算,基地建成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浆材产量可增加320万立方米,能够满足65万吨的木浆生产,加之现有林木材产量,木浆生产能力可望超过200万吨。2.3.3〓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指河南、河北和山东3省在黄河干流和主要支流以及淮河、海河流域的豫东、冀中、冀南、鲁西地区。土地总面积约1400万公顷,占全国的3.6%左右。该地区地形、地势复杂,气候温和,雨量较为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富裕。〓〓浆纸原料林项目规模与预期效益:浆纸原料林基地建设主要为区域内现有或待建纸浆项目提供短纤维为主的漂白浆纸原料。培育树种为三倍体毛白杨,培育周期为8年。主要分布在冀南、豫北和鲁西北地区,建设规模为61.2万公顷,按省分:河北11.7万公顷,河南26.7万公顷,山东22.8万公顷。初步测算,基地建成后,该地区浆材年产量可增加1100多万立方米,能够满足新建或扩建浆纸项目对浆材需要量的70%以上,木浆纸生产能力可望超过320万吨。2.3.4〓东北内蒙古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大兴安岭和大兴安岭林业公司等国有林区,以及吉林和辽宁的集体林区。该区是我国森林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土地总面积19476.2万公顷,占全国的20.3%。具有森林资源总量大,分布相对集中;资源结构不尽合理,可采资源接近枯竭;单位面积蓄积量较低,林分质量不高;天然林资源锐减,逐步向次生林、人工林转化;土地深厚肥沃,适宜发展速生丰产林等特点。〓〓浆纸原料林项目规模及预期效益:浆纸原料林基地主要为该区浆纸项目提供长短纤维结合的漂白浆纸原料。以培育大青杨、甜杨、山杨等阔叶树种和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等针叶树种为主,培育周期阔叶树15年,针叶树25年。该区浆纸原料林基地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地区、吉林西部、辽宁西部等,建设规模合计为308.0万公顷,按省区分:内蒙古114.0万公顷,黑龙江141.0万公顷,吉林23.0万公顷,辽宁30.0万公顷。初步测算,基地建成后,该地区浆材年产量可增加1150万立方米,能够满足新建或扩建浆纸项目对浆材需要量的80%以上,加之原有浆材供应量,木浆生产能力可望超过200万吨。2.4〓若干政策设计2.4.1〓鉴于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具有一定的政策风险性,作为长效性产业,需要国家对项目法人单位注入一定比例的资本金,根据国家基本建设有关规定,资本金比例按30%考虑。请求国家将工程建设所需资本金纳入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或新增财政债券投资计划予以解决。2.4.2〓请求国家制定符合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实际的信贷政策,一是根据南、北方林木生长周期不同,建议贷款期为10~20年,宽限期为5~10年;二是调整贷款抵押担保方式,允许林业部门用林地资产作抵押。2.4.3〓请求国家对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贷款给予财政贴息,贴息比例按中央和地方财政各贴息三分之一,贴息年限根据南、北方具体情况,按5~10年考虑。2.4.4〓对林业继续实行轻税赋政策〓〓——林产品收入扣除育林基金后作为征税税基;〓〓——对原木、原竹只在生产环节征收8%的农业特产税,其中对定向培育的商品林执行5%的农业特产税;〓〓——继续执行对国有林场以及林业企事业单位参股或控股的联营企业利用“三剩物”和次、小、薪柴为原料的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并把这一政策推广到全行业;〓〓——对锯材等木材初加工产品,按初加工农产品对待,执行13%的销项税率,或执行17%的销项税率和进项税率,实行同步抵扣;〓〓——对林业企事业单位参股或控股的联营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及初加工业取得的收入免征所得税。在拟出台的燃油税税则中明确对林业实行财政返还政策;〓〓——对山区治理中承包荒山荒坡进行造林的林农,自有收益起3~5年内免征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对育林基金免征一切税费。3〓关于做好林纸结合工作的几点建议 〓〓林纸结合是林兴纸旺的必由之路,这已被国内外的实践所证明。前些年,由于受计划经济的束缚,部门割据,林纸脱离,致使木浆比重长期上不去,森林资源也得不到合理利用,教训是深刻的。面向新世纪,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我们必须站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齐心协力共同将林纸结合工作推向前进。为提高我国造纸工业发展水平,特别是木浆比重,保障国民经济对木浆的需求作贡献;同时也为林业部门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林业行业的经济效益和农民增收作贡献。在这个问题上国家林业局党组有清醒认识,也有具体的措施,同时也希望得到轻工部门的共鸣。关于下步工作,我个人提几点建议:3.1〓希望造纸企业与林业部门多沟通,在造纸原料林基地的建设上,无论企业办基地,还是造纸企业与林业部门联合办基地,或是采取其他方式,都应采取在经济上挂钩的方式。我们初步设想凡是不与企业挂钩的造纸原料林基地,不予审批项目和安排资金。3.2〓在发展造纸工业和原料林基地建设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农民利益,为老百姓多设计一些。因此建议在基地建设形式上,可否允许农民以林地入股或林木入股,既稳定了林木培育方向,也使农民稳定增收。3.3〓进一步突出科技支撑的作用。在纸厂建设以及相关的原料基地建设当中,要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大力转化科研成果,并有目的地进行科技攻关。3.4〓深入开展“入世”影响及对策研究,分析机遇,剖析不利因素,拿出可操作的对策来。特别是涉及产品结构调整、促进规模经济以及加大对外经济贸易力度等方面,要加强研究探索。编后注:本文系作者在中国造纸学会召开的“加快发展木材制浆造纸研讨会”上的发言,本刊作为讨论稿刊登,题目及文中标题均为编者所加。

相关资讯

  • 十二个模切工艺缺陷调整剖析,值得一看!

    本课程通过讲解生产过程中全自动平压平模切机原理,使印刷联线、模切机的相关操作人员对平压平模切机的制作与调整有一定的了解,以达到纸箱生产的高效、快速、高品质的要求,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接下来将分享模切工艺缺陷与调整的内容,弄懂这些知识对纸箱行业从业…

    2025/4/4 7:55:38
  • 色料减色法,让你的印刷品拥有更丰富的色彩

    在印刷中,印刷工需要和各种颜色的油墨打交道,这些油墨的颜色多种多样。但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颜色需要通过多种色彩油墨的混合才能得到,这里,就要用到颜色的混合方法,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是色料减色法。  色料减色法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青(C)、品红(M)、黄(…

    2025/4/1 7:46:20
  • 印出高质量条形码,油墨颜色、性能要这么选

    油墨颜色搭配产生的色差、油墨的墨层厚度及浓度、油墨的铺展性、供墨量以及印刷的压力等因素都会影响扫描仪对条形码的识读。要印出高质量的条形码,务必注意油墨颜色、性能的选择。  1、油墨的颜色搭配时,要考虑油墨的色偏  油墨的色偏对条形码的精度影响也很大。理…

    2025/3/30 10:14:07

共有 网友评论